期刊文章
边界与海洋研究
余敏友 冯洁菡:美国“航行自由计划”的国际法批判
摘 要: 美国“航行自由计划”,自1979年被确定为美国海洋政策的基石以来,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七大特征的国内法工具。它由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负责实施,以维护国际法之名,反对全世界其他沿海国海洋权利主张,强力维持美国片面主张的军舰航行自由和海洋军事存在自由。美国“航行自由计划”维护的所谓 “航行自由”,从国际法角度看,不是国际海洋法上的航行自由。“航行自由计划”实施40多年来,美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奉行攻击性单边主义,辩称其“航行自由行动”的合法性,宣扬美式国际法理据的正当性,强化战争之外军事手段的威慑性,粉饰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虚伪性。其结果不仅未能真正改变沿海国的 “过度海洋权利主张”,反而引发了一些国际冲突性事件。美国“航行自由计划”,不符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以军事行动威胁有关沿海国的主权与安全,违反了各国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国际强行法,也不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主权平等、善意履行义务等宪章原则,持续不断地冲击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础上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
关键词: 航行自由计划; 航行自由;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武力威胁; 攻击性 单边主义
作者:余敏友,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冯洁菡,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
期刊:边界与海洋研究
年(期)页码:2020(4)6-31
重点推荐
- 周边外交的新进展与新挑战
- “旧金山和约”与东亚领土争端
- 《边界与海洋研究》两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全文转载
- 论南海仲裁案裁决在管辖权及可受理性问题上的事实与法律谬误
- 澳大利亚南极立法体系及其困境
- 1956 年台湾当局就南沙群岛问题对菲交涉及其影响
投稿方式
通信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边界与海洋研究》编辑部
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邮编:430072
联系电话:027-68753503
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邮编:430072
联系电话:027-6875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