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边海热点 >>

中越就商签新的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举行磋商&中国海警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日媒迅速关注|一周边海新闻热点(12.13-12.19)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0日作者:边海新闻研究组资料来源:浏览次数:1818

1. 中越就商签新的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举行磋商

2021年12月15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杨仁火同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产总局水产开发司司长阮文忠以视频形式就商签新的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举行首轮磋商。两国相关部门代表参加。双方充分肯定2000年签署的《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对维护北部湾渔业生产秩序、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同意继续本着友好协商精神商签新的合作协定,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北部湾的渔业合作。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对新的合作协定的相关考虑, 一致认为应促进北部湾渔业可持续发展,就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联合增殖放流达成共识,并同意继续就其他渔业资源管理保护措施保持沟通。双方商定加快新协定磋商进程,争取早日达成一致并签署。


边海纵横微信公众号12月16报道

https://mp.weixin.qq.com/s/VUH_q34y6z3YTqykviIeOw


2. 中国海警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日媒迅速关注

“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16日发布消息称,2021年12月16日,中国海警2301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日媒随后迅速关注。日本共同社刚刚报道称,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声称,16日上午10时前后,4艘中国海警船只相继驶入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附近的“日本领海”,上午11时35分前后驶离相关海域,进入外侧的毗连区。共同社宣称,这也是继11月19日后再次有中国公务船驶入钓鱼岛海域,也是今年第38天。对于中方公务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活动一事,中国国防部新闻局此前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公务船在本国领海范围内开展执法活动,正当合法,无可争议,也将继续常态化进行下去。


环球网12月16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60fNgQCD01


3. 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

13日,参与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的中方执法艇顺利返航靠泊中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哈码头,标志着第112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完成。此次行动,四国采取全线巡逻与分段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景哈至老缅泰三国交界的“金三角”水域开展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艇6艘,执法人员107人,总航程达600余公里。据了解,此次行动于12月10日启动,当天为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成立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联合巡逻执法行动零差错、零事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执法队员零感染,湄公河流域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并总体保持稳定。


新华网12月13日报道

http://www.news.cn/world/2021-12/13/c_1128159952.htm


4. 国际社会持续反对日本推进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尽管遭到广泛谴责和质疑,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仍在推进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准备工作。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持续发出反对和批驳的声音,认为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给全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危害。各方敦促日本方面撤销错误决定,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绿色和平组织日前发布报告《福岛放射性水危机的现实》,对福岛核污染水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核污染水的来源、多核素处理系统的缺陷、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特别是碳14和氚)、继续储存核污染水的可行性等。报告指出,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围绕百万吨以上的核污染水编造了一系列“谎言”:到2022年,将没有更多的储存空间;放射性氚是水中唯一的放射性核素,而且是无害的;水没有被污染;除了排放别无选择。实际上,这些说辞只是基于财政和政治原因提出的,排放不仅是最便宜的选择,而且有助于政府营造一种印象,即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退役正在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事实上核泄漏灾难的威胁仍将持续,不仅直接影响福岛民众,对日本其他地区和全球也有广泛影响。


中国新闻网12月15日报道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1/12-15/9629883.shtml


5.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美欧必须全面遵守伊核协议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希1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美国和欧盟必须回到全面遵守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状态中。塔赫特-拉万希当天在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核协议及安理会相关决议举行会议后做出上述表态。他强调,造成当前局势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伊朗遵守了自己的承诺,为维护伊核协议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塔赫特-拉万希认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各方承诺全面、有效和可核查地执行伊核协议。所有对伊制裁都应被解除,美方应保证不会再次退出伊核协议,也不会滥用伊核协议和安理会相关决议规定的程序。“现在是美国和欧盟履行责任、全面遵守伊核协议的时候了。选择权在他们手中。希望他们抓住机会。”伊核协议相关方第七轮会谈9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继续进行。塔赫特-拉万希说,参加会谈的伊朗团队“做好了充分准备,与其他各方进行有意义和建设性的接触,并希望看到其他各方采取同样的态度”。他指出,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展现诚意和真正的政治意愿,推动会谈取得成功。


新华网12月15日报道

http://www.news.cn/world/2021-12/15/c_1128166371.htm


6. 俄英领导人罕见通话辩论乌局势 普京力阻北约继续东扩

外媒称,俄罗斯总统普京13日对英国首相约翰逊说,莫斯科将坚持要求西方保证不允许北约向乌克兰扩张。据美联社莫斯科12月13日报道,俄罗斯最近在乌克兰附近的军事集结引起了乌克兰和西方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担忧。美国总统拜登上周警告普京,如果莫斯科袭击其邻国,将造成“严重后果”。报道称,普京否认有发动袭击的计划,但敦促西方领导人作出法律承诺,保证北约不会向乌克兰扩张。报道指出,在13日与约翰逊的通话中,普京重申了莫斯科对北约积极军事“探索”乌克兰领土的担忧,称这“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参考消息网12月15日报道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211215/2463006.shtml


7. 布林肯在印尼发表涉南海不当言论,赵立坚用了几个简单事实回击


在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提问称,1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尼访问期间发表演讲称,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从湄公河到太平洋岛屿,很多人担心中国的侵略性行为;美国决心确保南海航行自由。演讲还提及南海仲裁案裁决。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我想先说几个简单的事实。长期以来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南海兴风作浪,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和重大风险的,不是中国;蓄意挑动南海争议,挑拨地区国家关系的,不是中国;动辄派大规模先进舰机到南海搞军事侦察、军事演习,非法闯入有关国家领海领空及岛礁邻近海域空域的,也不是中国。关于采取上述行径的是哪个国家,我想在座的各位心里都非常清楚。赵立坚称,希望美方官员不要颠倒黑白。美国喜欢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所谓南海仲裁案说事儿,言必称基于规则的秩序,那么请美国先加入公约再说。南海仲裁案严重违反“国家同意”原则,所谓裁决严重违反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是非法的,无效的。美国动辄以国际法卫道士自居,请美国先执行好国际法院的判决、咨询意见以及联大决议再说。美国对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这一套利己主义和双重标准的做派早就丧失了信誉,也越来越行不通。赵立坚称,美国言必称所谓维护南海航行自由,那不过是美国先进军机军舰在南海耀武扬威,寻衅滋事的横行自由罢了。美国在国际上横行霸道,动辄单边制裁,长臂管辖,滥用国家安全理由,无理打压别国企业,大搞经济胁迫,早已成为霸权霸凌霸道的典型。美方应该尊重事实,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破坏南海和平稳定,损害地区国家互信合作的错误言行。


环球网12月15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5ztK8E6abA


8. 两架俄罗斯图-95战略轰炸机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上空巡航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5日发布消息称,两架俄罗斯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中立海域上空进行了巡航飞行,总飞行时长近9小时。同时东部军区空军和防空部队的多架苏-35S战斗机对战略轰炸机进行了护航飞行。消息中指出,俄罗斯远程航空兵部队的飞机定期在北冰洋、北大西洋、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中立海域上空巡航飞行,所有飞行都会严格遵守国际空域使用规则。


央视网12月15日报道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7916988565241121246&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4102bf1a-6c11-412d-b13a-f7817a7702e3




9. 台军:昨日解放军两架次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

台湾地区防务部门网站消息,12月15日日间,解放军一架次运-9通信对抗机、一架次运-8反潜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台空军依照惯例派遣空中巡逻兵力应对、广播“驱离”,并使用防空导弹系统追踪监控。根据台军网站公布的信息,这也是进入12月以来,解放军军机第13天进入台湾“西南空域”。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此前曾强调,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军队战备巡航完全正当合法,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张春晖强调,战区部队有决心、有能力挫败一切““台独””分裂活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观察者网12月16日报道

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21_12_16_618716.shtml


10. 时隔19年首次,德国军舰“走商贸路线”通过南海,曾被拒停靠中国港口

路透社15日报道称,德国军舰时隔19年于当天首次进入南海,“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也加入其他西方国家行列,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德国国防部发言人则表示,德国军舰将“遵循一般贸易航线”通过南海。德国“巴伐利亚”号护卫舰于8月初离开德国威廉港启程前往印太地区,11月完成20年来首次访问日本的“壮举”。路透社15日称,“巴伐利亚”号将是2002年以来首艘穿越南海的德军舰艇。德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这艘德国军舰在前往新加坡途中经过南海,预计整个航程将历时数日。该舰不会穿越台湾海峡。


环球网12月16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60HsXYrle3


11. 尼加拉瓜总统向民进党当局下最后通牒:取消贸易协定、驻尼人员两周内全部离境

据当地媒体报道,尼加拉瓜10日宣布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仅仅5天后,该国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紧急签署法令,取消尼加拉瓜与台湾方面在2006年签订的所谓“自贸协定”,并且要求台派驻在当地机构的人员,于12月23日前撤离。被戏谑为所谓“断交部长”的民进党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在连续“消失”数天后,面对媒体质疑竟又“甩锅”大陆,妄称“中国大陆‘侵袭、掠夺’台对外交往”,夺走所谓台“邦交国”。岛内忧虑,尼台所谓“断交”或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曾先后表示,中国在拉美地区从没有地缘政治考虑,中尼复交完全符合双方根本和长远利益。


中国台湾网12月16日报道

http://www.taiwan.cn/taiwan/jsxw/202112/t20211216_12396628.htm


12. 俄正式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指责美国是条约“崩溃”始作俑者

俄外交部12月18日发表声明称,《开放天空条约》制度退化的所有责任在于美国,美国是《开放天空条约》“崩溃”的始作俑者。声明指出,《开放天空条约》作为加强信任和保障安全的工具曾经发挥了良好作用,也为客观和公正评估缔约国的军事潜力和军事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声明表示,20年来,俄方对执行和维护该条约做了大量工作,但俄方所有的努力都未能使条约按照当初的设计意图得到落实。该条约近年来成为美国各势力集团内部斗争的牺牲品,“鹰派”在这场斗争占据了上风,其一贯推行的政策是旨在破坏双方此前在军控领域达成的相关协议。


中国新闻网12月18日报道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1/12-18/96330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