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6月26日的海牙南海仲裁案与国际法治研讨会上,主办方代表莱顿大学格劳秀斯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尼克斯赫雷弗教授和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胡德坤教授分别致开幕词辞。
致辞人:尼克斯赫雷弗
莱顿大学格劳秀斯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到海牙。我们很高兴、很荣幸能与武汉大学共同举办本次研讨会。
今天,我们就南海仲裁案与国际法治举行研讨会,旨在给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以便大家能够反思该案与国际法治的原则和规则,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解释和适用问题。在座的专家中,品托、拉奥、科洛马等人都参与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可谓是这部海洋宪章的缔造者。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致辞人:胡德坤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
我很高兴代表会议主办方武汉大学致辞。大家知道,南海仲裁案已接近尾声,仲裁庭也即将做出裁决。在此时此地召开关于此案与国际法治的研讨会,显然是非常及时、适时和重要的。在此,我想对南海问题提三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南海局势总体上是稳定的、可控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世界历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各国的共同愿望。二是南海问题是一个局部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也不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全部,更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不宜将局部问题无限放大,进而影响全局性的合作共赢。三是南海和平稳定符合中国和南海邻国各方的共同利益。实际上,中国和东盟及有关争端当事方已经就争端管控、海上合作等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形势可控。
第二,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仲裁程序解决不了南海争端。大家知道,中菲南海争端的起因是菲律宾在上个世纪70年代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中的8个岛礁,并不断扩大其海洋权利主张。中菲南海争端的实质是有关岛礁的领土主权争端与部分重叠海域的划界争端。两种争端都不属于《联合国海洋公约》强制仲裁程序的范畴。因此,无论菲律宾采取何种手段,无论仲裁庭如何裁决,都解决不了双方的实质争端。
第三,历史经验表明,解决领土、边界和海洋争端最为有效的方式是争端当事国之间的和平协商谈判。菲律宾新一届政府宜尽快回到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的轨道上来。我相信中菲双方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控好分歧,解决好争端。
我衷心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在合适的时间到美丽的武汉大学访问、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