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俄罗斯媒体13日报道,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在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沃斯托奇尼航天发射场)举行会谈。
这是双方时隔4年零5个月再会。据报道,普京和金正恩分别于当天下午12时30分许和1时许抵达会谈场所。两人在会谈前一同散步,共同视察了发射场内部的俄罗斯“联盟-2”号运载火箭发射设施等,金正恩还在留言簿上留言。
被问及“俄罗斯是否会帮助朝鲜研发人造卫星”时,普京表示,这就是我们在此聚首的理由。他说,金正恩特别关注火箭技术,朝鲜正在努力研发其优秀项目。对于“俄罗斯是否会与朝鲜进行军事和技术合作”的提问,普京表示,我们将不慌不忙地讨论所有问题。
据多家俄媒报道,金正恩和普京将在“安加拉”运载火箭安装测试站举行时长3个多小时的会谈,双方将就地区和国际局势进行广泛讨论,并在会谈后共进晚餐。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此前表示,朝俄首脑此次将重点讨论贸易、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两国合作事宜。对于“朝俄首脑会否讨论武器交易”的提问,佩斯科夫表示,作为邻国,俄朝正在不宜对外公布的敏感领域开展合作。
另外,金正恩将在会谈结束后视察位于哈巴罗夫斯克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苏霍伊航空集团战斗机制造厂。
朝鲜于24日凌晨发射军事侦察卫星,但因“自毁爆炸系统错误”导致发射失败。这是朝鲜自5月31日首次射星之后时隔85天再次发射,当时发射以失败告终。韩国总统室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常任委员会会议,讨论应对措施。
据朝中社当天上午6点15分报道,国家宇宙开发局从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第二次发射携带“万里镜-1”号侦察卫星的“千里马-1型”运载火箭。朝中社报道称,新型运载火箭的第一级、第二级火箭都正常飞行,但第三级火箭飞行途中自毁爆炸系统出现差错导致发射失败。
报道称,国家宇宙开发局解释称,各级助推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系统结构没有大问题,将在彻查原因并纠正补救后,于10月进行第三次侦察卫星发射。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表示,朝鲜当天凌晨3点50分许在平安北道东仓里一带向南发射所谓的“航天运载器”,该航天运载器飞越离於岛以西公海上空。韩军第一时间探测到相关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视,并研判其发射失败。
联参表示,朝鲜此次发射的所谓航天运载器公然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有关禁止利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所有发射的决议。
总统室从早6点起召开由安保室室长赵太庸主持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常委会会议。国防部等相关部门长官出席会议。各常委在会上共享了联合参谋本部议长的汇报,强烈谴责朝方执意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利用被禁用的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活动。
这是朝鲜自5月31日首次射星之后时隔85天再次发射。朝鲜于5月31日在平安北道铁山郡东仓里利用新型卫星运载火箭“千里马-1”型航天运载器发射军事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但该运载器在一级分离后二级箭体点火失败而坠落至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於青岛以西200多公里处海域。朝鲜于6月16日至18日在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的主持下召开劳动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将射星失败定性为“最严重的缺陷”,并表明将在短期内再次射星。韩国国家情报院本月17日在国会情报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表示,朝鲜从7月起集中进行引擎燃烧试验。朝鲜22日向日本通报,将于24日0时至31日0时之间发射人造卫星,当天进行了第二次发射。
朝鲜借所谓“战胜节”(停战协定签署日)阅兵式之机加强与中俄两国的团结,背靠两大境外势力对抗韩美日安全机制的挑衅势必更加有恃无恐。
鉴于8月将举行韩美日领导人会议和韩美联合军演,预计朝方将变本加厉施展文攻武吓套路,蓄意加剧局势紧张。朝鲜已经倾注资源大办“战胜”70周年,内政方面将专注于占领“12大经济高地”。粮食增产是朝鲜拼命挣扎的温饱线,须格外警惕极端反常天气酿成的天灾人祸。
对外方面,朝鲜将会动作不断。韩美日领导人将于8月18日聚首戴维营,朝鲜极为忌惮的乙支自由护盾演习(UFS)将于同月中旬揭开战幕。朝鲜一直指责韩美延伸威慑和韩美日协作的加强是针对朝军事同盟的扩张,8月也很可能作出敏感的反应。
为加大武力示威力度,朝鲜可能会重新发射今年5月31日发射失败的军事卫星。9月9日的建政纪念日可能成为朝鲜发作的时点,而且今年恰好是75周年。朝鲜曾在逢五逢十的建政65周年和70周年都举行阅兵式。
有观点指出,朝方或从日前访朝的俄罗斯军事代表团获得有关发射侦察卫星的技术建言。韩国北韩大学院大学校长梁茂进表示,朝鲜能在9月9日建政纪念日炫耀的就有军事侦察卫星,此次访朝的俄罗斯代表团中包括侦察卫星专家,其有可能向朝方提出有关建议和意见。
统一研究院北韩研究室主任洪珉指出,以韩美日峰会和韩美联演为借口,朝方可能采取强硬姿态。朝方或借九九建政日之机发射侦察卫星,这可能成为一个转机。
在“新冷战”格局逐渐清晰的情况下,朝鲜如何定夺今后对外政策基调,也备受关注。洪珉分析认为,朝俄将在侦察卫星或潜射弹道导弹(SLBM)等领域的技术合作达到何种高度,将决定朝方制造的威胁强度。
梁茂进则指出,受制于经济问题、杭州亚运等因素,朝方恐难一味坚持“以强对强”的路线。美国方面,因美军士兵日前自韩越界入朝,也需要与朝方协调解决该问题。从多方情况看,虽然导致局势紧张的因素仍存,但朝美有可能朝着管控局势的方向做出决策。
学者布鲁斯-W-麦克唐纳(Bruce W. MacDonald)、卡拉-弗里曼博士(Carla P. Freeman)与艾莉森-麦克法兰(Alison McFarland)在《美国和平研究所》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与太空的战略不稳定性:中美战略竞争时代的和平之路》(China and Strategic Instability in Space: Pathways to Peace in an Era of US-China Strategic Competition)的报告。报告研究了中美在太空中不断加剧的竞争,强调了三个关键的不稳定因素,并建议采取措施改善太空治理,保障太空领域的可持续和安全使用。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最近发表的国防白皮书将外太空称为国际战略竞争中的“指挥高地”,而美国已明确将太空确定为一个作战领域。虽然目前美中关系的紧张使管理太空中的潜在冲突变得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报告指出,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上三个最强大的空间大国中的两个,迫切需要改善沟通和管理领域的分歧。
报告的摘要如下:
在技术快速发展、中国致力于发展其已经强大的太空能力以及美中关系日益对抗的背景下,美中在太空的竞争正在加剧。
太空空间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坏稳定的挑战。不稳定的驱动因素包括常规和核空间传感器系统的缠结、动能直接升空反卫星武器的测试以及数万甚至数十万商业卫星的急剧增长。
中国是所有这三个问题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每一个问题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空间治理的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技术变革和空间行为体数量激增的步伐。
如果美国和中国一起工作,他们很可能能够促进一项国际承诺就“大型”"和“超大型”星座对空间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创建一个卫星轨道的协调机制。
2月9日发表
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3/02/china-and-strategic-instability-space-pathways-peace-era-us-china-strategic
1月1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及其他政要一起签署了《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将加强两国的空间合作。双方计划在空间科学方面展开合作,涵盖月球科学、地球科学、包括月球探索在内的空间作业与探索、航空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太空运输、安全和任务保证等领域。此外,两国还计划于2023年3月举行一次关于空间的全面对话,以该协议为基础,加强双方在空间各领域的合作。
哈佛大学学生肯德尔-卡尔(Kendall Carll)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在新的太空竞赛中不能置身事外》(America Can’t Sit Out of the New Space Race)的文章。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创建美国太空部队(以下简称USSF)的目的在于扩大美国在太空的影响力。自2017年以来,美国宇航局和国务院一直在努力招募《阿特米斯协议》(the Artemis Accords)的签署者,这份七页的文件概述了华盛顿对太空治理的愿景。华盛顿的典型伙伴,如日本、英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迅速加入成为创始成员,但签署者名单中明显没有俄罗斯和中国,因为陆地上的竞争有可能进入星际。
文章称,中国和俄罗斯不会袖手旁观,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和俄罗斯将其在轨资产扩大了70%,而从2015年到2018年,它们的太空存在已经增加了三倍。卫星是美国指挥和控制的骨干,也是更广泛冲突前初步打击的主要目标。早在2007年,中国就在加强其摧毁低地球轨道卫星的能力。
文章称,随着北京和莫斯科在进攻性太空能力方面的推进,华盛顿已经开始努力考虑是否应该追求基于太空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一直依赖大型卫星来完成许多不同的目标。虽然在后勤上更简单,但这种“一篮子鸡蛋”的架构增加了攻击的潜在破坏力。华盛顿也必须采取措施,探索对俄罗斯和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化太空存在的直接反击,而反击最好是防御性的。
文章称,有效的太空能力的目标不是赢得军备竞赛,而是确保太空中发生的事情留在太空中。通过谨慎的外交和完善基于规则的太空秩序,美国太空能力的进步既能威慑又能抑制对手的冒险主义,从而限制了潜在的对抗范围。
2月2日发表
日本防卫省于21日宣布开始研究干扰卫星无线电波的技术,这些卫星是各国开展军事行动的基础。转播音频、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卫星通信和卫星定位系统(GPS)是通过无线电波在地球和卫星之间的发送和接收来运作的,因此,日本旨在通过开发干扰无线电波的装备来切断敌方部队无线电波使其无法运转。这是日本首次针对空间领域中领先的中俄两国,开展具体的进攻技术研究。
今年2月,日本海上自卫队以“提高护航舰艇的EA(电子攻击)能力”为名,委托三菱电机集团对卫星无线电波的干扰技术进行研究。自卫队要求收集和分析与无线电波探测干扰装置和卫星通信设备等相关的技术信息,并将于今年年底收到研究成果。
日本海军参谋部认为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目标威胁的干扰能力”。另一方面,据负责空间领域的防卫省战略规划科称,这项研究将主要关注如果海上自卫队护卫舰的卫星通信设备等受到其他国家军队的干扰,将会产生什么影响。日本计划通过研究各国军队的干扰技术,并将其作为参考来发展自卫队的干扰技术。
已发生过卫星信号受到干扰的例子:201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挪威为中心举行大型军事演习期间,美国运行的GPS信号在该国和其他地方受到干扰。GPS信号包含时间和位置信息,可通过接收这些信息来测量地球上物体的位置,但干扰这些信息也可能危及民用航空器的飞行。
1月20日,扎哈罗娃就北约于17日发布的《北约总体太空政策》发表评论,认为该文件确定了北约在太空领域的工作方向和优先事项,“具有挑衅性”。
扎哈罗娃指出,政策文件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员国的破坏性政策一致,其目的企图合法化在太空使用武力的行为,威胁其他国家的太空资产,逐步将太空变成军事竞技场,这与国际社会防止外太空军备竞赛的目标相矛盾。
扎哈罗娃认为,北约将太空定义为“一种固有的全球环境”,因此即使北约没有直接卷入冲突,其太空资产仍可能被视为处于危险之中。政策明确提到了2021年布鲁塞尔峰会的公报,该公报称,这种太空威胁“可能导致”北约援引共同防御条款第五条(集体防御原则)。不过,公报表示,这样的决定将依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做出。
扎哈罗娃表示,该政策企图将在太空使用武力合法化,这与国际社会防止外太空军备竞赛的目标相矛盾。扎哈罗娃指出,《北约总体太空政策》再次证实了俄罗斯提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保障建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以及俄方在各国的防范支持下推动的旨在防止太空军备竞赛的倡议的必要性。俄罗斯方面正在讨论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该文件将规定禁止在太空部署任何类型的武器,以及联合国成员国通过政治承诺不首先在太空部署武器。
https://www.mid.ru/ru/foreign_policy/news/1795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