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据俄太平洋舰队信息保障部消息,俄罗斯和中国海军在第三次联合海上巡逻期间,在太平洋水域进行了搜索和摧毁“敌方”潜艇的演习。
根据演习计划,中俄海军舰艇编队在白令海西南部海域进行了反潜演习,演习期间对一艘“敌方”潜艇进行了搜索和摧毁。演习期间,目标潜艇驶入了禁航区,舰艇使用水声搜索手段以及 “卡-27PL”反潜直升机搜索目标。在确定目标的坐标参数后,舰员发射了反应式深水炸弹摧毁目标。
目前,舰艇编队已经穿越了日本海、拉佩鲁斯海峡、鄂霍次克海和堪察加半岛。在联合巡逻期间,两国舰艇进行了战术机动和通信演练,并在对方舰艇甲板上进行了直升机起降演练。联合巡航开始至今,联合编队总共航行2300多海里。
8月2日,据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消息,水下航行器、水上船只和飞行器沿刻赤海峡的航行受到限制,禁止人员下水和其他活动,但白天沿航道和建议路线通过刻赤海峡过境或前往刻赤海峡港口的船只除外。
据悉,俄国防部已为从黑海出发的船只设立了特别检查区。
7月28日,据黑海舰队南方军区新闻处信息支持部报道,黑海舰队的导弹艇、航空和海岸导弹系统在演习中向黑海西部的一艘靶船射击,靶船被命中摧毁。
根据作战训练计划,黑海舰队部队在黑海进行了向目标船只发射导弹的演习。演习期间,对位于黑海西部水域的一艘靶船实际发射了岸基反舰导弹“乌兰”,以及海基和空基导弹“莫斯基特”和“Kh-31A”。
新闻处补充说,此次演习包括“伊万诺维茨”和R-60导弹艇、黑海舰队海军航空兵的“苏-30SM”多功能战斗机和“巴尔”近海导弹系统组成的多兵种编队。
7月28日,俄太平洋舰队信息支持部称,中俄海军军舰开始执行太平洋海域第三次联合海上巡逻任务。中俄海军军舰离开符拉迪沃斯托克后,在彼得大帝湾海域组成联合分遣队,开始沿着双方先前商定的路线行进。
俄海军参与联合巡逻的舰艇包括大型反潜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和“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轻型护卫舰“响亮”号和“阿尔达·齐登扎波夫”号,以及中型海上油轮“佩钦加”号。中国海军“贵阳”号和“齐齐哈尔”号驱逐舰、“日照”号巡逻舰以及“太湖”号综合补给舰参加。
消息指出,联合巡逻的目的是加强两国海军合作,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监测海域并保护俄罗斯和中国的海上经济活动设施。在巡逻期间,两国海军将练习以不同编队航行,组织各种防御阵型,在行进中补充水和燃料。此外,他们还将执行反潜任务,并在双方舰艇甲板上练习直升机起降。
7月14日,据太平洋舰队新闻处报道,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响亮”号和“完美”号轻型护卫舰在完成亚太地区的任务后已返回海参崴的舰队驻地。在舰队副司令丹尼斯·别列佐夫斯基海军中将的领导下,舰队驻地第33号码头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6月5日,据俄罗斯北方舰队新闻处消息,北方舰队的一架反潜机“图-142”已完成在北冰洋海域中立水域的预定飞行。
据悉,“图-142”机组人员的飞行时间超过九个小时,反潜机机组人员飞越了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以及北冰洋南部的水域,并对北极地区进行冰情侦察和监测。
新闻处强调,“图-142”反潜机的飞行是在严格遵守国际空域使用规则的情况下进行的。
6月5日,两艘俄罗斯海军舰艇抵达上海港口进行友好访问。这是自解除疫情防控以来俄罗斯舰艇首次停靠上海。
“响亮”号和“完美”号轻型护卫舰停靠在位于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基地的码头上。俄舰艇受到了海军基地负责人、上海外事委员会代表和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德米特里·卢基扬采夫的欢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卢基扬采夫表示,“响亮”号和“完美”号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太平洋舰队舰艇在三年新冠疫情后的首次停靠,它清楚地表明中俄两国在所有领域,包括军事和政治领域保持着极其密切的合作,这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尤其重要。此次友好访问再次表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友好伙伴关系。“响亮”号和“完美”号轻型护卫舰将在上海停留到7月11日。
6月26日,据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消息,俄军两架“苏-27”战机伴飞英国空军的一架“RC-135”侦察机和两架“台风”战斗机飞越黑海。
报道称,俄空域监控设备在黑海上空探测到三个空中目标正靠近俄边界,俄军两架“苏-27”战机随即升空进行识别,确定空中目标为英国空军的一架“RC-135”侦察机以及两架“台风”多用途战斗机。随着俄军战机接近,英国军机调头飞离俄边界,俄军战机安全返回驻地机场,未发生侵犯俄边界的情况。
国防部补充道,俄战机的飞行是严格按照在中立水域上空国际规则进行的,未越过空中航线。
6月30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大型反潜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在日本海举行的演习中对一艘模拟敌方潜艇进行搜寻和摧毁。
这次演习是根据舰队的战斗训练计划进行的。据报道,模拟敌方潜艇由太平洋舰队滨海边疆区部队的一艘“636.3”型柴油潜艇的船员扮演。
反潜舰和潜艇的作战人员在演习中练习了海上作战行动。反潜舰舰员侦查到潜艇并使用鱼雷和深水炸弹进行攻击,舰员们还练习了反潜防御,在搜索潜艇的同时进行战斗演习,并躲避反舰武器。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新闻处表示,此次演习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
6月21日,据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信息部门消息,在亚太地区执行任务期间,俄太平洋舰队轻型护卫舰“响亮”号和“完美”号的舰员以及中型海上油轮“佩亨加”号的船员在中国南海进行了搜索“敌方”潜艇的演习。
在加强该地区伙伴关系框架内,对印度尼西亚苏腊巴亚进行访问后,太平洋舰队舰艇分队的舰员们开始了下一阶段的战斗训练活动,这也是航行计划的一部分。
在中国南海南部,护卫舰进行了一次反潜演习,以搜索和探测敌方潜艇。该演习包括太平洋舰队海军航空兵的反潜直升机“卡27PL”,舰员们还练习了在无防护路基上停泊时的反潜战术。
6月24日,普京针对瓦格纳在罗斯托夫的行动发表讲话称,任何内部动乱都是对俄罗斯国家地位和民族的致命威胁,是对俄罗斯及其人民的打击,官方将采取强硬措施保护国家和人民。俄罗斯武装部队和其他政府机构已经收到了命令,在莫斯科地区和周边地区实施辅助反恐措施,稳定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局势势在必行。普京还敦促相关人员停止参与犯罪行动。
24日晚,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与普京达成一致,与瓦格纳负责人普里戈任举行了会谈,达成缓和局势的一致意见。随后,瓦格纳负责人普里戈任表示,瓦格纳武装人员正在调转驶向莫斯科的纵队,撤回野战营地。
6月17日,据太平洋舰队新闻处消息,俄海军航空兵“图-142MZ”和“伊尔-38”反潜机在远海区作战演习计划中探测并摧毁了“敌方”潜艇,并进行了空中加油。
太平洋舰队在远海区的作战演习于6月5日至20日举行,由太平洋舰队司令维克多•利纳上将领导。舰队的60多艘军舰和补给舰、约35架海军航空飞机、岸防部队和11000多名军人参加了演习。
新闻处称,此次飞行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水域上空进行,持续了几个小时。在飞行过程中,俄罗斯空军的“伊尔-78M”加油机为“图-142MZ”飞机进行了空中加油,反潜机在一些地区由“米格-31”战斗机护航。
6月14日,据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新闻处报道,在舰队作战演习框架内,约10艘舰艇的舰员作为战术小组的成员,成功完成击退假想敌空袭的任务,并用舰炮系统“AK-630”、“AK-176”、“A-190”对模拟空中目标进行了实弹射击。
多达40艘水面战舰、快艇和保障船,包括巡逻舰和护卫舰、小型导弹舰和小型反潜舰、基地和道路清扫船,以及小型气垫船和后勤船参与了这次作战演习。自6月5日以来,该演习由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弗拉基米尔•沃罗比奥夫副海军中将领导。此外,超过3500名军事人员,25架飞机和直升机,以及500件作战和特殊装备参与了演习。
6月5日,俄太平洋舰队新闻处表示,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进行含60多艘军舰和保障舰艇在内的演习。
新闻处指出,根据太平洋舰队军事管理机构2023年演习计划,在太平洋舰队司令维克托·利纳上将的领导下,6月5日至20日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水域进行舰队诸兵种的作战演习。约35架海军航空兵飞行器、岸防部队和11000多名军人参加。舰队部队现已部署到指定区域,并开始开展实地演习任务。
在实际行动中,舰艇战术编队将与海军航空兵一起搜索和跟踪“敌方”潜艇,并进行针对水面和空中目标的训练和战斗演习,包括导弹和火炮射击。此外,舰队还将组织舰艇分队的防空工作,以及对海上部队的后勤支持。
6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罗斯空天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日本海、东海和太平洋西部水域上空进行了联合空中巡逻。
空中编队由俄罗斯空天军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轰-6k”战略轰炸机组成,这次联合飞行持续了大约8小时俄罗斯的“苏-30SM”和“苏-35S”战机以及中国的“歼-11B”战机提供护航。在巡逻期间,俄罗斯轰炸机在中国境内的一个机场起降,在路线的某些阶段,有外国战斗机伴飞轰炸机。
俄国防部强调,本次巡逻是在2023年军事合作计划的框架内进行的,不针对第三国。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两国的飞机都严格按照国际法的规定行事,未侵犯外国领空。
5月29日,据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东部军区新闻处消息,由7艘舰艇组成的太平洋舰队分队与支援舰艇已经离开符拉迪沃斯托克,将在亚太地区进行长距离航行演习。
太平洋舰队舰艇分队由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克雷洛夫元帅”号指挥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格雷米亚什奇”号轻型护卫舰和“俄罗斯英雄阿尔达•齐登扎波夫”号组成,这些舰艇出海是为了在亚太地区执行任务。
驶离符拉迪沃斯托克驻地期间,舰员们在进行了紧急战斗准备和模拟撤退训练。新闻处补充说,舰艇分队途径彼得大帝湾时,“卡-27”直升机作为战斗小组加入编队。即将进行的亚太地区长距离航行计划包括模拟和实弹演习在内的一系列舰艇演习。
6月3日,据爱沙尼亚国防军总部新闻处消息,北约大规模海军演习“波罗的海行动2023”(Baltops 2023)当日在爱沙尼亚开始,北约30多艘军舰参加演习。据爱沙尼亚海军司令尤里•萨斯卡称“波罗的海行动”演习将载入史册,因为爱沙尼亚此前从未接待过如此多的北约军舰。
新闻处表示,来自美国、瑞典、波兰、荷兰、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丹麦、西班牙、立陶宛、拉脱维亚、芬兰和挪威的盟友都参加了今年的演习。演习参与者中最大的舰艇是美国第六舰队的旗舰“惠特尼山”号(LCC 20)。
一年一度的“波罗的海行动”自1972年以来一直在举行。演习的目的是提高参与国在波罗的海地区进行陆上、空中和海上协调行动的能力。美国海军第六舰队负责组织此次演习。
5月28日,塔斯社援引太平洋舰队新闻中心报道称,在太平洋舰队“响亮号”护卫舰的护送下,俄“叶夫帕蒂·科洛夫拉特”号新型破冰船成功穿越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
报道称,“响亮号”护卫舰船员在护航前期已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演练了在甲板部署岗哨,发现和击退模拟海上目标的袭击行动等内容,以有效对抗潜在的海上威胁,并部署和规划了破冰船的穿越路线。
据悉,破冰船在穿越马六甲海峡后将航向位于堪察加半岛的永久基地,随后列入太平洋舰队编制,并将在俄罗斯东北部服役。
5月26日,塔斯社援引罗马尼亚电台报道称,北约“护身军刀2023”将于29日在罗马尼亚举行,13个国家共1万名军事人员和1700件军事设施参加演习。罗马尼亚国防部表示,这是今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规模最大,最全面的多国军事演习。
演习将在位于布拉索夫、加拉克和康斯坦察县的多个训练基地进行,主要训练内容包括地面部队快速移动,涉水转移,实弹射击,跳伞,疏散伤员等。罗马尼亚国防部长安杰尔·蒂尔瓦表示,“本次演习可以提高罗马尼亚同盟友的合作能力,为国家安全和人民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5月16日,塔斯社援引瑞典国防部报道,“北极挑战-2023”军演将于5月29日至6月9日在欧洲北部举行。此次演习将由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组织,这些国家将负责并执行此次演习的任务。
来自14个国家的约120架飞机和约2700名军人将参加这次演习。“北极挑战- 2023”旨在对各个国家的飞行员进行大编队训练,在防空系统模拟的真实环境中演习空中飞行和作战。瑞典国防部称,这意味着瑞典部队通过与周边其他国家的互动来提高行动效率。
参与演习的飞机将从瑞典、芬兰和挪威的机场起飞,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将参加“北极挑战- 2023”。北约也将派遣侦察机和AWACS(机载警戒与控制系统)加入演习。这是在北欧合作和现有跨区域协议框架内的第六次“北极挑战”演习。
5月19日,北方舰队新闻处表示,在“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驱逐舰的带领下,由多达15艘舰艇、潜艇和辅助船组成的大型综合部队出海进行综合演习。
以“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驱逐舰为首的战舰编队、潜艇和扫雷小组、舰载搜索和打击小组、搜索和救援部队、空军和防空部队的各型飞机正在训练场上操练。15艘水面舰艇、潜艇和辅助船,以及北方舰队空军和防空部队的飞机和直升机参与此次演习。
在北方舰队位于巴伦支海的训练场上,各舰艇将与反潜航空兵合作,演练搜索和摧毁“敌方”潜艇,在海上击退“敌方”空袭,以及救援海上遇险人员的行动。
5月10日,据太平洋舰队新闻处消息,太平洋舰队护卫舰“响亮”号和“完美”号在彼得大帝湾水域进行了装载“卡-27”海上直升机实施反潜和救援的演习任务。
新闻处表示,“卡-27”直升机机组人员从滨海边疆区的基地机场起飞,在此期间进行了训练飞行。在接近护卫舰所在区域时,机组人员同舰艇空中指挥所进行了互动训练。据报道,为保障直升机在舰艇甲板上成功着陆,部署在护卫舰上的航空兵进行了一系列任务演练,“卡-27”抵达船舶甲板后,护卫舰继续在海上执行任务。
5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两艘“图-95MS”轰炸机已经完成了在楚科奇海中立水域的预定飞行,飞行时间超过了13小时。在飞行期间,远程飞机的机组人员进行了空中加油,东部军区空军派遣“米格-31”、“苏-30SM”和“苏-35S”战斗机为其护航。
消息指出,俄罗斯远程航空兵经常在北极、北大西洋、黑海、波罗的海和太平洋中立水域上空执行巡航任务,所有飞行均严格遵守国际空域使用规则。
5月4日,据俄罗斯东部军区新闻处报道,太平洋舰队的“棱堡”导弹系统在千岛群岛帕拉穆希尔岛的训练中摧毁了模拟敌方的一艘登陆舰。
根据演习方案,一艘模拟敌舰接近俄罗斯领海,试图登陆岛屿,执勤人员发现海上目标,并立即监测海面情况。在确认模拟敌舰的登陆意图后,“棱堡”系统按照既定程序摧毁了水面目标。新闻处表示,训练中模拟敌舰用电子方法模拟,未进行导弹的实际发射。
5月4日,据俄北方舰队新闻处消息,作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北方舰队的“奥涅加”号和“纳里扬马尔”号小型反潜舰在白海的海上靶场进行了对海上、沿海和空中目标进行炮击的演习。舰员们练习与敌舰交战,并从不同的距离打击岸上目标,“奥涅加”号舰员还在海上进行了一次防空演习。
俄北方舰队白海海军基地的反潜水兵在进行火炮射击后,用“AK-630”近防炮对浮雷进行射击,通过了模拟水雷障碍。演习人员还演练了打击水下破坏力量的措施,包括手榴弹投掷和固定式榴弹发射。
1124型“信天翁”反潜舰配备了“AK-176M”和“AK-630M”火炮系统、“RBU-6000”反潜导弹和533毫米鱼雷发射器以及现代水声通信系统,旨在保护舰队驻地水域,并在近海和沿海地区搜索和摧毁敌方潜艇。
4月26日,据俄罗斯国防部消息,俄两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在巴伦支海和挪威海中立水域上空进行了超过14小时的预定飞行。
在飞行期间,远程飞机的机组人员进行了夜间和白天的空中加油。俄北方舰队所属“米格-31”战机和防空部队对战略轰炸机进行了护航。
俄国防部表示,俄远程航空力量定期在北极、北大西洋、黑海和波罗的海以及太平洋的中立水域上空进行飞行,俄空天军飞机的所有飞行均严格遵守国际空域使用规则。
4月26日,据俄联邦国防部报道,俄北方舰队已经完成了其搜救支持部队向一艘遇险潜艇提供援助的综合演习。指导此次演习的北方舰队康斯坦丁·卡班佐夫海军中将指出,搜救人员圆满完成任务,展示了完备的海军素养及有效解决海上救援任务的能力。
根据演习计划,一艘潜艇在水下位置遇险,水域安全部队、搜救直升机和载有搜救设备的救援队船只被派往潜艇所在区域。在演习过程中,区域控制中心的搜救单位以及值勤的搜救支援部队开展了演练行动。
此次参与演习的有救援船“米哈伊尔·鲁德尼茨基”号、大型水文测量船“尼古拉·季莫申科”号、RVK-1230突击潜水艇、北方舰队防空部队反潜飞机等。
据国防部称,“图-22M3”机组人员为舰队部队提供了空中支援。该部强调,所有远程航空飞行都严格遵守国际空域使用规则,并未侵犯他国边界。
自4月14日以来,俄罗斯对太平洋舰队、部分空军和航天部队以及支援单位的战备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主要目标是提高武装部队的综合能力,以应对来自海上侵略的威胁。
4月18日,据位于塔林的北约网络合作防御卓越中心新闻处消息,全球最大的年度网络安全演习“锁盾2023”(Locked Shields 2023)将于4月18日至21日在爱沙尼亚举行。来自38个国家的超过3000多名专业人士将参加今年的演习,该演习自2010年以来每年定期举行。
北约网络合作防御卓越中心主任马特·诺尔玛(Mart Noorma)表示,参与者在演习过程中将针对敌人的大规模网络攻击演练保护国家互联网技术(IT)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参加演习的团队还将在危机情况下合作参与战术和战略决策。
新闻处还指出,各演习团队将展示他们在现实情况和紧迫的时间限制下维护IT系统的能力。
根据演习方案,某虚拟国家正面临不断恶化的安全局势,统一的网络攻击对该国电网、水净化系统、公共安全网络和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组件造成了严重破坏。多国快速反应小组必须帮助该国击退网络攻击并清除基础设施遭到攻击的影响。
据悉,北约北大西洋理事会于2008年建立了塔林北约网络合作防御卓越中心,并授予其国际军事组织的地位,该中心目前包括38个北约国家和联盟伙伴国家。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