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

【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马尔科·西迪:能源转型对欧盟和俄罗斯的主要挑战和影响

10月18日,芬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专家马尔科·西迪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能源转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地缘政治影响。这将削弱化石燃料生产国…

10月18日,芬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专家马尔科·西迪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能源转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地缘政治影响。这将削弱化石燃料生产国的影响力。此外,新能源地缘政治将越来越受到绿色技术、稀土材料、可再生能源等因素的影响。

专家表示,日益明显的气候危机和由此缔结的国际协议(巴黎气候协定等)正在促使全球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开始“能源转型”。能源转型可以定义为能源部门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向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以及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方式的转变,这一过程预计需要大量投资。

外界普遍认为,能源转型将给沙特、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俄罗斯和挪威等化石燃料生产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削弱其地缘政治影响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损失的规模将取决于转型速度以及这些国家适应新的全球能源结构的能力。那些依靠能源跨境运输获得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的能源过境国(乌克兰、格鲁吉亚等)也将成为输家。相反,欧盟和日本等化石燃料的大型进口国将受益于绿色能源转型,特别是如果他们开发适当的技术并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所需的资源。

专家认为,在可再生能源的地缘政治中,一种新型的资源和技术竞争将出现。获取关键矿物和稀土元素对于高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高效照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主导着稀土金属的生产和加工,并控制着各自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份额,但其他主要国际参与者正在努力追赶并确保获得资源。俄罗斯在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面对欧盟不断增长的需求,它可能成为替代供应商。

俄罗斯拥有大量稀土资源,并且目前用减税和低价贷款吸引投资者,这将使其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稀土生产国。预计到2025年,俄罗斯将基本满足自身对稀土的需求,并将于2026年开始出口。关于钴的生产俄罗斯目前排名第二,仅次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年产量超过6,000吨(而刚果民主共和国为95,000吨),总储量估计约为25万吨。

专家认为,稀土、锂和钴的生产和加工将成为俄罗斯和欧盟之间潜在的合作领域。欧洲公司可以提供投资,在俄罗斯开发和获取这些矿物的替代来源,从而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因此,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这些领域的合作将成为转变欧俄能源伙伴关系并使其适应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