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菲总统取消在南海争议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 中方回应
针对有报道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已取消在南海争议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说,中菲两国已就在南海共同开发油气资源问题上达成共识。会上有记者问,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已取消在南海争议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杜特尔特此前表示,中菲企业可以进行油气合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回答说,中菲两国已经就在南海共同开发油气资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建立了相关磋商机制。“希望并相信双方会相向而行,推动共同开发不断取得积极进展。”赵立坚说。 中国新闻网10月16日报道 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10-16/9314602.shtml 2.黎巴嫩与以色列完成海上划界首轮非直接谈判 当地时间14日,在联合国主持、美国调解和推动下,黎巴嫩与以色列代表团完成了海上划界首轮非直接谈判。据法国24小时电视台14日消息,黎以两国在黎南部纳古拉镇的联合国驻黎临时部队司令部举行了时长约一个半小时的会谈。据黎巴嫩媒体报道,谈判双方人员并未采取直接交谈,而是通过一名联合国中间人来传递信息。黎巴嫩总统府发布声明表示,划界谈判不涉及与以色列签订“国际条约”,不是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和承认以色列国。黎巴嫩代表团团长亚辛准将则表示,两国的谈判只涉及技术性问题。“这是解决两国海域划界问题的第一步,基于黎巴嫩国家的最高利益,我们期待谈判可在合理时间内实现划界目标。” 中国新闻网10月15日报道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10-15/9313466.shtml 3. 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嵇蓉参赞就印媒播出““台独””专访发表严正声明 10月15日,某印度电视台播出对台湾民进党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专访,为其““台独””言论张目,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印政府一贯立场,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底线。中国驻印度使馆新闻发言人嵇蓉参赞就此发表严正声明,对此提出严正交涉并表示坚决反对。嵇蓉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得到联合国决议承认的基本事实,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无论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如何歪曲事实、鼓吹““台独””,都无法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应坚定履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这也是印度政府的官方立场。近一个时期以来,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加紧与外部反华势力勾连,频频制造事端,大搞““台独””分裂活动,严重损害台湾人民福祉,严重危害两岸和平和台海局势稳定,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制造所谓“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分裂行径。台湾问题是不能触碰的红线,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容妥协。任何污蔑中国形象,挑拨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为台湾当局拓展所谓“国际空间”的图谋注定会失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绝不给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我们敦促印度有关媒体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大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秉持正确立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为““台独””势力提供发声平台,避免发出错误信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共和国网站10月16日报道 http://in.china-embassy.org/chn/sgxw/t1824598.htm 4. 纳卡地区冲突 冲突持续!亚阿互指对方违反停火协议 欧盟表担忧 当地时间11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连续第二天互指对方违反停火协议。俄罗斯与土耳其外长就纳卡地区局势进行讨论,重申各方必须严格执行纳卡问题相关协议,欧盟也对停火协议遭到破坏表示担忧。阿塞拜疆和纳美尼亚的军事冲突持续。双方都指责对方对平民地区进行密集炮击,并导致两周来的激烈冲突升级。阿塞拜疆外交部11日表示,亚美尼亚军队连夜攻击该国第二大城市甘加,造成至少7人死亡,33人受伤,其中包括儿童,而当时距停火协议生效还不到24小时。 阿亚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亚外长再赴俄讨论纳卡问题 虽然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协议并未得到完全遵守,双方继续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军事冲突并未停止。在这一背景下,亚外长姆纳察卡尼扬再次赴俄讨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问题。据俄塔社12日报道,阿亚双方当天继续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亚国防部发言人奥万尼相表示,在纳卡接触线上的局势依旧比较紧张。他指责阿方12日对接触线南部进行密集炮击,“停火协议没有得到充分遵守,因此不具备与阿方交换战俘和死者遗体的条件”。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日报道,纳卡防空部队当天在接触线东部方向击落一架阿塞拜疆“安-2”无人轰炸机。与此同时,阿国防部报告称,12日整个纳卡接触线局势仍然紧张,亚方未遵守停火协议,攻击了位于纳卡地区接触线上的阿格达姆区。 阿塞拜疆说第二大城市遭袭 亚美尼亚否认发动袭击 阿塞拜疆国防部17日说,阿第二大城市甘贾再次遭到亚美尼亚方面袭击。亚美尼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否认了这一说法。据阿塞拜疆通讯社17日报道,亚方于当日凌晨向甘贾发射火箭弹,击中多栋民用建筑。阿紧急情况部在随后的救援行动中说至少有12人死亡、40多人受伤。阿塞拜疆总统助理希克马特·哈吉耶夫当天说,阿境内其他地区也遭到亚方攻击。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9月27日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此前的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进攻。十来天后,在外界调停下,双方达成在纳卡地区停火的新协议,同意自当地时间10月10日12时起停火。但停火生效后,双方仍不断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发动攻击。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在纳卡地区人道主义停火协议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外交部17日说,两国已达成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实施人道主义停火协议。亚美尼亚外交部17日晚发表声明说,亚阿两国已同意从当地时间18日零时起实施人道主义停火。阿塞拜疆外交部同日发表声明,确认这一停火协议。 中国新闻网10月12日报道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10-12/9310506.shtml 环球网10月13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0GEkiVU6Uw 新华社10月17日报道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0/17/c_1126623346.htm 新华社10月18日报道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0/18/c_1126624562.htm 5. 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领海内追逐日本渔船 日本时事通讯社11日称,中国海警局的两艘船当天从冲绳县石垣市“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入侵”日本领海。报道称,因这两艘船反复靠近在该海域进行作业的日本渔船,日本海上保安厅派出巡逻船以确保渔船安全,并加强戒备。《读卖新闻》声称,这是8月28日以来中国官方船只第18次从“尖阁诸岛”附近海域“入侵”日本领海。日本NHK电视台网站11日报道称,在确定两艘中国海警局船只“入侵”日本领海后,日本政府在11日上午10时47分,将作为危机管理中心的“情报联络室”换成“官邸对策室”,并由该部门进行信息搜集和警备监视工作。 环球网10月12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0Fcz6ouKZ1 6. 外交部:6艘中国渔船在马来西亚海域被扣,已要求马方依法公正调查 路透社记者:马来西亚方面周六称,马方扣留了60名中国公民和6艘非法进入其水域的中方渔船。你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10月9日,6艘中国渔船在马来西亚海域被扣,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已派员探视被扣船员,并提供防疫物资和必要协助。中方已要求马方依法公正调查此案,保障涉事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并及时通报案件调查进展。 外交部网站10月12日报道 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t1823326.shtml 7. 土耳其在地中海进行地震勘测活动引发希土紧张 希腊称土耳其对东地中海地震勘测威胁地区安全 据路透社雅典消息,希腊外交部当地时间周一表示,土耳其在希腊卡斯泰洛里佐岛以南的地中海东部开展地震勘测,是紧张局势的重大升级,威胁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报道称,当地时间10月11日晚些时候,土耳其海军宣布将在未来10天在地中海东部进行地震调查。希腊外交部表示:“在希腊大陆架内的卡斯泰洛里佐岛以南,距希腊海岸仅6.5海里的地方进行勘测标志着事态的重大升级,我们呼吁土耳其收回其决定。”土耳其和希腊外长上周会面,同意就争议问题举行双边会谈。欧盟曾表示,如果土耳其继续在该地区活动,欧盟将对其进行惩罚。土耳其表示,此举进一步加剧了土耳其和欧盟之间的紧张关系。 土耳其继续在东地中海勘探活动 法德吁“停止挑衅”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5日,法国和德国指责土耳其通过在东地中海地区的行动继续挑衅欧盟,并给予土耳其一周的时间来阐明自身的立场。土耳其海军10月11日向国际海上导引系统(NAVTEX)发送的信息中说,“奥鲁奇拉伊斯号”将从10月11日至22日,在包括希腊卡斯特洛里佐岛南方的地区展开活动。对此,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警告称,如果土耳其继续挑衅邻国且不尊重希腊和塞浦路斯的主权,那么欧盟将可能对其实施制裁。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表示,土耳其将该船只重返地中海的决定是“不可接受的”。在有关欧盟对土耳其实施制裁的可能性的问题上,马斯表示,欧盟将对未来几周内如何采取行动而做出决定。马斯补充称,“预期举行的讨论已经两度作罢,我们也不知道究竟何时能举行,我们应当再等等,看未来几周内是否能够取得进展,然后我们再去考虑,欧盟应当对此采取怎样的立场。” 参考消息10月12日报道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201012/2422488.shtml 中国新闻网10月16日报道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10-16/9314327.shtml 8. 印巴争议地区爆发激烈交火 两名武装人员猛击印军 印度警方称,两名武装人员当地时间12日在斯利那加地区与印度安全部队发生交火。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12日报道,一名印度警方官员说,印度安全部队在收到有关武装人员在该地区活动的消息后,于当地时间12日凌晨展开了警戒及搜索行动。至当地时间12日早上7点45分,安全部队正在进行搜索时,武装人员随即向印军开火。这名官员说,印军随后进行了报复,双方爆发冲突。在一番激战后,两名武装人员在枪战中丧生。这名官员还表示,有关行动正在进行中,具体细节仍待进一步确认。 环球网10月13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0GUQz2BuMS 9. 中印军长级会谈 中印举行第七轮军长级会谈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表示,10月12日,中印两军在楚舒勒举行第七轮军长级会谈。双方重点围绕两国一线部队在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地区脱离接触坦诚、深入和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本轮会谈是积极和建设性的,增进了对彼此立场的相互理解。双方同意继续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对话沟通,尽快就脱离接触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双方同意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不让分歧上升为争端,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印度外长谈中印第七轮军长级会谈:机密,不预测结果 中印两军12日在楚舒勒举行第七轮军长级会谈。据新德里电视台(NDTV)15日消息,印度外长苏杰生13日表示,不希望“预测”印度和中国正在进行的关于边界争端的讨论结果。报道称,苏杰生在第七轮军长级会谈后的第二天在彭博印度经济论坛上作出上述发言。“讨论正在进行中。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我的首要原则是不预测仍在发生的事情。” 国防部网站10月13日报道 http://www.mod.gov.cn/topnews/2020-10/13/content_4872650.htm 环球网10月16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0IudKBLo2A 10. 外交部回应美售台武器:将根据形势发展做出正当、必要回应 针对有消息称美国务院已批准对台出售三套武器装备,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3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敦促美方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中方将根据形势发展做出正当、必要回应。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敦促美方充分认清美售台武器问题的严重危害性,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取消任何对台军售计划,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中方将根据形势发展做出正当、必要回应。”赵立坚说。 国防部网站10月13日报道 http://www.mod.gov.cn/topnews/2020-10/13/content_4872661.htm 11. 近期美军在中国周边活动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9月,美军60架次侦察机“顶风”前往中国近海侦察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12日发布文章称,9月,美军60架次侦察机“顶风”前往中国近海侦察。该文章称,9月,尽管仍频频遭遇台风,美军仍出动总计60架次的侦察机前往中国近海开展侦察行动,总数较七八月基本持平。因部分侦察机在作业时未开启应答机,或使用虚假识别码,加之在数据提取和分析过程中难免会有遗漏,因此真实数目更多。按照该平台的梳理:美海、空、陆军都投入到了侦察中国的行列,各军种比例大致为3∶2∶1。军机型号涵盖美海军的P-8A反潜巡逻机、EP-3E电子侦察机、P-3C反潜巡逻机,美空军的E-8C空地监视机、RC-135W电子侦察机、RC-135S导弹监视机以及美陆军的CL-604侦察机。作为美军的战场监视利器,E-8C主要监控地面目标电子和雷达系统,纵深作业距离可达到250公里左右,使其可以居高临下地对对手的纵深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9月份该机型累计出动8架次,超过了7月的7架次。9月11日至16日,6天出动5架次,单机持续高强度侦察南海。如此频繁抵近中国广东、海南近海,在历史上也较为少见。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大校就美“巴里”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10月14日,美“巴里”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对美舰进行跟踪监视。近来,美在涉台问题上频频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严重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我们正告美方,停止在台海地区滋事搅局的言行。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美“里根”号航母现身南海 系2020年第四次 10月16日,卫星图像在中沙大环礁东南海域捕捉到美海军“里根”号航母,航向东北。这是“里根”号航母2020年第四次进入南海活动。 环球网10月13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0GFLXWDCQk 国防部网站10月15日报道 http://www.mod.gov.cn/topnews/2020-10/15/content_4872723.htm 环球网10月16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0JBLO8VoZO 12. 中国即将出台的这项法案,日媒正在紧盯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近日在京举行。其中,会议审议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海警法草案的议案,引发日本媒体关注。据日本《产经新闻》10月14日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0月13日开幕,开始审议海警法草案等。报道称,海警法可以为中国海警局任务和权限提供法律依据。日媒指出,中国海警局巡逻船频繁在钓鱼岛活动,作为谋求打破日本实际控制的中国方面“主力部队”加强活动。报道称,法案详细内容尚不明朗。随着海警法出台,中国方面的巡航行动可能更加频繁。 澎湃新闻10月15日报道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72045 (编辑:莫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