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交部:坚决反对域外国家恶意挑拨澜湄国家间水资源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欢迎域外国家对澜湄国家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出建设性意见,但坚决反对恶意的挑拨。有记者问:由美国国务院出资的“湄公河大坝监视”项目14日启动。该项目计划通过卫星来监控澜沧江流域中国大坝的水位,并公开有关信息。请问中方对该项目有何评论?汪文斌说,近年来,中国与湄公河国家排除外界杂音干扰,不断推进澜湄水资源合作,取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进展。一是信息共享合作不断深化。中方自上月起开始向湄公河国家提供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也于近日开通运行。澜湄六国还通过水资源合作联合工作组机制及时通报水电站重大调度情况,分享有关数据。澜湄水资源合作领域的信息透明度不断提升。二是上游水电站充分发挥“调丰补枯”作用。澜沧江水电站建成以来,通过“雨季蓄洪、旱期放水”,有效避免了下泄流量大起大落的情况。在2016年和2019年流域旱情期间,中方尽最大努力保障澜沧江合理下泄流量,并应下游紧迫需求实施应急补水,得到澜湄国家一致肯定。国际科学界和湄委会都认为,澜沧江梯级电站有助于保持湄公河流量稳定,对湄公河沿岸国家的防汛和抗旱工作是有利的。三是澜湄水资源合作持续取得实质性成果。澜湄合作开展以来,中国帮助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和灌溉规划;积极协助下游制定防洪减灾预案;向缅甸、老挝等下游国家输送澜沧江水电能源;帮助下游国家培训水利人才并开展水利水电开发,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福沿岸各国人民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新华网12月14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2/14/c_1126860064.htm
2. 中日防长通话谈加快海空联络机制建设 专家:将使钓鱼岛争端沟通更及时有效
中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称,14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同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视频通话。这是岸信夫就任后首次与中国防长通话,双方一致表示要加快海空联络机制建设。在通话中魏凤和表示,双方防务部门要保持高层交往和务实合作,加快海空联络机制建设,积极构建建设性双边安全关系。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双方应着眼大局,加强磋商,妥处分歧。
环球网12月14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6PIus9Gsq
3.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20次会议
2020年12月18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史耐恩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20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双方就两国边境实控线地区局势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继续按照两国外长莫斯科会晤达成的五点共识,聚焦一线部队脱离接触,采取务实措施解决现地问题,推动边境局势进一步缓和。双方积极评价第八轮军长级会谈成果,同意继续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保持对话磋商,尽快举行第九轮军长级会谈,妥善解决现地剩余问题,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外交部网站12月18日报道
https://www.fmprc.gov.cn/web/wjbxw_673019/t1841186.shtml
4. 外媒:挪威拟禁止英国和欧盟渔船在其海域捕鱼
据路透社奥斯陆12月11日报道,挪威渔业大臣英厄布里格森周五说,挪威可能会从明年1月1日起禁止英国和欧盟船只在挪威海域捕鱼,因为伦敦与布鲁塞尔旷日持久的脱欧僵局阻碍了关于北海共同鱼类储备管理的谈判。报道指出,挪威不属于欧盟,但却是欧洲单一市场的一部分。过去,它每年都同欧盟就共同鱼类储备管理、彼此海域准入和渔业捕捞配额交换等问题进行谈判。在英国退出欧盟后,这种情况不得不改变。英国将于12月31日完成它脱离欧盟轨道的工作。报道称,9月份,挪威和英国达成了一项所谓的“框架”协议,协议涉及它们未来渔业关系的基础。但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对在欧盟、挪威和英国所属海域之间栖息的北海鱼类的管理——奥斯陆希望达成一项三边协议。而谈判尚未开始。
新华网12月14日报道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2/14/c_1210929635.htm
5. 俄国防部:2020年出现在俄边界附近的外国侦察机数量增加40%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4日援引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报道,今年以来,俄罗斯空天军无线电技术兵发现千余起外国侦察机在俄罗斯边界附近飞行的事件,这比去年增加了约40%。俄罗斯国防部还称,今年无线电技术兵共定位和跟踪了超过200万件空中目标。俄罗斯空天军无线电技术兵装备有雷达站,用于侦察敌方空天袭击兵器,并向有关作战力量提供空情信息。
环球网12月15日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6BytpLD8F
6. 石垣市要在钓鱼岛上设界碑,日媒:中央政府恐不会批准登岛
一直在钓鱼岛问题上调门很高的日本石垣市又“搞事情”了。这次他们通过决议要求在钓鱼岛上设置新界碑,但日本媒体分析日本中央政府批准他们登岛的可能性很低。这一决议到头来很可能只是一纸空谈。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12月14日消息,冲绳县石垣市议会当天通过决议,要求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上设置新界碑。决议声称,1969年设置的老界碑已经严重风化。此外,石垣市已经将钓鱼岛的行政地名由“登野城”改为“登野城尖阁”,新界碑要反映这一变化。市议会目前共有22名议员。《八重山日报》报道,13人赞成,8人反对。
这一议案由自民党议员仲间均在12月8日提出,仲间此前多次赴钓鱼岛附近海域从事政治宣示活动。2012年,仲间曾登上钓鱼岛,发现1969年所设界碑上的字迹也被严重风化,基本无法辨认。
观察者网12月15日报道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0_12_15_574588.shtml
7. 向印太地区派遣护卫舰,德国要加入“对华封锁网”?
日本时事通讯社13日报道称,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在接受该媒体书面采访时表示,为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合作,德国计划近期向印太地区派遣一艘护卫舰。日媒认为,这是德国想要加入“对华封锁网”的明确表态。此前有消息称,英国海军最快明年初将向西太平洋长期派遣以“伊丽莎白女王”号为核心的航母打击群。而日法美计划明年在日本的离岛首次举行海陆两栖联合军演。日媒称,虽然英国和法国都已决定向印太地区派遣军舰,但德国对于在欧洲以外地区作战比较谨慎,派遣护卫舰更是罕见。今年9月,德国制定了印太地区的外交和贸易方针。卡伦鲍尔在采访中称,德国计划与日本自卫队及各国在印太的军队进行联合训练,目前正在与各国协调派遣护卫舰的时间、参加何种训练及停靠地点。在采访中,卡伦鲍尔还对推进德国与日本之间的防卫装备合作展现出积极态度。
环球网12月15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6eNpj7qYg
8. 帕劳扣押中国捕捞船及28名船员,外交部回应
法新社15日报道称,帕劳政府表示,一艘涉嫌非法捕捞活动的中国渔船及其28名船员在帕劳被扣留,正在进行14天的隔离。帕劳目前与中国台湾保持“外交关系”。评论称,该事件让这个太平洋小国处于“微妙的外交氛围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国政府一贯要求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同时也希望有关国家政府依法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环球网12月16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7Tr5WxYiG
9. 海军新闻发言人刘文胜海军大校就美称中方拒绝参加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答记者问
问:据报道,美印太总部16日发表声明,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拒绝参加计划于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与美印太总部以视频形式举行的美中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有关会议。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答:美方有关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会议未能如期举行的原因是美方没有遵守双方共识,责任完全在美方。根据中美两国防务部门商定,中美双方将于年内以视频形式举行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小组会议和将军级年度会晤。11月18日,中方向美方提供了关于此次会议议题和安排的中方建议。但美方执意强推其单方面议题设想、任意压缩年度会晤时长、改变年度会晤性质,甚至在双方尚未就议题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企图强压中方参会。美方这些不专业、不友好和不具建设性的做法,体现了美方一贯的霸凌作风,违反国际惯例,违反中美两国防务部门1998年签署的《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中有关相互尊重和协商一致的原则,损害中国海军与印太总部之间的信任。
国防部12月17日报道
http://www.mod.gov.cn/topnews/2020-12/17/content_4875667.htm
10. 印媒:为监控与中巴接壤地区,印度将“造”6架新预警机
据印度ANI新闻网报道,为大力推动印度国防工业本土化,同时提升印度空军对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接壤的边境地区的监控能力,印度计划建造6架由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研制的新型预警机。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根据对DRDO负责的机载早期预警与控制BLOCK 2阶段项目的讨论,6架被用于改装成预警机的飞机将从印度航空的机队中采购,经改装后,这些飞机将能搭载雷达为印军提供360度全方位覆盖的监视能力。这位消息人士说:“这6架预警机将拥有比之前的Netra预警机更强的能力,在执行任务时可以提供对敌方领土纵深的360度全方位覆盖。”
环球网12月17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8SAFtccTh
11. 德媒:中欧投资协定本周可能有突破
“欧盟和中国距离达成投资协定更近了!”据德国《商报》16日报道,欧盟和中国本周将就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进行新一轮谈判。双方都对在今年年底前达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充满信心。《商报》从欧盟方面获悉,按照原计划,中欧应该在上周结束投资协定的最后一轮谈判。但由于双方仍存在分歧,有关磋商延长到本周继续进行,一些关键问题届时或将取得突破。欧盟相关人士透露,双方都想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布鲁塞尔和北京正就该协定的要点进行强有力的政治协商,并且已经迅速推进了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中国商务部12月14日发表声明说,12月6日至11日,中欧双方举行了第35轮投资协定谈判。本轮谈判中,双方围绕文本和清单剩余问题展开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环球网12月17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8LAnKa9If
12. 印度军队袭击巴方一侧联合国车辆
据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部消息,当地时间18日早晨,印度军队在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奇里科特地区无端开火,将一架载有2名军事观察员的联合国车辆作为目标,导致车辆受损。车上两名联合国工作人员没有受伤,已被巴基斯坦军队营救并安全撤离。
央视网12月19日报道
http://m.news.cctv.com/2020/12/19/ARTIShgPQVJIEkywRj2jBnN9201219.shtml
13.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春晖大校就美“马斯廷”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12月18日夜间,美“马斯廷”号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对美舰进行跟踪监视。近一个时期,美舰不时穿航台湾海峡,并炒作渲染,刻意抬升台海问题热度,唯恐台海风平浪静,向““台独””势力“明送秋波”,严重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美方有关行为实质是军事炫武加舆论误导的“混合操控”,是以台为棋、以台做局的战略自私,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战区部队将时刻瞰视台海风云,坚决履行职责使命。
国防部网站12月19日报道
http://www.mod.gov.cn/topnews/2020-12/19/content_4875787.htm
(编辑:莫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