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日举行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团长会谈
2021年6月3日,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船越健裕以视频方式共同主持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团长会谈。双方围绕涉海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强调东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一致认为应全面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和四点原则共识,继续通过对话协商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加强双方涉海部门之间的人员交流,务实推进在防务、搜救、渔业等领域的海洋合作,为维护东海局势稳定做出建设性努力。中方重申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日方切实尊重中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方还就福岛核污染水处置问题表达关切,希望日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审慎处理这一问题。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接触,商定在今年下半年适时举行新一轮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全体会议。
外交部网站6月3日报道
https://www.fmprc.gov.cn/web/wjbxw_673019/t1881166.shtml
2. 美军电子侦察机在东海及台湾海峡北口往复盘旋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智库官方消息称,6月3日,美空军1架RC-135U电子侦察机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进入东海,在中国东部海岸线外围及台湾海峡北口往复盘旋。据悉,RC-135U擅长电子情报侦察,绰号“战斗派遣”,是美军战场建设的利器。针对美军机舰过台海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此前曾表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中国台湾网6月3日报道
http://www.taiwan.cn/taiwan/jsxw/202106/t20210603_12356679.htm
3.阿富汗驻华大使:阿将继续打击“东伊运”等恐怖组织,为阿中边境安全负责
阿富汗驻华大使贾维德·卡依姆1日表示,中国可在阿富汗的和平谈判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的一个突出优势是,它同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都保持着良好关系,可以在两国建立信任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他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未来美军撤军后,阿富汗政府也将继续打击包括“东伊运”在内的所有恐怖组织,为阿中边境安全负责。今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于5月1日前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并在9月11日前将所有美军士兵撤离。许多分析认为,阿富汗局势的变数将在美军撤离后增大,一方面,塔利班并未与阿富汗政府作出任何实质妥协,另一方面,美军撤离造成某种意义上的“权力真空”或将招致一些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再度进驻阿富汗。
环球网6月1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3MZABUT7Pi
4.法德领导人要求美国和丹麦就监听事件作出解释
当地时间5月3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情报部门对盟国领导人进行监听的做法不可接受,法德要求美国和丹麦就此作出解释。据了解,法德两国当天举行联合部长级视频会议。在会后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马克龙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美国对盟国采取上述做法是不可接受的,欧盟国家间出现这种情况更不可接受。因此,法国要求丹麦和美国就媒体所做报道提供所有信息并作出解释。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法很久之前就与美国情报部门就监听一事进行过沟通,德方希望美方作出澄清的态度没有变。她表示相信盟友会基于彼此之间的信任给出解释。
央视网6月1日报道
http://m.news.cctv.com/2021/06/01/ARTIRD1IxlpAkN7hTHJxkjwz210601.shtml
5.日媒:日本拟增设部队监视中国航母进入太平洋
据日本《读卖新闻》5月31日报道,为监视小笠原群岛(位于太平洋与菲律宾海之间)周边空域,日本防卫省决定在该群岛部署配备移动雷达的航空自卫队机动警戒队。日媒称,随着中国不断推动航母进入太平洋,日本防卫省正加紧在一直被视为“防空监控空白区”的太平洋岛屿建立监视体制。报道称,日本防卫省将隶属小笠原群岛的父岛等地作为部署机动警戒队的候选地,驻岛的机动警戒队成员约为10人,轮流值守监视他国有无侵犯领空行为。明年春季以后,日本防卫省将与地方政府就有关事宜进行正式协调,今后还准备在岛上设置固定雷达,以强化监视能力。
环球网6月1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3M49zg5T7R
6.马来西亚:中国空军16架战机在南海上空进行演习
马来西亚皇家空军6月1日发布声明称,5月31日,16架解放军空军战机编队在南海巡航,一度飞抵马来西亚北部海岸60海里以外的南海空域进行“可疑飞行”。我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发言人表示,中国空军这次行动是例行飞行训练,不针对任何国家。中国军机在训练期间没有进入任何国家领空,严格遵守了有关法律。根据马来西亚皇家空军发布的声明,马来西亚方面在5月31日11点53分发现解放军军机进入马来西亚附近空域。解放军机队一度飞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飞行情报区(FIR),在进入马来西亚有关飞行情报区前,解放军的空军机队一度以23000英尺和27000英尺的高度,290节的速度飞越新加坡飞行情报区。
观察者网6月2日报道
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21_06_02_592832.shtml
7. 日媒披露日本F-35五代机部署计划,将配发给临海部队“应对中俄”
日媒再次曝出日本自卫队的军事扩充计划。据日本《东京新闻》2日报道,有政府官员透露,日本政府拟于2025年在石川县小松市航空自卫队小松基地部署4架F35A战斗机,并且有计划在未来将配备数量增至20架。《东京新闻》声称,本次部署的目的为加强中国或俄罗斯进入日本领空时的应对能力。报道称,F-35A战机为第5代战斗机,具有优越的隐身性能,难以被雷达捕捉,并且拥有较高的机动性能和导弹防御能力。
环球网6月2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3NFYhDuJqc
8.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密切关注美乌“海上微风”军演 必要时将做出合理反应
当地时间6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发表视频声明表示,俄国防部将密切关注乌克兰、美国和多个北约国家组织的“海上微风”军演,俄军准备好在必要时对紧张局势做出合理反应,以确保俄军事安全。据俄军了解,在西方国家不断指责俄罗斯在西南边境提升军事存在的背景下,乌克兰、美国以及加拿大、英国、荷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北约国家计划在俄边境地区举行军演。其间将调动约4000名军事人员、40余艘舰艇、30架飞机等装备。
央视网6月2日报道
http://m.news.cctv.com/2021/06/02/ARTIR5DvDc14KqjCruHVfk3V210602.shtml
9.外媒:美德就北溪二线举行会谈
据德新社华盛顿6月3日报道,在德俄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引发争端的背景下,美国和德国政府的高级代表举行了会谈。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周三宣布,美国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周三会见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外交政策顾问扬·黑克尔。报道指出,他们也重点谈到了美国对这条管道可能影响乌克兰和欧洲能源安全的担忧。据报道,今年5月,美国政府曾刻意避免对运营该管道的公司实施制裁。美国国务院提交给国会的报告称,不对设在瑞士的运营公司及公司高管实施制裁符合“国家利益”。然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强调,美国仍然对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持强烈反对态度。
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210604/2445224.shtml
10. 日媒称中国舰艇连续112天在钓鱼岛周边巡航创下纪录,外交部:这是中方依法行使主权的正当举措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4日发现4艘中国海警局船只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航行。这是连续112天在附近发现中国公务船,刷新了2012年9月钓鱼岛“国有化”后的最长连续天数纪录。在4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来自日本共同社的记者此事提问称,中国海军的舰艇已经连续112天在钓鱼岛周边巡航,这是日本在2012年把钓鱼岛“国有化”后,最长的纪录。日本已向中国多次抗议,中方对这些情况有何看法?对此,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中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巡航执法,是中方依法行使主权的正当举措。“我们敦促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保持克制,恪守中日四点原则共识精神,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东海的和平稳定。”汪文斌说。
环球网6月4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3OubzQ8mqf
11. 美国五角大楼宣布启动“火箭货船”实验性军事项目
当地时间6月4日,五角大楼宣布美国太空军将启动一项名为“火箭货船”的实验性军事项目。该项目将对“在非传统表面降落火箭”、“设计能够快速装货、卸货的火箭货船仓”和“利用火箭货船空降货物”等方面展开研究。据报道,SpaceX公司是火箭货船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该公司宣称其研发的可回收火箭“星舰”已经可以实现30吨到100吨的载重量,并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点对点运送”。不过SpaceX公司并非该项目的唯一选项。火箭货船项目负责人格雷格·斯潘叶斯博士表示,SpaceX公司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然而市场上还有其他一些公司具有可回收、点对点运送等技术实力。
央视网6月5日报道
http://m.news.cctv.com/2021/06/05/ARTIwtdIHtdAo5pW4dpn6Iz42106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