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外交部对印发强硬警告
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声谴责印度“非法越界”。在8月2日,外交部发表的《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中指出,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由 1890 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而自6 月 18 日以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边界进入了中国领土,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此次事件发生在边界线清楚的已定界地区与,过去双方边防部队在未定界地区发生的摩擦有着本质区别。印度边防部队越过既定边界,侵犯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1890 年条约,违 反了《联合国宪章》,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 准则的粗暴践踏,性质非常严重。 外交部网8月2日报道 http://www.fmprc.gov.cn/web/zyxw/P020170802541371281020.pdf 2.外媒:美再派轰炸机飞越朝鲜半岛 对朝射弹反应快于以往 据法新社7月30日报道,美国官员表示,美国战略轰炸机飞越了朝鲜半岛,作为一种有针对性的力量展示,以此应对平壤最新的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报道称,美国B-1B轰炸机与来自韩国空军和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一起参加了这次长达10小时的行动,进行了空中拦截和编队演练。报道称,这一行动是在平壤进行了本月第二次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后实施的。据韩联社报道称,在朝鲜于28日晚11时41分许进行“火星”-14导弹第二次试射仅30余小时后,美国即出动B-1B轰炸机飞抵半岛。军方人士表示,此次是在朝鲜射弹后美方制定出动B-1B轰炸机飞抵半岛计划最快的一次。 参考消息7月31日报道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70731/2214734.shtml 3.韩执政党分裂?议员指责文在寅对部署“萨德”摇摆不定 7月29日,韩国总统文在寅指示韩国军方追加部署“萨德”发射车,这在韩国引发争议。据韩国《朝鲜日报》8月2日报道,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部分议员也对文在寅的决定表示反对。议员们质疑身为总统文在寅在“萨德”问题上反复变卦,认为这将会像卢武铉政府时期出兵伊拉克的决定一样造成支持阵营的分裂。 环球网8月2日报道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8/11068323.html 4.日无理抗议中国在东海作业 专家:在自己海域开采天经地义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日在内阁会议后召开的记者会上称,确认中国在东海日本主张的“日中中间线”中国一侧附近“停泊了移动式挖掘船,正在进行某种作业”。岸田声称对“中国单方面在东海日中间尚未划定边界的海域持续进行开发的行为极为遗憾”,已通过外交渠道提出抗议,要求中国停止作业。“事实上,中国从没有承认过日本所谓的‘中间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郁志荣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在自己的海域开采天然气天经地义,日本的所谓“抗议”不值一提。 环球网8月2日报道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8/11066346.html 5.中国海军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 距美军仅13公里 8月1号,中国军队走出国门、尤其是海军走向深蓝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中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在吉布提投入使用。吉布提当地时间8月1号8点,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举行了部队进驻营区仪式。吉布提位于非洲东海岸,与亚洲的阿拉伯半岛隔曼德海峡相望,最窄处仅约27公里。红海由此向东通往阿拉伯海及印度洋,向北通过苏伊士运河抵达地中海,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航运通道之一。而吉布提,正是这个通道的“咽喉”。该保障基地距离美军在吉布提的一座大型的军事基地:勒莫尼耶军营仅8英里(约合13公里)。 环球网8月3日报道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7-08/11074980_3.html 6.台媒:美国水兵在南海失踪 美日决定暂停南海“例行任务” 据台湾“中央社”8月2日援引法新社报道,美国和日本在南海联合巡航时,一名美国水兵失踪,双方海军持续搜寻,并暂停“执行例行任务”。日本海上自卫队证实一艘舰艇和一架直升机已经参与搜索行动。报道称,搜索行动正在进行,失踪水兵的名字暂未公开,搜索行动的确切位置也没有对外公布。 参考消息8月3日报道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70803/2216165.shtml 7.印媒:印度想押注长期对峙 中国没有兴趣继续“保持现状” 8月3日上午至4日凌晨,国防部、外交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先后就印方越界事件严厉发声,强调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同一时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西藏军区某旅进行多炮种跨昼夜实弹射击演练的画面,也引发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揣测。《印度快报》4日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度政府正试图采取两种方案,以“外交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其中之一是让不丹军队代替印度军队,之后不丹和中国军队双方撤兵;另一个选择就是拖,拖到11月以后。报道称,那时候,冬天会到来,军事行动难度加大,中方也可能不再强硬,会采取一些外交手段缓和局势。在当天的另一篇文章中,《印度快报》认为,新德里当然想押注于长期对峙,但中国没有兴趣继续“保持现状”,“因为印度人是‘在第三国领土’上,北京表示,除非印度先单方面退出,否则没有任何谈判。 环球网8月5日报道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8/11083150.html 8. 中国及东盟外长通过《南海行为准则》框架 据菲律宾《问询者报》8月5日消息,5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的第50届东盟外长会议批准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报道援引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东盟各国外长在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外长会上批准了该框架,该框架将按原计划于6日正式通过。 环球网8月5日报道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8/11084930.html 9.港媒称美在南海"自由航行"常态化可能导致危险的误解 港媒称,特朗普政府已经批准了针对中国在南海的诉求和行动将美国“航行自由行动常规化”的计划。白宫现在将会提前知道即将进行的巡逻,这应当会加快审批程序。美国这一举动可能导致危险的误解并适得其反。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6日报道,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廖振扬说,这种巡逻的频率“不论结果好坏,常常被视为美国承诺的试金石”。报道称,问题是,所谓自由行动是无效的。不管美国的巡逻采取什么样的频率和性质,中国并没有减弱其对南海的领土主张,也不太可能那样做。 参考消息8月5日报道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70805/2217116.shtml 10. 东盟论坛南海争议渐趋淡化 韩媒:中国或将“再次取胜” 8月5日,东盟地区论坛系列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会上中国与东盟外长签署酝酿多年的《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文件(COC),展示南海各方同意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据了解,在即将通过的东盟外长联合声明中,不会谈及中国“在南海造岛”问题,也不会涉及此前所谓国际仲裁法庭的南海仲裁案。韩联社4日报道称,虽然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也将与会,并公开表明支持南海“航行自由”,但外交人士普遍认为,鉴于当前东盟内部亲中氛围更加浓厚,中国“再次取胜”的可能性很大。 环球网8月5日报道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8/11083168.html 11. 日本对“蛙人遭驱离”遮遮掩掩 国防部:中国海军严密监控有效处置 针对中国护航编队靠泊吉布提港修整期间,发现并驱离抵近的日本自卫队蛙人的报道,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3日先是宣称“中方陈述不是事实”,继而又说日本蛙人当时在做潜水检查。中国国防部新闻局当天回应说,“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国海军舰艇在执行任务期间,对周围海域活动情况保持严密监控和有效处置。”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表示,日本官方的说法前后矛盾,遮遮掩掩。一方面不承认对中方舰艇进行骚扰,另一方面又证实蛙人进行潜水调查,“日方总是对自己不光彩的行为进行否认并强词夺理”。 环球网8月5日报道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8/11083132.html (文字编辑:杨蕾 校对排版: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