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高·帕塔萨拉蒂:四方安全对话的对华战略

推文时间:2021-06-04     国别类型:    期数: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6月28日,苏杰生与布林肯在美国会面

图片来源《今日印度》

本文作者

G Parthasarathy ,高·帕塔萨拉蒂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印度前外交官

曾任印度驻缅甸大使

印度驻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和塞浦路斯高级专员等职


文章于5月27日发表于《The Tribune》

四方安全对话各成员国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外交措施,团结印太地区的国家,提高中国在印太地区使用武力的成本。

印度是否应该在中国寻求主导的新兴世界秩序中放弃其神圣的“不结盟”政策,这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虽然坚持不结盟的理想是有好处的,但现实是,中国毫不掩饰他利用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主导世界秩序的雄心。我们面临着来自中国的经济挑战与安全威胁。与此同时,印度决心在中国追求“伟大目标”的过程中,确保其他国家不受伤害。如今的中国领导人似乎决心让邓小平等历史改革者与他相比都相形见绌,他还计划着为中国塑造新的国际形象。

中国的对印政策非常明确,即定期使用武力,像“切腊肠”一样“一片片分割”印度领土。虽然此前中国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印边界东段,但现在它关注的焦点似乎转移到了西段。经过一场激烈对峙后,印中就相持部队的脱离接触达成了协议。双方达成的谅解是,中国军队将重返2020年4月驻扎的阵地。然而,中国仍然控制着德普桑、戈格拉、碟木绰克和温泉等地区。

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的政策旨在采取各种措施对印度进行战略遏制,比如向巴基斯坦提供其核武器和导弹计划所需的技术和材料。中国还不遗余力地向南亚存在反印倾向的政党和领导人提供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持。

有大量证据表明,中国在马尔代夫、尼泊尔、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存在支持反印分子的行为,有时巴基斯坦也会参与其中。5月10日,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李极明向部分孟加拉国记者发出警告称,如果孟加拉国向四方安全对话提供任何支持,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关系将受到“实质性”损害。这一粗暴的行为体现了中国的傲慢。中国认为四方安全对话是一个“目的狭隘的集团”。孟加拉国对此反应强烈,其外长莫门(Abdul Kalam Momen)称李极明大使的声明“咄咄逼人”“令人遗憾”。

四方安全对话一直专注于建立密切的军事联系,以威慑中国并对其进行反击。人们很少关注中国的弱点,尤其是在周边关系上。中国与许多邻国存在领土争端。最近的学术研究着重指出,中国有18个邻国受到了其边界政策的威胁。(此种说法及下文两段所述存在与事实严重不符之处,将台湾视为国家也背离印度政府有关“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译者照原文翻译只为揭示印度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认知甚至是刻意歪曲事实,请读者注意甄别)

在东海和南海,中国与日本、越南和菲律宾存在领土争端。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问题上存在分歧,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局势也变得愈发紧张。中国还经常违反和质疑支持菲律宾主张的国际法院裁决。

中国与越南的领土分歧源于明代(1368-1644)。在1987年中越战争中,中国军队面对越南军队的抵抗被迫撤退。但这场斗争还在继续,因为中国正使用海军力量来捍卫其边界主张。中国还与朝鲜、俄罗斯、新加坡、台湾、老挝、文莱、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存在领土争端。在南亚,中国还与不丹存在边界争端,甚至宣称对尼泊尔领土享有主权。中国对中印边界的主张更是广为人知。

到目前为止,四方安全对话的重点一直是扩大其成员国之间的军事合作,没有努力利用国际和区域论坛来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雄心的认识。四方安全对话各成员国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外交措施,团结印太地区的国家,提高中国在印太地区使用武力的成本。四方安全对话的综合海上力量足以阻止任何运送能源的船只从波斯湾和印度洋向东航行。美国在波斯湾、印度洋和太平洋都部署了拥有航空母舰和核动力潜艇的舰队,而中国的大部分石油是从伊朗和海湾国家经由印度洋运送而来。

最近一段时间,美俄正努力在能源问题上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最近的会晤中解决了与能源相关的主要问题,并为美俄领导人对话扫清了道路。这有望促使美国重新审视他对印俄军事往来设置的障碍。美俄关系缓和还将对中国破坏印俄关系的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俄国总统普京很难甘于屈居人下。

印度想要向中国表明,它与合作伙伴有能力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做出适当回应。而任何与此有关的政策都需要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与潜在合作伙伴(包括欧盟和东盟)进行磋商。美国已采取措施使台湾能够继续奉行其“独立政策”。印度也必须敞开大门,与台湾进行更多的经济交流。台湾和韩国都可以成为印度实现电子工业现代化和产业扩张的关键合作伙伴。


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comment/quads-china-strategy-258837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编译 | 侯     盈 

校对 | 万    佳

排版 | 巴春颖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