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Angshuman Choudhury:莫迪的疫苗出口政策是代价巨大的形象工程

推文时间:2021-05-07     国别类型:    期数: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疲惫的医护人员靠在救护车上休息

图片来源:《印度快报》

本文作者

Angshuman Choudhury

和平与冲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文章于5月1日发表在Scoll.in

无论如何,莫迪政府低估了新冠疫情,使自己沉溺于塑造形象的迷梦中,并且在疫情结束之前急于实现抽象的外交目标。如今,整个国家面临着自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紧急医疗危机,我们必须要问:当它甚至无法找到足够的空间将死者火化时,这家著名的“世界药房”该怎么办?

痴迷于建构自己及国家的完美形象是右翼民粹主义领导人的共同特点,印度总理莫迪也不例外。自莫迪在2014年当选印度总理以后,为了确保他在国内外都被看做是救世主般的传奇人物,他所领导的政府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如今,这种国家领导人对形象建设的承诺像诅咒一样降临在了印度身上。随着凶猛的第二波新冠疫情到来,整个国家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正缓慢但正确地认识到,国家领导人像帝王一样全神贯注于其形象塑造会对普通老百姓造成多大的伤害。

在有关这场疫情的统计细节和应对政策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央政府为了提升莫迪在国内的形象和印度的世界形象,在疫情远未结束的情况下过早放松了警惕。有两件事情最能说明这一点,首先是印度大规模的疫苗出口政策,其次是印度最近几个月的氧气出口量高于同期数倍。

1月20日,莫迪政府向全世界发布了疫苗慈善计划(Vaccine Maitri)——一份雄心勃勃的印度疫苗出口计划。而正是在那一天,印度新增确诊病例达11412例。尽管远低于第一波疫情最高峰时期的单日确诊数(93198例),但这仍然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

根据外交部公布的数据,自此以后,莫迪政府打着疫苗慈善的旗号为95个外国实体送去了将近6600万剂疫苗。其中1060万剂疫苗被免费赠送给了贫穷的南方国家,剩下的部分,有的是以商业交易的形式出口,有的则是在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框架下出口。显而易见地是,印度的疫苗出口计划过于激进。根据政府上个月提交给议会的材料,截至3月中旬,印度出口的新冠疫苗比留给国内使用的疫苗还多。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间段确诊病例数已经回升。3月15日当天,印度确诊了超过23000个病例。

尽管在印度政府宣布疫苗慈善计划仅仅三周后,印度新冠确诊的病例数就开始回升,但莫迪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疫苗出口,也没有提供任何警示。相反,它继续吹嘘颁布疫苗慈善计划后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在不断上升。不仅如此,政府还颇有自信地继续宣称“(印度国内疫情控制)一切都很好,没什么可担心的”。例如,3月17日,苏杰生外长在联邦院发表演讲时表示,“印度国内留有充足的疫苗,这是(我们)向海外出口疫苗的前提。”他还表示,印度疫苗出口过程“受到了持续的监控,并考虑了国内对疫苗的阶段性需求”。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使这种说法不攻自破,同时表明了疫苗出口计划已经彻底失败。随着4月的临近,印度国内确诊病例开始以可怕的速度攀升。苏杰生发表演讲的3月17日,确诊病例量达27006。到4月1日,单日确诊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5211人。印度政府似乎突然开始不合时宜地慌乱起来,决定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印度外交部出版的疫苗慈善计划分发登记册(the Vaccine Maitri despatch register)显示,在4月的前两个星期,疫苗出口量降低到微乎其微的水平,印度在这段时间仅出口了176.8万剂(17.68 lakh doses)疫苗,较3月份同期的2190万剂(2.19 crore doses)疫苗相比,下降了170%。实际上,登记册显示,自4月16日开始,印度再未出口过任何疫苗,但莫迪政府仍然表示,不存在任何官方出口禁令。

据报道,印度政府已经要求印度血清研究所停止出口疫苗。该公司现在面临严重的生产困境,其首席执行官指责美国禁止出口生产新冠疫苗的关键原材料。尽管拜登政府已经同意废除这项禁令,但印度血清研究所的产能仍然有限。该公司已经推进了从5月到6月底的月度产量增长计划,生产Covaxin的巴拉特生物技术公司也在推进这一计划。

5月1日,印度向全国所有成年人开放疫苗接种,符合接种资格的人数比之前多了一倍,产能不足将导致疫苗出现严重短缺。为了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灾难,莫迪政府正在快速推进从国外进口疫苗,包括曾被印度政府拒绝的辉瑞公司。除了疫苗出口倡议以外,莫迪政府还做了任何谨慎的政府都不会做的事情——身处于致命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却大量出口氧气。事实上,印度的氧气出口量远高于疫情发生之前。根据官方数据,在第一波疫情的高峰期,即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间,印度出口了近9294吨氧气,几乎是上一年出口量的两倍(4502吨)。如今,印度氧气的匮乏程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全国至少有69名危重病人因与氧气有关的问题而死。突然之间,印度从液氧出口国变成了巨量的制氧设备和氧气集散系统进口国。

在印度国内疫情仍然严重且接种者不足3%的情况下,莫迪为何如此热衷于出口疫苗和氧气?

一方面,就疫苗慈善计划而言,如果从国家形象的角度来考虑政府的行为,国际团结和友谊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按照苏杰生外长的说法,印度政府之所以提出这项倡议,完全是因为深植于印度文化的慷慨和国际主义。“我们强化了作为世界药房的声誉”,苏杰生这样告诉议会,“世界上那些脆弱的、倍感压力的国家会发现,至少还有一个大国值得信任。疫苗不仅应当向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开放,而且应当让他们负担得起”。但是,正如巴克内尔大学政治学教授朱智群在最近的一篇关于疫苗外交的评论中所言,“宣称一个国家的外交行为完全出于无私的考量是不诚实的”。正是在苏杰生的讲话中,人们可以发现莫迪政府危险地痴迷于印度形象的既得利益,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是莫迪长期迷恋于其国内形象建构所衍生出的外部行为。这里的重点并不是现代民族国家不应该寻求塑造其全球形象,而是,在不寻常的危机时期,推行全球战略以实现中长期目标的短期成本可能非常高。在这一点上,政府应该沉着谨慎,莫迪政府没能做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推出雄心勃勃的疫苗出口战略,不仅是为了树立国家形象,还旨在超越中国推行疫苗外交的速度,并恢复印度在其南亚“后院”的声誉。过去十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它在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影响力。中国还借助范围广阔的贷款和发展项目,深化了对印度周边地区的参与。因此,印度认为新冠疫情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可以借此对抗中国的经济外交并“收复失地”,尤其是在中印发生边境冲突之后收复南亚这个更加紧迫的目标。毫不奇怪,在所有收到印度赠送疫苗的国家中,五个南亚邻国和三个“大周边”国家(extended neighbourhood)所获最多,加起来差不多有700万剂。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4月到2021年1月,孟加拉国从印度进口的液氧占印度液氧出口量的95%。此外,印度还计划将疫苗慈善这一倡议与四方安全对话联系起来,以扩大它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当致命病毒在印度肆虐时,莫迪政府却选择了投资于复杂的大国政治。

很明显,印度一直在帮助全球南方的低收入国家推进疫苗接种计划,这是值得尊敬的行为,但莫迪政府是用欺诈的手段把这个故事兜售给了印度和整个世界。莫迪政府曾经与其它国家一道反对疫苗民族主义。与此同时,即使印度本土研发的Covaxin疫苗还未完成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它仍选择全力保护该疫苗,而不是选择其它国家的疫苗,这不是疫苗民族主义又是什么?一些专家曾把印度对本国疫苗的过度依赖和对他国疫苗的抵制视作短视行为,事实确实如此。如今,随着确诊病例迅速增加,政府正慌忙的批准紧急使用外国疫苗。

因此,尽管我们的外交部长可能会认为那些批评家“短视”和“不负责任”,但这不能改变事实。无论如何,莫迪政府低估了新冠疫情,使自己沉溺于塑造形象的迷梦中,并且在疫情结束之前急于实现抽象的外交目标。如今,整个国家面临着自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紧急医疗危机,我们必须要问:当它甚至无法找到足够的空间将死者火化时,这家著名的“世界药房”该怎么办?


https://scroll.in/article/993293/modi-government-exported-vaccines-to-boost-its-global-image-amidst-covid-19-but-at-what-cost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编译 | 刘     迁

校对 | 万    佳

排版 | 巴春颖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