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俄罗斯军事政治分析网站专家弗拉基米尔·库德里亚夫采夫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目前围绕阿富汗的地缘政治竞争仍在继续,这些竞争异常激烈,可能造成局势不稳。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发表声明指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苟延残喘的“伊斯兰国”及其他激进组织的武装分子正以伪装、渗透等多种形式进入阿富汗。有理由认为他们的异动得到了美国特定力量的帮助,华盛顿旨在造成俄罗斯(通过中亚)、中国、伊朗和阿富汗局势不稳。美国其它通过这种方式更加高效地控制阿富汗。
据政治新闻网报道,美国讨论了在乌兹别克斯坦部署反恐力量的可能性。美国同巴基斯坦关系恶化、乌兹别克斯坦并不在集体安全组织成员国之列且地理优势显著等因素显示出美国选择这一国家绝非偶然。但美军重返乌兹别克斯坦的阴谋似乎并不能得逞。一方面,乌外长宣称:“不存在这一问题,从未讨论过”。乌国防部也做出了同样的表态。此外,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对此予以否认。
专家指出,8月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表明乌兹别克斯坦实际上处于总体安全体系之中,更不要说在独联体和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其次,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总结与美国副国务卿纽兰会晤结果时宣称,俄罗斯不接受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这一表态表达了非常清晰的信号。再次,俄罗斯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不久前允许之前遭禁的15.8万名乌兹别克斯坦公民入境(必要时完全可以采取反向措施)。最后,近三年来,中国一直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头号对外贸易国,一旦乌兹别克斯坦作出不利于地区稳定的决定,中国也将采取严厉的经济措施。
专家认为,“对乌兹别克来说,与美国进行紧密的军政合作,对外政策的不利和经济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其次,结合近期中亚国家反俄民粹主义活动甚嚣尘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是不是有人故意发动信息战,挑拨俄罗斯与中亚盟友的关系?如果不能精诚团结,应对阿富汗威胁将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