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卡耐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针对中美俄三国关系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美利坚合众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当今主要的地缘政治参与者和军事强国处于复杂的三角关系之中。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处于对抗状态,中俄是战略伙伴。然而,虽然美国正在加强与北约国家的同盟关系以抗衡俄罗斯,同时扩大和加强与印太国家的关系以制衡中国,中俄两国却并没有建立一个正式的联盟来共同对抗美国及其盟友。这种不对称的配置会持续下去,还是有着冷战突出特征的集团政治将重新出现?
专家指出,在一个日益以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为特征的世界中,美国显然有意防止中俄变得过于亲密;中国赞赏与俄的密切伙伴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行为者,其既不准备也不愿意与俄罗斯结成军事联盟;而俄罗斯作为一个主要的独立国家行为体,努力寻求在与中国、美国及他们的竞争中保持平衡,尽管不是等距离。地缘政治和军事三角中的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下去,直到中美关系出现重大危机——例如,在台湾问题上——这将使两国处于军事碰撞的边缘,并使它们为各自的联盟和伙伴关系注入活力。
特列宁从2021年的几个重要的事态发展方面论述了中美对抗对俄罗斯的影响:美国领导的指向中国的新联盟AUKUS成立;包括印度在内的四国集团的复兴;美国突然从阿富汗撤军。
专家认为,即使将AUKUS、四国集团和阿富汗局势放在一边,俄罗斯和中国也仍在继续扩大和发展他们的双边关系。当然,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双方各自同美国对抗的结果。相反,它的进展主要是基于共同的利益、领导人世界观的共同性、两个经济体的互补性,以及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两国漫长的共同边界。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关系仍面临一些挑战。中国在经济上使俄罗斯相形见绌,为西方技术和金融资源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而这些技术和金融资源在俄罗斯越来越少,或者越来越被认为不可靠和不安全。国内经济发展,包括气候变化带来的能源转型以及技术转型已经成为克里姆林宫的议程,甚至超过了普京时代的主要成就——军事力量和政治凝聚力,成为塑造俄罗斯21世纪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俄罗斯提升其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将大大减少对军事和外交官的依赖,而更多地取决于其国内转型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