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27日表示,已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传达了不应将“脱北者”强制遣返回朝的立场。
朴振当天出席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综合监查会时就相关提问表述如上。他表示,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传达了韩方对“脱北者”被强制遣返问题的忧虑,并明确表明了反对立场。
被问及“政府是否因对华关系考虑难以向中方明确表态”时,朴振表示,对华关系很重要,但“脱北者”问题涉及国际人权问题。有必要争取“脱北者”前往包括韩国在内的本人想去的国家,因此政府正在积极向中方表明韩方立场,并敦促其发挥建设性作用。他表示,政府将为防范“脱北者”被强制遣返全力以赴。
对于“政府对有关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质疑,朴振表示,将研讨政府层面一切必要的措施。朴振表示,将在多边外交舞台上介绍朝鲜人权状况,并努力改善问题。
朝鲜借所谓“战胜节”(停战协定签署日)阅兵式之机加强与中俄两国的团结,背靠两大境外势力对抗韩美日安全机制的挑衅势必更加有恃无恐。
鉴于8月将举行韩美日领导人会议和韩美联合军演,预计朝方将变本加厉施展文攻武吓套路,蓄意加剧局势紧张。朝鲜已经倾注资源大办“战胜”70周年,内政方面将专注于占领“12大经济高地”。粮食增产是朝鲜拼命挣扎的温饱线,须格外警惕极端反常天气酿成的天灾人祸。
对外方面,朝鲜将会动作不断。韩美日领导人将于8月18日聚首戴维营,朝鲜极为忌惮的乙支自由护盾演习(UFS)将于同月中旬揭开战幕。朝鲜一直指责韩美延伸威慑和韩美日协作的加强是针对朝军事同盟的扩张,8月也很可能作出敏感的反应。
为加大武力示威力度,朝鲜可能会重新发射今年5月31日发射失败的军事卫星。9月9日的建政纪念日可能成为朝鲜发作的时点,而且今年恰好是75周年。朝鲜曾在逢五逢十的建政65周年和70周年都举行阅兵式。
有观点指出,朝方或从日前访朝的俄罗斯军事代表团获得有关发射侦察卫星的技术建言。韩国北韩大学院大学校长梁茂进表示,朝鲜能在9月9日建政纪念日炫耀的就有军事侦察卫星,此次访朝的俄罗斯代表团中包括侦察卫星专家,其有可能向朝方提出有关建议和意见。
统一研究院北韩研究室主任洪珉指出,以韩美日峰会和韩美联演为借口,朝方可能采取强硬姿态。朝方或借九九建政日之机发射侦察卫星,这可能成为一个转机。
在“新冷战”格局逐渐清晰的情况下,朝鲜如何定夺今后对外政策基调,也备受关注。洪珉分析认为,朝俄将在侦察卫星或潜射弹道导弹(SLBM)等领域的技术合作达到何种高度,将决定朝方制造的威胁强度。
梁茂进则指出,受制于经济问题、杭州亚运等因素,朝方恐难一味坚持“以强对强”的路线。美国方面,因美军士兵日前自韩越界入朝,也需要与朝方协调解决该问题。从多方情况看,虽然导致局势紧张的因素仍存,但朝美有可能朝着管控局势的方向做出决策。
韩国驻美国大使赵贤东4日表示,韩美领导人发表的《华盛顿宣言》可被视为《韩美相互防卫条约》的升级,总统尹锡悦访美开辟了韩美同盟的新篇章。
赵贤东当天出席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座谈会时表述如上。赵贤东表示,《华盛顿宣言》是美国不曾与他国发表过的前所未有的宣言,韩美由此创设全新的协商机制“核咨商小组”(NCG),这实属破例。
赵贤东表示,部分观点将《华盛顿宣言》与“北约式核共享”作比较,但《华盛顿宣言》其实是与时俱进地继承进化1953年签署的《韩美相互防卫条约》,体现了当前的韩国国安形势。从这一点来看,不必将韩国特色的协商机制与体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形势的外国模式作单纯比较。
赵贤东表示,韩美领导人商定加强美方向半岛出动核武战力的力度,这一点也十分重要。他表示,希望朝鲜清楚地理解《华盛顿宣言》的性质,即该宣言纯属延伸威慑和防御性质,毫无攻击色彩。赵贤东表示,韩美领导人明确表明了与朝对话和外交之门始终敞开的立场,(朝鲜)随时都可以重返对话之路,这完全取决于朝鲜。
赵贤东就韩中关系表示,中国是韩国主要贸易伙伴,这一点不会变化。韩中两国近期会有高级别交流的机会,韩方将继续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并推进韩中日峰会等事宜。
在5月21日结束的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岛县知事汤崎表示,由于峰会的召开,人们对广岛的兴趣有所增加,他将继续努力促进和平和其他倡议。
5月22日,汤崎作为广岛峰会县民会议会长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
汤崎表示:"我想对广岛人民的合作表示感谢,尽管交通限制和其他问题造成了不便,但他们还是确保了峰会的顺利举办。”
他还表示:"我相信,通过这次峰会,人们能够体验到广岛的美丽,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在未来促进和平、旅游和产业发展。”
担任县民会议副会长的广岛市市长松井表示:"我相信参观和平公园和广岛和平纪念馆的领导人能够理解广岛的思想和感情。”
谈到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出席峰会,他说:"乌克兰政府也表示,在看到今天美丽的广岛后,他们想请求支持重建。 我们希望继续努力,向世界执政者和年轻一代传达和平的信息。”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普京称赞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平衡”立场,同时表示其理解中国的“问题和担忧”。
澳大利亚自由党国防部发言人安德鲁·哈斯蒂(Andrew Hastie)在华盛顿的一次讲话中,说道:“在修正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推动下,威权主义势力正在行动。”他还呼吁美国在印太地区表现出领导力。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勒斯(Richard Marles)表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使得澳大利亚面临的战略环境日益复杂。围绕南海地区关于航行自由原则的争论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研究教授保罗·迪布(Paul Dibb)表示,澳大利亚必须关注两国结盟可能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对世界其他地区局势的影响。迪布教授表示,他的主要担忧的是两国之间日益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例如越来越频繁的联合军事演习,俄罗斯也在向中国出口一些高科技武器。中国和俄罗斯在军事领域以及贸易投资领域都在试图推翻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