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助理研究员尼古拉斯-亨德森(Nicholas A. Henderson)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必须制定多边半导体供应链安全协议》(America Must Create a Multilateral Semiconductor Supply Chain Security Agreement)的文章。
文章指出,半导体芯片生产安全已成为当前经济讨论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出口管制是经济战争中一项重要的手段。遗憾的是,目前用于实施出口管制的系统无法应对跨国公司复杂的供应链。为此,美国必须与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建立一个供应链情报共享和追踪合作联盟。如果能够对半导体供应链进行有效的追踪,美国就能更好地应对对手可能用来对付美国及其盟国的武器、武器系统和武器支持系统的生产
文章指出,随着新的盟友之间共享敏感技术以及国防部《国防和技术战略》等战略文件的出台,美国重新重视让盟友参与全球安全事务。与此同时,人们对新兴和成熟的军民两用技术所构成的威胁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解决方案,美国、台湾、荷兰、韩国和日本应考虑建立多边供应链追踪和海关协议。理想情况下,这些控制措施可以涵盖从前端开发到组装、测试和包装的所有环节。
文章指出,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确保关键技术的安全至关重要,而半导体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实力至关重要。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美国有必要利用其所有优势来确保制高点。盟友之间的半导体合作协议就是答案。
8月10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techland/america-must-create-multilateral-semiconductor-supply-chain-security-agreement-206701?page=0%2C1
韩国外交部一名官员28日就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护栏条款中涉华规定将给韩企带来的影响表示,政府将与美方就保障韩企现存在华投资不受涉华条款影响一事进行讨论。
据外媒报道,美国商务部将对在美建立半导体工厂的实体共提供390亿美元补贴,并将设立护栏条款,其中包含禁止有关实体在法案生效之日起10年内在中国等主要关注国投建半导体工厂等内容。据预测,以当地时间为准,有关实体可从当天起申请补贴。护栏条款的主要内容将于下月公布,并经过60天的征集各方意见工作后,最终敲定条款。
上述官员表示,政府通过多种渠道与美方进行沟通,努力避免已在华进行投资的韩企受到不利影响。若护栏条款正式出台,各实体将根据条款规定申请补贴,并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政府正与美方就有关韩企对外投资规模和范围进行讨论。该官员介绍,美国政府的基本立场是,正朝向尽量不影响已对华投资韩企的方向考虑该条款的制定。
据预测,美方酝酿的护栏条款虽将包含限制对华投资的内容,但限制对象仅限于对外出口,在中国境内消费的半导体生产不适用限华规定。韩国政府也认为,若韩企对中国内需市场进行投资,并不会与美国芯片补贴发放条件相抵触。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发表的《1月进出口动向》显示,1月出口同比减少16.6%,为462.7亿美元,进口同比减少2.6%,为589.6亿美元。 贸易收支出现126.9亿美元逆差,这远远超过此前8月出现的最大逆差94.35亿美元。1月贸易逆差还相当于去年贸易收支逆差(474.67亿美元)的26.7%。去年的逆差创年度最大逆差纪录。贸易收支自去年3月出现1400万美元逆差后,已经持续了11个月。这是继1995年1月至1997年5月之后,韩国时隔25年首次出现连续11个月贸易收支逆差的局面。
产业部分析称,高物价、高利率等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半导体行业受重创是导致1月份出口不振的主要因素。去年1月出口创历年1月新高带来的翘尾效应,也影响了出口表现。本月2日当天,产业部在首尔钟路区贸易保险公社举行“2023年第一次出口状况检查会议”。出口支援机关及半导体、汽车、炼油、钢铁等主要行业协会参会。韩国通商交涉本部长安德根在会议上表示,受世界经济放缓和半导体价格持续下降的影响,今后出口困难将持续一段时间。
普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斯科特·弗里德曼(Scott Friedman)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会引领全球化的终结吗》(Will China Lead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的文章,文章指出,随着中国更多地审视于内,其领导人可能逐渐认识到全球经济可能与他们的目标不相容。
文章称,全球化一直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决定性特征。近几十年来,美国转向服务和信息经济,来自中国的低成本商品充斥于美国市场。随着运费的下降和海外制造能力的膨胀,美国人用国内的就业机会换取进口消费品,这被认为是全球化的自然发展。
文章称,大国竞争现在不仅是政治的竞争,也是商业的竞争。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敲响了生产离岸风险的警钟,美国两党的政治领导人明确表示越来越需要将美国经济与中国“脱钩”,许多国家认为美国正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解体,但事实并未如此。
文章称,全球化的结束是从中国开始的。随着全球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冠状病毒的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人口悬崖的到来,中国政府似乎有理由在其周围筑起高墙来支撑其国内经济。事实上,我们已经在某些领域看到了这种迹象。在过去的一年里,地方政府要求中国医疗公司从本地供应商处采购,并将最终使用的医疗设备中的部件采购限制在中国国内企业。这对一个由西方技术公司主导的市场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该市场被认为是全球经济中最有利可图的部门之一。如果这些规定得到执行,外国公司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文章称,美国和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国家必须正视全球化消亡的现实,然而,他们应该接受这样的观点:中国实际上可能是主要的催化剂。
12月28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will-china-lead-end-globalization-206063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防务战略与资源研究所长苏紫云向中央社表示,因应中共恐于2027年以前“犯台”,他认为美国最可能将精准弹药的「结构段」交给台湾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速度,亦即核心技术仍在美生产,但零组件等复合材料可在台生产。
苏紫云指出,台湾民间制作防务相关产品的能力本就很发达,例如机能纺织,像制造「抗红外线布料」或「化学防护服」等,台湾甚至已供应到德国的武装部队,用以制作高等级的化学生化防护衣。
苏紫云说,在目前背景之下,他认为台美合作生产武器,当然不会像生产F-35战机这么直接,可能初步是将零组件交给台湾代工生产,这种模式是最可能。
苏紫云表示,许多想定认为中共可能在2027年“犯台”,为尽快在剩下时间提升台湾战力,他认为美方可能将精准弹药,像飞弹或导引炮弹的结构段交给台湾生产。
苏紫云指出,台美合作生产武器将是一种「水平分工」概念,核心航空电子部分还是由美国本土厂商负责,飞弹的结构跟部分复合材料则可交给更多第三方制造,这部分就很可能交给台湾来生产,最大好处是可降低成本同提高生产速度。
苏紫云说,在欧洲模式也有类似模式,如「台风战机」就是由多国合作生产,在其他制造业此作法更普遍,以汽车业来说,Toyota这些日本车厂的引擎是在日本本土生产,车身是由台湾(地区)生产组装,如此既符合安全控管,也可提高产量。
美国目前多项售台武器都面临交货延宕,对于台美联合生产武器是否能改善此现象,苏紫云认为将有不少帮助。他表示,台湾先前跟美国采购F-16V战机时,希望相关零组件能在台生产并移转关键技术,就有这样的背景考虑。
苏紫云指出,美国F-16战机生产线近两年因疫情冲击跟全球供应链影响,交付时程都有延宕,包括给欧洲斯洛伐克的战机都延迟生产,因此从这个背景来看,台美若开启合作,除使补足台湾「精准弹药」需求的期程加快,F-16战机这类生产线也可能有机会洽谈部分移转到台湾来,此发展符合全球水平分工趋势。
3月10日,俄联邦总统普京与俄联邦政府成员举行视频会议,讨论减轻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与公民影响的有关政策。
俄联邦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提到,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府正努力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已成立一个特别总部协调所有部门包括地区级的活动。在企业代表和专家协会的参与下,几乎每周对局势进行全天候监控,制定措施保护较弱领域,并建立分支机构,以便在制定决策时,尽可能充分考虑到特定部门或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
米舒斯京表示,当前主要任务是保护国内市场,消除物流和生产链中断的影响,保障企业运作和就业,帮助人民和企业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已准备两个优先反制裁措施的立法方案,共计约20项法案,实施这些法案所需的政府措施已就绪。其中包括稳定金融市场、支持多个行业发展、国内业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资本返还俄罗斯司法管辖区的具体建议。米哈伊尔•米舒斯京强调,政府正在制定反制裁措施,行动计划将根据事态发展不断更新。
俄联邦财政部部长安东•西卢阿诺夫就稳定金融市场相关政策发表讲话。他指出,过去两周,西方国家实际上对俄罗斯发动了金融和经济战争。西方宣布其对俄罗斯的财政义务违约,冻结了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并阻止俄对外贸易、货物出口,破坏世界贸易。在这种情况下,首要任务是稳定金融体系的局势并确保其不间断运行。
西卢阿诺夫认为,应当首先采取措施控制资本外流。这一措施适用于公司和公民的跨境运营。俄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以卢布偿还包括政府债务在内的外债特别程序,,并通过解冻黄金和外汇储备来进行兑换;采取措施吸引资本,建立外汇出口收入的强制出售、提高卢布利率、将利息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推迟两年、免征购买黄金的增值税,并启动了大规模资本特赦项目;建立金融机构的不间断工作机制;俄央行放宽监管要求,调整分红政策,补充银行资本基础等。
西卢阿诺夫表示,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存款基数流出的情况正在逐步稳定,现金提取量几乎趋停。政府将与俄罗斯央行一道,继续采取措施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家庭保障、农业、民生方面的有关举措也在会上被讨论。普京指出,俄罗斯将克服这些困难,形成新的经济形势,增强独立和主权。
1月3日, 俄联邦政府与国家杜马就上月召开的库兹巴斯煤矿区会议有关内容对有关法案进行修改,具体内容包括:对不符合煤炭(油页岩)开采脱气要求的,进行行政停业的处罚;加强雇主对违反集体协议和部分协议义务的责任;明确在矿场实施的不符合工业安全要求或危险生产设施工业安全领域活动的许可条件、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资源的要求等行政违法行为;确定行政处罚责任。
此外,为保障法案实施,俄罗斯总统还将签署相关俄罗斯联邦立法修正案,规定:为经营危险生产设施的组织建立审计制度,以确保这些组织遵守工业安全要求、技术法规领域的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资源的要求;在发生煤矿意外或导致两人或多人死亡或健康受损事故的情况下,对煤矿经营组织的控制人采取行政措施。
法案截止日期为 2023 年 1 月 1 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和国家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已被任命对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