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

【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季莫菲·博尔达切夫:邻国与危机:俄罗斯面临的新挑战

1月13日,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季莫菲·博尔达切夫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俄罗斯应更加关注周边邻国动态,维护地区局势稳定。专家指出,俄罗斯周边的独联体国家仅…

1月13日,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季莫菲·博尔达切夫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俄罗斯应更加关注周边邻国动态,维护地区局势稳定。专家指出,俄罗斯周边的独联体国家仅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确保国家安全,也无法保证稳定发展,需要依靠同核超级大国的联系来维持生存。近期哈萨克斯坦发生的事件也证明了,危机不仅来自于外部,内部环境也面临着威胁。国际恐怖主义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手的外部干预更加加剧了局势的恶化。西方国家的一系列行为迫使俄罗斯关注邻国的各种动态,并抉择采取何种形式参与邻国的发展。这也表明了,在新的历史和地缘政治环境下,建立欧洲型的主权国家并不太现实。

专家指出,俄罗斯需要保持其周围国家的完整独立,并将致力于使这些国家成为稳定繁荣的大国。同时要避免对这些国家进行过度的控制,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目前俄罗斯面临的挑战是,即使它在资源和技术上有能力确保这些邻国的领土安全,但其边界周围“灰色地带”的蔓延将不可避免地为这些国家带来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俄罗斯而言,最主要的是未来战略都尚未确定,因为具体的举措都随着情况在不断变化。毋庸置疑地是要摸清周围的地域空间,保证对边界邻国的动态足够了解。哈萨克斯坦的危机足以证明俄罗斯的周边并不安宁,其它国家可能会效仿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即使它们现在看起来相当稳定。但一切难以预料,对俄罗斯而言,平稳地发展似乎是奢望。

鉴于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准备好与周边巨大的“灰色地带”打数十年交道,还是做出更多努力来防止隐患的出现,莫斯科很难对周边地区发生的事件置身事外。真正的挑战可能是,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俄罗斯将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责任,致力于周边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保护该区域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专家评论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弗拉基米尔·涅利多夫:日本的新首相和旧政治

10月4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弗拉基米尔·涅利多夫针对日本首相换届发表评论文章。专家指出,9月29日日本举行了自…

10月4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弗拉基米尔·涅利多夫针对日本首相换届发表评论文章。专家指出,9月29日日本举行了自民党主席选举,曾任安倍晋三政府外相的岸田文雄依靠党内高层的支持胜出。自民党是执政党,因此,10月4日岸田文雄成为日本下一任首相。从此次竞选可以看出,在日本的政治生活中,执政党高层的权力平衡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普通选民的支持反倒是次要的。

专家表示,与新任首相上台相比,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更加关注日本的外交政策将如何发展。然而似乎选择并不多——无论岸田文雄能否巩固自己的位置长期执政,目前看来,所有执政的自民党成员在其政策中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支持日本跟随美国的步伐。例如,日本政府经常谈到“强大而稳定的日美同盟”的关键作用。不管怎样,东京仍将是华盛顿在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而北京将越来越多地被日方视为主要的潜在威胁。为了应对这一威胁,日本将不断增加与美国的互动程度,同时发展自身的军事潜力。

专家认为,目前还有两点并不确定:首先,限制日本武装力量积极参与境外军事活动的宪法第九条会在何时修改或删去;其次,新冷战是否会冻结俄日关系也还有待考察。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以及莫斯科和北京在安全领域的更密切合作,可能导致会俄罗斯和日本最终发现自己站在了新的对立面上。

专家评论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德烈·科尔图诺夫: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新联盟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9月24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安德烈·科尔图诺夫针对近期美、英、澳三方组成的“奥库斯”(AUKUS)联盟发表评论文章。专家认为,“奥库斯&rd…

9月24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安德烈·科尔图诺夫针对近期美、英、澳三方组成的“奥库斯”(AUKUS)联盟发表评论文章。专家认为,“奥库斯”的组建出乎所有人意料,甚至使欧洲震惊,这也证实了与中国的对抗是美国政府和拜登外交政策中最优先的事项——甚至不惜激怒法国。而为了“遏制”中国,堪培拉可能会处于极其困难的境遇,此前它已为自己的反华行动付出了代价,损失了大量对华出口。当然,由于美国单独在海军军备上与北京竞争越发困难,尤其是在东太平洋。因此,为了向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寻求帮助,也不得不忽略一些随之而来的成本。对俄罗斯而言,这意味着华盛顿今后将在美中对抗的背景下考虑其任何行动。例如,白宫很可能对莫斯科与德里、河内的军事技术合作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加强区域制衡北京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中国海军现代化计划的持续援助反而会被放大看待,并可能成为对两国实施新制裁的基础。

一些西方专家认为“奥库斯”可能成为亚洲的另一个“北约”,加拿大和新西兰将加入这个三边伙伴关系,然后是韩国和日本,最后甚至是越南和印度。俄罗斯方面也预测了这种可能性。然而目前看来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前景。除了招募新成员的困难,建立新联盟的本身就是美国间接承认从20世纪保留至今的僵化联盟模式不适合这个时代,北约仍是一个笨拙又官僚主义的机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北约对美国战略的作用逐渐减弱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北约被“奥库斯”此类联盟所取代,北约的全面削弱是否符合俄罗斯的长期利益并不完全清楚。至少北约有详细和明确的决策程序,成员间妥协的机制,北约的决定或许对莫斯科不利,但那往往是可预测的。但“奥库斯”这类轻型联盟的决策往往出人意料。

奥库斯”的建立表明美国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控制海上运输。美国无法对欧亚大陆的陆路运输走廊建立可靠的控制,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主要的货物流仍将通过海上进行。因此,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主战场是广阔海洋,而不是欧亚大陆。而这对于主要陆上大国俄罗斯来说,短期内并不会直接影响其利益。

其他研究

【兰德公司】约翰·帕拉齐尼等:美国及其盟国如何通过制裁措施影响俄罗斯武器销售

11月18日,前兰德国防研究所情报政策中心主任约翰·帕拉齐尼、兰德公司研究员瑞安·鲍尔及皮特·威尔逊共同撰写报告,分析称美国及其盟国对有意向进口俄…

11月18日,前兰德国防研究所情报政策中心主任约翰·帕拉齐尼、兰德公司研究员瑞安·鲍尔及皮特·威尔逊共同撰写报告,分析称美国及其盟国对有意向进口俄罗斯武器的第三国采取的,附带制裁可能性的外交政策,可以有效地削弱俄罗斯对第三国的影响力及利用军火交易收益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

在报告中,专家分析了自2017年7月至2021年5月与俄罗斯达成军火交易的33个国家的案例,证明尽管不能评估美国与其盟国的外交手段对俄罗斯军火交易造成的损失,但是能够有效地引发“寒蝉效应”,使具有强烈交易意向的第三国最终放弃对俄交易。专家进一步分析不同国家的情况,指出前苏联或俄罗斯武器占武器总配置比例极高的国家,例如印度和越南,受制于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武器训练、修复系统,以及与前苏联或俄罗斯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即使面临美国的制裁风险,也难以迅速摆脱对俄罗斯的进口需求。而其他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和摩洛哥等国,如果美国能提供符合其安全需求的替代品,则较为容易放弃对俄交易。

  专家总结道,美国为更好地实现《以制裁反击美国对手法案》(CAATSA)对俄罗斯的制裁目标,应当采取更为灵活和持续的外交政策。第一,美国需要长期努力,为第三国提供摆脱俄罗斯武器依赖的客观条件。对于与美国存在重要利益但依赖前苏联或俄罗斯武器系统的国家,如印度,美国的对印制裁可能恶化美印关系,应当让位于积极完善印度的现有武器配置,逐步增加非俄罗斯武器的比例。第二,美国及其盟友需要改进对第三国的外交叙事,即除了更近一步地强调俄罗斯在过去的“恶意行为”及对国际秩序的长期威胁外,淡化美国在外交上向该第三国施压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