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动态

【外务省】日本·卡塔尔首脑会谈

当地时间7月18日上午11点15分起,正在卡塔尔访问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H.H.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举行了首脑会谈。 首先,岸田对塔…

 

当地时间718日上午1115分起,正在卡塔尔访问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H.H.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举行了首脑会谈。

首先,岸田对塔米姆迎来登基10周年表示祝贺,并表示重视与卡塔尔的伙伴关系。两国首脑回顾了建交50多年来两国关系在各领域取得的顺利发展,并一致认为,为了在下一个50年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将两国全面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对此,塔米姆首长对加强双边关系表示了更加期待,两国首脑确认将保持紧密合作。

岸田强调,日本认识到G7对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的中长期投资不可或缺,并就这些投资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为了稳定世界能源市场,必须立足于生产国和消费国双方立场进行讨论。两国首脑就继续为稳定能源市场开展合作达成了共识。

岸田表示,我们理解LNG对亚洲现实的能源过渡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完善LNG基础设施,并为此提供必要的资金以支持亚洲各国的LNG制度设计。

两国首脑对今年1月举行的第二次外长战略对话表示欢迎。此外,两国首脑对防务部门间人员交流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并确认将通过防务部门磋商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

岸田介绍了日本在今年3月公布的自由开放的印太(FOIP新计划下所采取的措施,并表示在应对包括印太地区在内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等诸多问题方面,日本将继续与卡塔尔保持紧密合作。对此,塔米姆表示支持日本的想法,希望两国合作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

岸田从维护基于法治的自由开放国际秩序的立场出发,强调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绝不允许企图通过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另外,作为唯一在战争中遭受原子弹爆炸攻击的国家,日本绝不能接受核威胁,更不能接受使用核威胁的行为。对此,塔米姆表示,卡塔尔在任何场合都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争端。

此外,两国首脑还就东亚局势交换了意见,确认将在国际层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东海动态

【外务省】日·伊外长会谈

8月7日下午,日本外相林芳正与正在日本访问的伊朗外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H.E.Dr.Hossein Amir Abdollahian)举行了约90分钟的外长会谈。 首先,林…

 

87日下午,日本外林芳正与正在日本访问的伊朗外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H.E.Dr.Hossein Amir Abdollahian)举行了约90分钟的外长会谈。

首先,林芳正对阿卜杜拉希扬访日表示欢迎,并表示日本一直以来在医疗、环境、防灾等领域与伊朗保持合作,作为多年朋友,希望与伊朗保持坦诚的对话。对此,阿卜杜拉希扬表示,伊朗也将继续加强与日本的对话与合作。

双方就伊核协议有关情况交换了意见。林芳正表示,日本从支持伊核协议的立场出发,严重关切伊朗核相关活动的扩大,希望伊朗采取建设性的应对措施,包括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达成联合声明的完全无条件合作。对此,阿卜杜拉希扬表示,伊朗希望通过谈判恢复伊核协议,并感谢日本的外交努力,希望继续保持沟通。

林芳正再次阐述了日本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并希望伊朗采取建设性的应对措施。此外,双方还就中东地区局势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继续保持密切沟通。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拜登不应向沙特阿拉伯提供安全保证

国家利益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格雷格-普里迪(Greg Priddy)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拜登不应向沙特阿拉伯提供安全保证》(Biden Should Not Extend Security Guara…

国家利益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格雷格-普里迪(Greg Priddy)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拜登不应向沙特阿拉伯提供安全保证》(Biden Should Not Extend Security Guarantees to Saudi Arabia)的文章。

文章指出,拜登政府正在与沙特认真讨论美国提供的一系列激励措施,沙特希望将这些措施作为潜在交易的甜头。沙特提出的主要要求包括:美国提供正式的安全保证;美国与沙特合作开发民用核能;以及无需国会审查即可进行武器销售。沙特颇具影响力的评论家阿里-希哈比(Ali Shihabi)在最近为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撰写的一篇文章提出了重启美沙关系、恢复美国被削弱的影响力的前景,谢哈比隐含地表示这将相对削弱中国在沙特的影响力。

文章指出,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提供安全保证是一个重大让步,可能会在未来的危机中束缚美国的手脚。首先,沙特决策者日益转向中国是结构性的,也是经济驱动的。其次,希哈比提出的权衡办法涉及美国在安全方面做出非常具体的承诺,以换取相对抽象且无法执行的恢复双边关系和相对影响力的概念。

文章指出,美国因担心中国或希望沙以关系正常化而以正式安全保证的形式向沙特做出巨大让步是毫无意义的。美国应继续在地区安全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应根据自身的条件,而不是他国的条件。

 

7月25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biden-should-not-extend-security-guarantees-saudi-arabia-206662?page=0%2C1

东海动态

【外务省】日本·约旦外长电话会谈

5月10日下午,日本外相林芳正与约旦副首相兼外交和侨务大臣艾曼·萨法迪(H.E.Mr.Ayman Safadi)进行了约10分钟的电话会谈,简要内容如下: 萨法迪介绍了约旦在叙…

5月10日下午,日本外林芳正与约旦副首相兼外交和侨务大臣艾曼·萨法迪(H.E.Mr.Ayman Safadi)进行了约10分钟的电话会谈,简要内容如下:

萨法迪介绍了约旦在叙利亚局势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5月1日约旦主办的有关叙利亚的相关国家会议。对此,林芳正向约旦为改善叙利亚局势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并介绍了日本为推进叙利亚政治进程和改善人道主义状况所做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双方就继续加强合作以改善叙利亚局势达成一致。

此外,林芳正提及此前阿卜杜国王访日、第三次外长间战略对话等内容对双边关系稳步发展表示高兴,并对约旦在苏丹侨民撤离方面的援助表示感谢。对此,萨法迪表示,以国王访日为契机,两国合作前景广阔,希望继续加强与日本的关系。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副外长称必要时与伊方就尹锡悦涉伊言论继续沟通

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副部长)李度勋26日就伊朗抗议总统尹锡悦“阿联酋之敌是伊朗”说法表示,若有必要,将与伊方进行进一步沟通。 李度勋当天做客SBS广播节目…

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副部长)李度勋26日就伊朗抗议总统尹锡悦“阿联酋之敌是伊朗”说法表示,若有必要,将与伊方进行进一步沟通。

李度勋当天做客SBS广播节目时表示,总统的言论意在勉励驻阿官兵正视当地严峻的安全形势,伊方也清楚这一点。由于相关发言旨在强调严峻的安全形势,不应对此产生误解。

对于韩中首脑交流问题,李度勋提及韩国领导人曾于2017年和2019年访华一事,并称他认为,此次自然轮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回访。

另就美国日前提名空缺6年之久的国务院朝鲜人权事务特使一事,李度勋表示,此举可被视为美国总统拜登着手研讨改善朝鲜人权问题。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国与阿联酋首脑签署联合声明

韩国总统办公室16日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以两国首脑会谈为契机签署了联合声明。声明中明确写入阿方承诺对…

韩国总统办公室16日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以两国首脑会谈为契机签署了联合声明。声明中明确写入阿方承诺对韩投资300亿美元的内容。

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圣翰就此在阿布扎比举行新闻发布会并表示,决定投资300亿美元展现出穆罕默德对于韩国作为可持续未来发展伙伴的信任,而将该内容写入首脑联合声明体现了阿方对韩国经济的信任。

声明称,两国首脑就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两国特殊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协议,重申在各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意志。四大核心合作领域包括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和平核能、经济与投资、国防与国防技术。声明写道,在经济与投资领域,双方从进一步扩大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角度出发,阿联酋政府基于对韩国经济的坚挺和发展可能性的信任,决定由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对韩国战略领域投资300亿美元。

声明中表示,双方将在气候变化、太空、新产业和数字转型、未来出行和智能基础设施、卫生医疗、农业•粮食安全•水资源、知识产权•统计七个领域增进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

此外,双方还决定共同努力实现中东、朝鲜半岛、多边主义领域的和平与稳定。就朝鲜半岛问题,声明重申了实现朝鲜完全无核化的共同目标,并再次强调了通过外交努力促使朝鲜重返对话的重要性。

此外,尹锡悦还邀请穆罕默德早日访韩。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美国绝对不能将沙特阿拉伯让给中国

马克斯·普罗旺特(Max J. Prowant)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绝对不能将沙特阿拉伯让给中国》(America Must Not Lose Saudi Arabia to China)的文章,…

马克斯·普罗旺特(Max J. Prowant)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绝对不能将沙特阿拉伯让给中国》(America Must Not Lose Saudi Arabia to China)的文章,其中指出,虽然近年来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维持良好的双边往来关系,但是美国不能因此丢掉与沙特的紧密联系,否则将是一场灾难。

普罗旺特首先明确,美国在沙特的外交关系中处于必不可少的地位,这是因为美国的“保障人权”概念需要在中东大地切实落地。接着,他提到,中国与沙特的外交关系进一步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中国与沙特有经济上的贸易往来;其二,就国家安全与地区局势而言,沙特与美国的关系趋于紧张,加上拜登政府称利雅得政府为“贱民”,恶化了沙美之间的关系。

在承认上述变化的同时,普罗旺特还指出,沙特并不会在短期之内与美国彻底断绝关系,这基于美国长期对沙特进行军事武器售卖的事实,不仅在军事上,美国也是其主要留学意向国。

从核武器的援助而言,普罗旺特表示,有消息称,中国对沙特进行核基础设施建设的援助,但是中国并不会因此取代美国成为沙特的最密切联系国,仅仅只是削弱了美国在沙特心目中的地位。当然,普罗旺特也承认,中国和美国在沙特地区有部分一致的利益诉求,譬如共同追求地区稳定、促进红海、波斯湾等重要海域的自由流动等。

从宗教多元化的发展而言,普罗旺特认为美国是第一助推力。《亚伯拉罕协议》(The Abraham Accords)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见证,在美国拜登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开始尝试商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普罗旺特指出,在排他主义氛围浓厚的沙特,美国需要让沙特“安心”地进行宗教包容改革,他建议,美国政策制定者可以对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进行赞扬,比如在社会、文化、政治领域的变革,譬如对宗教警察(vice police)以及瓦哈比派(Wahhabists)的改革。再者,美国需要采用温和的外交方式缓解与沙特的关系,切不可一味地谴责“人权”问题。

最后,普罗旺特总结,美国仍然可以在军事上售卖杀伤性武器给沙特,从而稳固沙特宗教包容改革的想法。美国切不可将沙特拱手让给中国,否则将会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9月22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middle-east-watch/america-must-not-lose-saudi-arabia-china-204936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美国绝对不能将沙特阿拉伯让给中国

【国家利益】美国绝对不能将沙特阿拉伯让给中国 马克斯·普罗旺特(Max J. Prowant)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绝对不能将沙特阿拉伯让给中…

【国家利益】美国绝对不能将沙特阿拉伯让给中国

马克斯·普罗旺特(Max J. Prowant)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绝对不能将沙特阿拉伯让给中国》(America Must Not Lose Saudi Arabia to China)的文章,其中指出,虽然近年来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维持良好的双边往来关系,但是美国不能因此丢掉与沙特的紧密联系,否则将是一场灾难。

普罗旺特首先明确,美国在沙特的外交关系中处于必不可少的地位,这是因为美国的“保障人权”概念需要在中东大地切实落地。接着,他提到,中国与沙特的外交关系进一步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中国与沙特有经济上的贸易往来;其二,就国家安全与地区局势而言,沙特与美国的关系趋于紧张,加上拜登政府称利雅得政府为“贱民”,恶化了沙美之间的关系。

在承认上述变化的同时,普罗旺特还指出,沙特并不会在短期之内与美国彻底断绝关系,这基于美国长期对沙特进行军事武器售卖的事实,不仅在军事上,美国也是其主要留学意向国。

从核武器的援助而言,普罗旺特表示,有消息称,中国对沙特进行核基础设施建设的援助,但是中国并不会因此取代美国成为沙特的最密切联系国,仅仅只是削弱了美国在沙特心目中的地位。当然,普罗旺特也承认,中国和美国在沙特地区有部分一致的利益诉求,譬如共同追求地区稳定、促进红海、波斯湾等重要海域的自由流动等。

从宗教多元化的发展而言,普罗旺特认为美国是第一助推力。《亚伯拉罕协议》(The Abraham Accords)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见证,在美国拜登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开始尝试商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普罗旺特指出,在排他主义氛围浓厚的沙特,美国需要让沙特“安心”地进行宗教包容改革,他建议,美国政策制定者可以对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进行赞扬,比如在社会、文化、政治领域的变革,譬如对宗教警察(vice police)以及瓦哈比派(Wahhabists)的改革。再者,美国需要采用温和的外交方式缓解与沙特的关系,切不可一味地谴责“人权”问题。

最后,普罗旺特总结,美国仍然可以在军事上售卖杀伤性武器给沙特,从而稳固沙特宗教包容改革的想法。美国切不可将沙特拱手让给中国,否则将会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学者视角

【国家利益】打破沙特-美国关系的真正代价

    美国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中东研究员戴维·奥塔韦(David B. Ottaway)在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上发表题为《打破沙特-美国关系的真正代价》(Th…

    美国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中东研究员戴维·奥塔韦(David B. Ottaway)在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上发表题为《打破沙特-美国关系的真正代价》(The Real Cost of Breaking Saudi-U.S. Ties)一文。作者认为随着美国与伊朗军事对抗的赫然耸现,现在不是美国冻结与沙特军事和安全合作的时机。

作者首先回顾了历史上的美国-沙特关系恶化。20018月下旬,时任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致函乔治·沃克·布什总统,威胁要冻结两者间政治安全合作,以要求美国制止以色列对希伯伦镇的军事入侵。在“911事件”发生后,两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作者指出,小布什和阿卜杜拉行了两次会晤,双方才设计重新启动严重受损的关系。他们成立了一个由外交部长领导的常设联合委员会,并成立了六个小组委员会来处理两国关系的各个方面,从安全和打击恐怖主义到建立更密切的经济联系。并且在留学和石油生产方面达成了促进交流或协调的协议。

作者试图通过历史来反思今天类似的方法是否能够修补美国与沙特迅速瓦解的关系。作者认为历史上小布什行之有效的原因首先在于美国总统和沙特王储能够搁置他们较大的个人和政治仇恨。此外,2005年,美国每天进口1200万至1300万桶原油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原油供应的第一或第二大来源。沙特也是美国武器的主要购买者。

对比历史上的情况,作者比较担心现在的形势。因为拜登和沙特阿拉伯现任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没有找到类似于反恐战争的共同事业。并且在石油问题上也产生了分裂。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头号石油生产国。作者还指出,拜登曾表示,沙特阿拉伯将推动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0月初的会议上宣布每天减产200万桶,这将产生后果。具体的影响将有待观察。

综上,在两国关系僵化的情况下。作者提出面对伊朗带来的军事安全压力,美国不应该选择冻结与沙特的军事安全合作关系。美国和沙特需要一起思考怎样面对拥有核武器的伊朗的变化。

区域动态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俄新社】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发表评论

2月10日,据俄罗斯叙利亚交战各方和解中心称,2月9日晚,四架以色列空军战斗机向大马士革基斯瓦定居点附近的目标发射了数枚制导导弹。随后,以色列从被占领的戈兰高…

        2月10日,据俄罗斯叙利亚交战各方和解中心称,2月9日晚,四架以色列空军战斗机向大马士革基斯瓦定居点附近的目标发射了数枚制导导弹。随后,以色列从被占领的戈兰高地对叙利亚防空部队发射了10枚地对地导弹。其中八枚被叙利亚军队的俄制防空系统摧毁。炮击造成一名叙利亚士兵死亡,五人受伤。叙利亚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袭击,警告这种行为不利于维护地区稳定。

        同日,扎哈罗娃对以色列持续空袭叙利亚表示关切。她指出,这是对叙利亚主权的严重侵犯,有可能引发局势急剧升级。此外,这种行为对国际民用航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对叙利亚军事设施的持续攻击降低了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并对叙利亚及其盟友消除该国恐怖主义的努力产生负面影响。扎哈罗娃强调,俄方一贯坚决反对将叙利亚变成第三国之间武装对抗的舞台。最后,她再次敦促以色列方面不要采取这种武力行动。

 

https://www.mid.ru/ru/foreign_policy/news/1797957/

https://ria.ru/20220210/suverenitet-1772156695.html

区域动态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俄外交部针对也门局势发表评论

1月25日,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针对也门局势发表评论,俄方对也门及其周边地区局势升级的相关报道表示关切。 据报道,1月20日至22日期间,安萨尔·阿…

        1月25日,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针对也门局势发表评论,俄方对也门及其周边地区局势升级的相关报道表示关切。

        据报道,1月20日至22日期间,安萨尔·阿拉控制区的军事目标和民用基础设施遭到了大规模空袭。1月21日,萨达省的一所监狱被摧毁。据初步统计,共有87人死亡,220人受伤。在荷台达省,一所电信中心被摧毁,一条水下电缆遭到破坏,导致也门大部分地区的互联网瘫痪。

        1月24日晚,胡塞武装向阿联酋迪哈夫拉空军基地和沙特阿拉伯吉赞省的一个工业区发射弹道导弹。同时威胁说,对邻国的空袭将继续,“直到其停止侵略也门”。

        俄外交部呼吁卷入冲突的部队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导致民众进一步伤亡和人道主义局势恶化的行动。俄方认为,相关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是也门持续七年的军事政治危机的直接后果,其进一步升级将对区域安全构成威胁。

        俄方坚信,在联合国主持下启动也门内部谈判进程将有助于减少对抗程度并解决也门目前面临的众多问题。俄方愿积极支持联合国秘书长也门问题特使格伦德贝里的相关工作。

 

https://www.mid.ru/ru/foreign_policy/news/1795810/

区域动态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第17轮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会谈落幕

12月22日,为期两天的第17轮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会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结束。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叙利亚政府和叙反对派代表就叙安全形势、和平进程、人道…

        12月22日,为期两天的第17轮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会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结束。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叙利亚政府和叙反对派代表就叙安全形势、和平进程、人道主义援助等问题进行对话。

        根据会谈结果,各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中指出,作为叙利亚问题担保国的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代表重申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叙利亚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强调各方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解决问题。

        此外,三国表示,叙利亚境内恐怖活动增多,包括对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并持续造成平民伤亡。代表国谴责违反国际法和侵犯叙利亚及周边国家主权、威胁地区稳定与安全的恐怖主义活动,并承诺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以及企图破坏叙利亚独立、领土完整并对叙邻国造成安全威胁的分裂势力。

        三国代表重点讨论了伊德利卜冲突降级区形势,并就进一步改善该地区及周边区域人道主义状况达成一致,强调应全面执行业已达成的各种协议,维护地区和平。关于叙利亚东北部局势,担保国代表一致认为切实维护叙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实现该地区长久安全、稳定的基础。反对一切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借口在当地制造新的“既成事实”的企图,包括非法自治倡议。

        同时,各方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对叙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对此,声明谴责一切违反相关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单边制裁行为,呼吁国际社会摒弃歧视,向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据悉,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会谈又称“阿斯塔纳进程”,于2017年1月启动。主要目的是推动叙利亚境内实现停火,合作打击叙境内恐怖组织,并就叙国内重大政治问题达成意向性共识,寻求危机解决方案。考虑到疫情形势,与会各方商定,第18轮会谈预计于2022年上半年在努尔苏丹举行。

 

https://www.mid.ru/ru/foreign_policy/news/1791660/

区域动态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举行电话会谈

12月10日,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举行电话会谈。俄罗斯方面代表为外交部长中东调解问题特别代表弗拉基米尔·萨夫龙科夫,美国方面代表为副国务卿哈迪·阿姆…

        12月10日,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举行电话会谈。俄罗斯方面代表为外交部长中东调解问题特别代表弗拉基米尔·萨夫龙科夫,美国方面代表为副国务卿哈迪·阿姆尔,联合国方面代表为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文内斯兰,欧盟方面代表为中东和平进程特别代表库波曼斯。

        会议对巴以冲突地区的局势进行了详细讨论。

        俄方强调,在改善西岸和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局势的同时,还应共同努力,争取以政治手段解决冲突。根据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的决定,通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直接谈判,以及两国和平与安全共存的方案。

        与此同时,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平台上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团结十分迫切。俄方将在该领域继续努力,与巴勒斯坦所有政治力量定期接触。同时,俄方呼吁其他三方不断鼓励巴勒斯坦克服内部分歧,以实现中东地区全面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https://www.mid.ru/ru/foreign_policy/news/1789875/

 

区域动态

【塔斯社】【中新网】第七轮伊核谈判再度重启

        12月9日,第七轮伊核谈判再度重启。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在莫斯科举行的记者会上称,本轮谈判恢复伊核协议并不容易,甚至比上一轮谈判更加艰难…

        12月9日,第七轮伊核谈判再度重启。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在莫斯科举行的记者会上称,本轮谈判恢复伊核协议并不容易,甚至比上一轮谈判更加艰难,但这不是放弃的借口。里布亚科夫进一步表示:“我相信所有与会方均期望恢复伊核协议。我们也正在努力研究,如何在前六轮谈判结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谈判进程。”

        欧洲方面代表则对本轮谈判伊朗的立场表示失望,认为伊朗提出的部分新要求与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有出入,但尚不清楚如何“在时限内弥合这些差异”。中国谈判代表、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王群表示,自伊核协议第七轮谈判开始后,各方都严肃认真,虽远未取得突破,但不应小觑所取得的进展。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也认为,“失望似乎为时过早”,因为仍有可能做出改变。

        据悉,今年4月开始的伊核协议相关方会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六轮后,因美伊分歧严重以及伊朗政府领导层换届等原因宣布暂停。11月29日,伊核协议相关方第七轮会谈在维也纳重启,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德)均派出代表团参会。但由于美伊双方在解除制裁的条件、是否应在前六轮谈判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谈判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谈判一度陷入僵局。12月3日,谈判再度暂停。

 

https://tass.ru/politika/13171361

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21/12-09/9626070.shtml

区域动态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新华网】第二届建立中东无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会议召开

11月30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第二届建立中东无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沙希德出席会议并致辞,呼吁将中东无…

        11月30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第二届建立中东无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沙希德出席会议并致辞,呼吁将中东无核武器区变为现实。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国坚定支持建立中东无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呼吁国际社会从巩固核不扩散体系和维护地区长远利益出发,积极回应阿拉伯国家的正当合理诉求,切实按照联合国大会、《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有关文件要求,持之以恒加以推动。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表示,无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历来在多边外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95年,在俄罗斯、美国和英国的倡议下,《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延期大会通过了一项关于中东问题的决议,从而使中东问题进入国际议程。乌里扬诺夫梳理了自1995年以来俄英美三国在该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提到了2015年英美两国反对中东部分相关草案、阻挠建立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进展的问题。最后,乌里扬诺夫强调,俄方将为建立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提供一切必要援助,也希望美方牢记作为1995年决议共同提案国的义务。

 

https://www.mid.ru/ru/foreign_policy/news/-/asset_publisher/cKNonkJE02Bw/content/id/4982169

http://www.news.cn/world/2021-12/01/c_1128120927.htm

区域动态

【塔斯社】【俄新社】俄方:期待维也纳会议成功恢复伊核协议

11月27日,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表示,俄方将参与在维也纳举行的新一轮伊核谈判,并对该谈判成功恢复伊核协议表示期待。乌里扬…

        11月27日,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表示,俄方将参与在维也纳举行的新一轮伊核谈判,并对该谈判成功恢复伊核协议表示期待。乌里扬诺夫补充道,伊核协议相关方非正式会议将于28日和29日在维也纳召开。此前,美国中央司令部负责人肯尼思·麦肯锡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表示,伊朗已经“非常接近”获得核武器。

        据悉,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核协议相关方会谈今年4月开始在维也纳举行,讨论美伊两国恢复履约问题,迄今已举行6轮。由于美伊分歧严重,以及伊朗政府领导层换届,新一轮会谈迟迟没有举行。

 

https://tass.ru/politika/13041399

https://radiosputnik.ria.ru/20211124/ssha-1760604177.html

区域动态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俄副外长博格丹诺夫与欧盟中东和平进程特别代表库普曼斯举行磋商

11月3日,俄总统中东和非洲问题特别代表、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博格丹诺夫与欧盟中东和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库普曼斯举行磋商,俄罗斯外交部中东和非洲事务特别代表萨夫龙…

        11月3日,俄总统中东和非洲问题特别代表、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博格丹诺夫与欧盟中东和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库普曼斯举行磋商,俄罗斯外交部中东和非洲事务特别代表萨夫龙科夫也出席了此次磋商。

        在就巴以局势充分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双方重申需要加紧努力,改善西岸和加沙地带的社会经济状况,为巴以双方就一系列最终地位问题进行直接谈判创造条件。

        在此背景下,双方按照由俄罗斯、美国、联合国和欧盟组成中东四方国际调解人的思路,讨论了一系列可能的实际步骤,包括召开部长级四方会议,旨在落实根据联合国决议确立的“两个国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共处的原则。双方还指出要停止任何单方面措施,特别是定居点活动和煽动暴力行动。强调了在巴解组织的政治平台上,举行旨在实现民族团结的包容性对话的紧迫性。

 

https://www.mid.ru/ru/foreign_policy/news/-/asset_publisher/cKNonkJE02Bw/content/id/492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