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杰拉德·阿劳(Gérard Araud)
本文作者
杰拉德·阿劳(Gérard Araud)
1953年2月20日生于马赛
2014年至2019年4月
先后担任法国驻联合国代表和法国驻美大使
原文在法国时间3月28日7时首发于法国《观点周刊》官网

欧洲急需在诡谲多变的中美竞争格局中表明立场,这关乎切身利益。当然美国会谋求欧洲的支持,而一部分欧洲人也会以价值观相同和所谓的“中国威胁”呼应美国。但我们的考量逻辑既不能不偏不倚也不能完全一边倒。
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似乎并没有看起来那样僵持。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寻求新的平衡。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于3月19日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国务委员杨洁篪举行会晤。这是自拜登上任以来中美第一次高级别官员会晤,因此外界普遍认为此次会晤将决定中美两个世界大国之间未来的关系走向。
此次会晤背景并不和谐。实际上,新任美国政府已经宣布要继承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做法。此外,尽管拜登没有像特朗普直接把新冠病毒称作“中国病毒”那般激进,但拜登刚一上台就立即宣称中国是需要保持警惕和遏制的战略竞争对手。同时美国还在新疆和香港的人权问题上频频做文章乃至制裁了一些中国官员。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和沙利文在安克雷奇会议之前还到访日韩,这标志着美国在逐步统一与该地区主要盟国的对华立场并逐步形成反华同盟。
因此中美在阿拉斯加可谓是针锋相对。他们火力全开,甚至在新闻记者面前也毫不掩饰此间交锋。你来我往间不可谓不激烈,因为布林肯必须向美国公众证明,拜登不像共和党人所说的那样软弱,在对华关系上继承了特朗普的强硬态度,而杨洁篪也不甘心在国际记者的镜头面前吃亏。由此,中方的表态充分证明,中国在谋求一种与美国的平等关系。但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美国人都能接受这一点,尽管他们必须要逐步适应这种现实。
记者们离开后的安克雷奇会议发生的事情也很值得玩味。值得肯定的是,在这三轮总时长八小时的会谈中,中美双方进行了“认真直接而又有实质价值”的对话。随着美国加强与盟友们的关系、中国实力不断上升,二者间的实力对比和相处模式一定会有大的变化,但这终究不会发展成新冷战。竹帘不会也不可能成为铁幕。诚然,一方面两国间的经贸关系持续紧张僵持;另一方面,大多数亚洲国家不希望被迫站队。因此,当下局势极为复杂,对于美国人而言,对华战略必须在强硬遏制和外交对话间找到某种平衡。
此外,人权问题也对民主国家的战略思路提出了挑战,这使得我们不能对新疆及香港局势作壁上观,但毫无疑问,这样一来对华关系就会极为紧张。从经济、财政和战略的重要性看,美国不能靠着人权这种影响力微小的要素而全盘抹杀中美关系。
因此在未来几个月内,中美间将会围绕外交展开多场交锋。对此我们并不需要特别警惕因为中美间的博弈本质是两国在新的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权力平衡。中国稳扎稳打,美国也不肯过分妥协,这自古以来便是外交工作的目的所在。中美两国都无意让彼此的竞争进一步激化敌对化。众所周知,中国在财政、社会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方面有明显短板,未来中国或将在这几个问题上遭遇重大挑战,正如同冷战时期的美苏格局一样。
欧洲急需在诡谲多变的中美竞争格局中表明立场,这关乎切身利益。当然美国会谋求欧洲的支持,而一部分欧洲人也会以价值观相同和所谓的“中国威胁”呼应美国。但我们的考量逻辑既不能不偏不倚也不能完全一边倒。显然相比于美国,我们与中国更亲近些。尽管美欧价值观和战略利益有诸多融合,但并不代表二者立场完全一致。欧洲需要与美国建立一种平衡的伙伴关系,既不能唯他马首是瞻也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3月28日报道
https://www.lepoint.fr/monde/gerard-araud-la-guerre-chine-etats-unis-n-aura-pas-lieu-28-03-2021-2419697_24.php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编译 | 孙小涵
排版 | 巴春颖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