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海研究】北方海航道集装箱运输的制约因素分析

推文时间:2021-01-14     国别类型:    期数: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北极航道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本文作者

孙庆龄(So Kyong Ryong)

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印度地区通商学讲师,国际关系学博士

金世源(Kim Se Won)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产业经济学博士

一、 北方海航道的通航现状

北极航道分为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NWP)和东北航道(Northeast Passage, NEP)。北方海航道沿着俄罗斯北部北冰洋沿岸蜿蜒,总长2200—2900海里。根据韩国气象厅北极海冰监测系统的观测结果(见下图),2011年至2017年的7—10月,北方海航道的海冰总体面积在缩小,在这4个月内北方海航道是可以通航运输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海冰融化的期间在变长,世界气象学者预测到2030年,北方海航道一年中将约有10个月可正常航行。

北极海冰面积的长期变化

资料来源:韩国气象厅北极海冰监测系统(http://seaice.kma.go.kr)


随着海冰的变化,通过北极航道的货物运输量在不断增加。以2013年的391.4万吨为基础,年均增长率为32.6%。但是,2018年经由北方海航道运输的非俄罗斯本国货物仅为49.1万吨,只占总货物量的3.1%,也只是2013年117.6万吨的40%。由此看出,北方航道的俄罗斯国内运输呈大幅增加趋势,但是亚欧之间经由北方海航道的运输并不稳定。

年度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北方海航道总货运量

391.4

398.2

543.1

747.9

1072.9

1601.9

非俄国内货运量

(航次)

1356(71)

274

(31)

39

(18)

214

(19)

194

(27)

491

(27)

资料来源: 

综合Nicolay Monko, “The Main Result of 2018 Navigation in the Water Aea of the Nothern Sea Route”, Presentation at The 7th International Arctic Shipping Seminar Korea, 2018和Northern Sea Route Information Office, https://arctic-lio.com。

二、关于北方航道经济性的已有研究分析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虽然北冰洋海冰的加速融化增加了航道利用的可能性,但实际上由于季节性的自然条件制约,需要使用抗冰船舶或破冰船,这会带来相应的费用。如果能合理改善这种费用结构,才能确保北方海航道的经济性。

综合已有研究,北方海航道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北极严寒的气候、每年航行时间限制、主要港口的水深限制、破冰船费用等。但与现有的经由苏伊士运河的航线相比,在气候条件影响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北方海航道的集装箱运输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三、北方海航道集装箱运输

的制约因素分析

(1)集装箱船运公司利用北极航道的内部制约因素

本研究通过对四个集装箱船运公司管理层人员的面谈(其中两个是韩国公司,另外两个分别是法国公司和丹麦公司),得出了集装箱船运公司进军北极航道的内部制约因素,包括“船队扩大受限”“全球运价持续低迷”“航运公司财务困难”和“运输货量有限”。

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除了几个大型船运公司以外,要实现通往欧洲和美洲的长距离集装箱运输实际上是很困难的,致使船队扩大受到限制。

其次,由于过度竞争,供过于求,大部分船运公司运价持续下降,货量的增加没能跟上船舶大型化发展和舱位激增,导致供求不平衡,也成为影响集装箱船运公司开发北极航道的现实因素之一。

再者,政府没能考虑到航运业需要投入巨额资本的特殊性,对航运企业适用与一般企业相同的负债率,使之能得到的金融支持有限。财政困难也成为影响集装箱运输进军北极的现实原因之一。

最后,虽然大部分集装箱船运公司关注北极航道,但除了运输在北冰洋周边开采生产的液化天然气和矿物,很难确保其他有经济性的货物的货量。

(2)集装箱船运公司利用北极航道的外部制约因素

本研究通过对船运公司相关人员进行面谈,确定了集装箱船运公司利用北极航道的4个外部制约因素,包括“利用北极航道需要初期投资” “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相关立法与政策的不确定性”“非北冰洋沿岸国家对北方海航道的关切度上升”和“北冰洋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利用北极航道需要初期投资,北方海航道通航时必备的破冰船、冰区领航员和通航税等相关附带费用在增加,导致航行成本提高,增加了货主的负担。

其次,北方海航道在俄罗斯国内立法中涵盖了俄罗斯部分内水、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水域,俄罗斯还宣称对部分海峡拥有历史性权利。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相关立法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阻碍北方海航道商业化的顺利运作。

再者,非北冰洋沿岸国家对北方海航道的关切度上升,导致竞争激化。北冰洋沿岸国家率先抢占了北极新兴市场,为了确保北方海航道利益,会与非北冰洋沿岸国家进行竞争,制造市场准入障碍。

最后,北冰洋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和安全问题都会产生相关的危险成本。

(3)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得出的调研结果

本研究根据层次分析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限定为在韩国从事航运运营活动的外国和本国集装箱船运公司的管理者。调查问卷总共收回52份,其中对具有一致性的41份问卷进行了AHP分析。集装箱船运公司相关人员所认为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的重要性和优先排位如下图所示。

上级因素

重要度

CR

下级因素

下级因素重要度

整体评价

重要度

内部

54.79

0.0008

船队扩大受限

23.34

12.79

制约因素



全球运价持续低迷

34.93

19.14

船运公司财务困难

20.19

11.06

运输货量有限

21.54

11.80

外部

制约因素

45.21

0.0065

利用北极航道需要初期投资

55.01

24.87

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相关立法与政策的不确定

11.13

5.03

非北冰洋沿岸国家对北方海航道的关切度上升

8.39

3.79

北冰洋不稳定的气候条件

25.48

11.52


通过对利用北极航道的内在和外部制约因素进行层次分析,可以发现内在制约因素中的“全球运价持续低迷”和外部制约因素中的“利用北极航道的初期投资费用高”最为重要。

四、 各国加强合作,开发北方海航道

各国政府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合作:首先,合作确保北方海航道的航行安全,比如中韩两国可以在北方海航道上共同开发现代港口,同时在目前试航的经验基础上,建立国家之间的安全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其次,破冰船租赁费等通航的附带费用对于船运公司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在实现破冰船收费政策的合理化和常备多种大小破冰船方面,需要俄罗斯和非北极国家之间的合作。再者,俄罗斯通过本国的北极经济开发倡议,鼓励东北亚国家积极参与北极开发,并积极支持北方海航道建设,但是今后一旦实现了北方海航道商用化,俄罗斯是否会继续支持他国参与北极开发仍是个未知数。因此,需要与俄罗斯政府构建长期紧密的合作体系。韩国和中国都处在北极航道的关口位置,今后需要不断关注北极政策的变化和对航道的灵活利用,并推动共同合作。

END

编辑 | 付姗姗

排版 | 李    阳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