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海研究】杨卫东:全面提升边界管理水平,保障边疆地区繁荣发展(新疆)
推文时间:2020-03-11
国别类型:
期数: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本文为《边界省(区)陆地边界管理工作》第一部分。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新疆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核心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更是祖国西北的重要战略屏障。新疆边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最”:一是陆地国界线最长,总长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二是边境地区最广,边境管理区20.8万平方公里。三是毗邻国家最多,与8个国家接壤。四是地理环境最为恶劣,管边守边任务重。五是边境情况最为复杂,新疆是反恐怖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边境则是反恐维稳的前沿地带、政治安全的敏感地带、涉外问题的多发地带。近年来,新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合力强边固防”重要指示精神,构筑强边固防和维护稳定的钢铁长城,确保新疆边界线清晰稳定、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8条边界中的7条(印度边界未定)已划定了界线,解决了领土主权归属问题,边界得到了永久固化。周边形势总体趋于稳定,边界工作的重心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的来看:一是已勘定边界发生新的领土主权争端可能性不大,但跨界河流及其开发利用方面的纠纷和争端将可能出现,妥善应对和处理跨界水问题将趋于敏感化、复杂化。二是边界管理工作将要继续依据已订相关边界管理制度、协定和边管条例等依法维护界线的清晰稳定,与周边邻国的边管部门合作将更加紧密。三是新疆边境一线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可能性不大,防范和打击走私、贩毒、偷运武器和涉恐涉暴人员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将长期存在,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任务加重。四是陆地边界将要长期肩负起国家边海外交的战略依托,承担着“稳压器”作用,也就是新疆的边界管理工作要始终保持稳定、不能出问题。五是新疆接壤的其他已定7条边界的联合检查工作将会迎来新一轮联检高峰期。六是周边邻国普遍认同“中国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重不断上升,在与新疆加强贸易往来的同时,希望共同开展边境合作的期望值和依赖度增强,与周边邻国的边界合作交流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七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后,精力聚焦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对新疆周边的中亚地区有所放缓,引导周边、塑造周边、经略周边的机遇难得,与周边邻国的互联互通跨界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增多。八是疆内民族、宗教问题复杂敏感,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持续不断,边界管控形势十分严峻。总之,新疆的边界工作形势十分紧迫,管理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但大有可为。这就要紧跟形势任务,理清思路,创新工作,敢于担当,切实把边界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做大做活、做顺做新。
新形势下,边界工作已从过去的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转变到保持边界清晰稳定、维护边境地区秩序以及促进边境地区合作开发上来。在落实加强和改进边界管理方面需要立足新疆区位特色,充分发挥护边员主动作为作用。在界务工程立项、经费预算、项目招标上要按照外交部边界工作总体规划执行,提前上报。要做到立项资料完备,积极落实审批后的维护、执行、检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立纠立改,对重大违规问题与年度考核挂钩。同时,加大边界维护经费的投入力度是做好界务工作的基础。一直以来,国家经费拨款逐年增大,保障了新疆边界日常维护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需秉持勤俭办外事原则,管好用好边界经费。 新疆与邻国有跨界河流33条,界河23条,大多位于上游,跨界水资源占全疆较大份额,但整体开发利用率较低,年出境流量较大。随着我区对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推进和加大,导致新疆与周边国家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问题的矛 盾日益凸显,引发新的边民纠纷,甚至上升到两国总理层面来处理流量极小的界河水。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跨界水问题是与邻国利益冲突和国际政治因素双重推动下的必然结果。新疆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认真组织上述跨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判工作,力争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家新一轮的界河整治工作已全面实施,新疆境内有多条界河纳入整治序列。为更好地把控界河整治工作,新疆成立“新疆界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新疆界河整治工作,强化归口管理功能,主动参与界河整治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界河整治工作动向,确保界河整治立项、组织实施均在可控中。四、积极防范边境非传统安全威胁,建立健全“六位一体”边管体系
新疆边界线长,南面山高谷深,北面平缓、水系众多,通外山口有400多个,多数地段无任何天然屏障可防,控边形势严峻。目前,新疆主要面临着四种威胁,即:重要威胁、现实威胁、不确定威胁和潜在威胁。境外“三股势力”、“东突”、“东伊运”、伊吉拉特等恐怖组织利用边境通外山口“潜入潜出”或“拉出打入”实施频繁的暴恐活动是重要威胁根源,多发生在南疆边界。非法越界、跨境走私、贩卖毒品等犯罪活动是现实威胁来源,全线偶有发生。周边国家政局和地区形势动荡起伏构成了不确定威胁,如: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突发的跨境大规模森林草原火灾、动植物疫情、病虫害以及严重的大气和牲畜越界、跨界水争议、跨界河流污染、生态破坏、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边境地区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应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协调,未雨绸缪,充分利用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大边防理念和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情报收集、分析研究能力,有针对性完善应急措施和处理依据,切实提高边界日常管理和管控。确保发生重大事件时,应急预案启动及时,部门协同配合密切,对外交涉和舆论引导到位,切实把新疆边境安全威胁消除在萌芽状态。五、大力营造边境区域合作良好环境,不断为互联互通设施建设做好服务
新疆边界线较长,边境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各异,边境区域合作与开发也呈现不同特点,但大多是起步阶段,合作交流相对较低。因此,应坚持结合本辖区内的特点和优势,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协同安排、务实推进”的原则,努力营造边境合作氛围。一是创造对外合作的良好环境。大力推动民间和人文交流,培养边境地区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二是加强合作开发整体规划和协调。综合运用中央、自治区对外协商机制,重点为能源资源、互联互通、口岸设施、涉边项目以及经贸合作区等领域的合作建设出谋划策。三是多做区域合作与开发的解疑释难工作。周边有关邻国对我国发展壮大心态复杂,在能源资源项目合作上仍存疑虑。边境地区外办在消除猜忌、戒备上做了大量工作,为营造新疆边境区域合作与开发的良好舆论氛围作出了贡献。六、发挥跨界而居地缘优势,不断加强边境地区社情调研
按照国家总体外交部署,新疆与周边8个邻国交往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周边外交,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凸显“亲诚惠容”理念,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边界线两侧的边境地区是两国密切接触的区域,常常同一民族跨境而居,同宗同族,风俗相近,语言相近,文化相通,跨境交流源远流长,地缘人文优势独特,相互借重、共同发展愿望迫切。新疆借势而为,主动抓好对境内外群众的宣传教育,增强国家观念、国界意识。牢固树立边境社情调研意识,切实将调研工作贯穿于所有涉边工作当中,认真组织开展边情社情调查研究工作,着力在吃透国情、摸清边情、了解邻情上下功夫,努力构建独特的新疆边境地区调研方法和模式,真正掌握边境地区的社会情况、把握民意基调。七、加强边界工作队伍建设,适时开展业务培训和交叉锻炼
创新疆边界工作新局面,关键在人才,特别是要造就和保留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边界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疆从事边管工作3年以上的干部不足20%,加强边界业务培训和开展交叉锻炼十分及时和必要。一是督促各级外办注意保留边界管理干部人才,及时选配年青后备力量,对年纪稍大的在职务上适当给予高配或超配保留。二是加大边界管理干部培训力度,力争让所有边管干部都能培训上一至两次,切实培养和造就一批懂边爱边会管的明白人。三是利用专项任务交叉锻炼培养边界干部。四是倡导各级边管干部加强自我学习,从提高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处置涉外边界突发事件、开展对外交往和综合分析调研能力入手,联系边界工作实际边干边学。总之,新疆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组织纪律严、经得起任何风浪考验的边界工作队伍。“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