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军于3月4日结束了在维沙卡帕特南举行的“米兰2022”多边海军演习。演习自 1995 年开始举行,今年分两个阶段进行——海港阶段和海上阶段。这次演习不仅使各国海军发展了专业联系,而且成为展示印度军事软实力的重要工具。
米兰演习参与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升,体现出印度国防外交足迹已从西亚扩大到东南亚。这种外交包括更先进的海军接触、更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及加强国防出口。国防外交改善了印度军队与伙伴军队的互操作性,并提升了印度的外交影响力。印度防务外交的一个关键驱动力是中国在该地区的持续“侵略”,特别是在南海。近年来,印度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他们热衷于加强与印度的安全联系,以平衡中国并保障其海上安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参加了今年的米兰演习,印度正在利用这种合作方式来刺激国防出口并对抗中国,正如中国利用其国防供应巩固其区域地位一样。最近与菲律宾达成的“布拉莫斯”导弹交易,是该导弹的首个出口订单,为印度国防工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除了扩大国内国防工业基础和促进出口的措施外,政府还扩大了驻外使馆武官的职权。政府为他们分配了高达 5万美元的年度预算,用于在驻地国市场推广印度国防装备。 除了出口,印度还通过捐赠和转让设备帮助其近邻提升海军能力,包括送往毛里求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塞舌尔的海上巡逻舰,以及两架送往塞舌尔的多尼尔飞机。
如2004 年印度洋海啸、2015 年尼泊尔地震和 2020 年马达加斯加洪水期间所见,印度一直在HADR(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行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该地区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尤其是在孟加拉湾地区,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行动仍然是四方安全对话中的一个重要重点领域。同时,印度还与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国家开展了 PANEX-21 演习。
印度现已与西亚君主制国家建立了独特的伙伴关系,国防外交成为这种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亚伯拉罕协议》的签订和中国形象的日益提升,该地区正在见证划时代的转变。印度通过专注于海军接触来推进其安全合作。例如,2021 年 8 月,印度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举行了“背靠背”(back-to-back)联合海军演习。
自 2021 年 8 月塔利班政权回归以来,印度一直与其盟友合作以遏制阿富汗不稳定安全局势的不利影响。2022 年 1 月的首届印度-中亚峰会和 2021 年 11 月的区域安全对话体现出印度应对阿富汗挑战的重点在于防止恐怖主义和毒品贩运的蔓延。为此,印度正在尝试与感兴趣的中亚国家举行联合反恐演习。印度专注于遏制阿富汗安全局势的不利影响,同时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增长的海上威胁。印度越来越多地利用其国防力量来塑造地区外交,防务外交正在帮助印度在整个地区建立伙伴关系网络。维持这些伙伴关系需要印度对本国本国海军、远征和后勤能力加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