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日本项目负责人赛琳·帕让撰文指出,今年二月爆发的俄乌军事冲突已经彻底结束日俄长达三十年的友好关系。
专家认为,日俄主要矛盾在南千岛群岛(日方称“北方四岛”)领土主权问题。二战以后,因苏联和日本分属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且争议群岛在东北亚地区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双方未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在苏联解体后,双方逐步探索和平解决领土问题。一方面,两极格局瓦解下的俄罗斯不再是日本的主要威胁,日本对俄战略目标从防御俄罗斯转变为遏制中俄合作。另一方面,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期内积极谋求和平解决日俄矛盾。安倍在任的八年中与普京会面近三十次,倡议增加对俄投资以期增进政治互信,甚至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仅对俄罗斯采取温和的制裁措施。
专家指出,俄乌冲突是日本对俄政策的转折点。日本认为,日方必须采取强硬的对俄政策,与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实施制裁。专家强调,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日俄关系实际上已经因为俄罗斯坚持领土主权而停滞不前。2020年,俄罗斯单方面在争议岛屿部署S-300V4防空导弹系统等军事设备;2021年,俄罗斯甚至在争议群岛附近区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专家总结道,日本对俄政策的转变象征着安倍时期审慎、友好外交策略的破产,日本已经丧失对俄罗斯的政治信赖。作为回应,俄罗斯于今年3月21日退出日俄领土争端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