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卡姆兰·哈萨诺夫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德国总理肖尔茨对俄务实政策将遭受更多考验。
专家指出,在俄罗斯的特别行动之前,德国受到了来自北约盟国的巨大压力,华盛顿、华沙和波罗的海国家,更不用说基辅本身,期望柏林对莫斯科采取果断行动——首先是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其次是中止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新当选的总理奥拉夫·肖尔茨继承了默克尔内阁在对俄关系方面的实用主义精神,在上述两个问题上都表现出了克制的态度,其动机是既不损害需要廉价燃料的德国企业,也不激起俄罗斯的报复。
当普京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并在两天后宣布开始特别军事行动时,肖尔茨的务实政策就不再合理了。德国政府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一起对俄罗斯实施了五套制裁方案。德国政府的制裁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党和自由民主党,这些政党从一开始就反对克里姆林宫。总理也不得不接受其建设和平努力的失败。然而,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积极推动与莫斯科关系缓和,认为强势反俄本身对于德国来说是灾难性的。虽然肖尔茨同意对俄罗斯银行进行制裁,将其中一些银行从SWIFT支付系统中断开,并向乌克兰提供1000个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和500枚便携式防空导弹。然而,德国总理在向乌克兰运送重型武器和实施石油和天然气禁运方面一直表现得很克制。
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问题摇摆不定对德国来说是致命的,它们损害了立足未稳的新总理及其脆弱联盟的威信。摇摆态度导致德国的国际威望的下降还无法评估,但肖尔茨在国内的评价已经受到影响。根据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A)的民意调查,49%的公民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这是联邦议院选举以来的最高数字。
随着局势的升级和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奥拉夫·肖尔茨的压力只会增加。4月26日,来自40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在美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举行会议。他们讨论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的协调一致。同一天,莱茵金属公司向德国政府申请允许向基辅运送88辆旧豹式坦克。在盟友、公众舆论和军工企业的压力下,德国政府正在逐渐让步。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就在4月26日与北约伙伴在拉姆施泰因举行会谈之后,德国国防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姆布莱希特确认向乌克兰交付50辆猎豹式防空坦克(Gepard),联邦议院于4月28日为此签署了一项决议。在内外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肖尔茨想要继续保持务实态度是非常困难的,很有可能他将不得不同意为乌克兰提供防空坦克和其他重型武器。如果他拒绝遵守联邦议院的要求,或许将面临弹劾。他缺乏默克尔的领导力来实施不受欢迎的举措,只有俄罗斯军事行动结束,基辅和俄罗斯签署和平协议后,情况才或许会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