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大选在即,伴之而生的是右翼势力的崛起与购买力和能源的一些主要问题,但中东的部分国家并未在周日的法国大选后感到松懈。究其原因,主要是乌克兰战争唤起了他们对于国内及欧洲形势的忧虑,尤其是捕捉与中东有利害关系的争论。
在海湾地区,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的媒体对此次选举密切关注。半岛电视台(la chaîne al-Jazeera)对此总结道,如果说马克龙的主张为“限制穆斯林社区的宗教自由”,那么勒庞的主张则被认为更激进,尤其是在蒙面纱及清真消费等问题上更为突出。
对黎巴嫩来说,这种利益可以用巴黎和贝鲁特之间的历史关系来解释。马克龙在面对黎巴嫩危机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援助的态度,使其显得与黎巴嫩关系密切。
在以色列,左翼报刊Haaretz控诉勒庞党派为“反犹太主义”并强调此党派的立场与该地区的立场有冲突,特别提到她对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具有和解性的态度。虽然马克龙的总统任期间没有违反法国一贯秉持的劝诫两国解决争端的传统主张,但他小心翼翼地避免通过拒绝国际特赦组织用来描述犹太国家与巴勒斯坦人的“种族隔离”(apartheid)一词来扰乱以色列政府。
而土耳其媒体侧重于崛起的极端主义。在沙巴报纸(quotidien proche du pouvoir Sabah)的专栏文章中,记者Haci Mehmet Boyraz 表示,如果马克龙在第二轮选举中领先勒庞一步,那么极右翼在2027年上台是不可避免的。
最重要的是,马格里布并没有回避选举。Karim Bitar提到,从本质上讲,正是与伊斯兰教之间关系的问题解释了为什么马格里布比黎凡特更密切地关注这次选举。对极右翼崛起的担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第一轮选举之后,突尼斯报纸Réalités的标题是“极端主义是法国总统大选的大赢家,无论下一任总统的身份如何”。
在阿尔及利亚方面,情况是一样的。自由报提出,如果勒庞当选了,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国家事件”,因为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未来的关系取决于此。首先,大量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侨民经常受到极右翼的侮辱。为避免大量阿尔及利亚移民涌入法国,勒庞期望取消之前对阿尔及利亚的移民实行的豁免制度,该制度使移民者获得居住签证更加便利。其次,如果勒庞当选,她将承认过去法国殖民主义在阿尔及利亚的不法行为。
《摩洛哥周刊》(Le journal Maroc Hebdo )回顾了法国在马格里布和摩洛哥王国的影响力外交的重要性。据每周财经新闻(Finances News)报道,沙特支持马克龙,但认为他的某些主张有必要“进行重大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