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南亚印度洋地区的外交政策正处于历史性转折之中。美国政府从阿富汗撤军、收拾残局的举措,造就了新的地区局势,这对印度的外部环境造成了深远影响。
在华盛顿举行的阿富汗问题国会听证会严重挫败了拜登的政治地位,五角大楼指挥官极力撇清与撤军命令的关系,还和国务院互相推卸责任,丑态百出。为了调查阿富汗遗留问题,副国务卿温迪·舍曼(Wendy Sherman)最近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
对印度而言,舍曼的访印之行更多的是一项缓兵之计,目的是在困境中制定一项维持现状的行动方案。她试图以自然骑术(natural horsemanship)策略驾驭印度。舍曼的发言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美国的南亚战略并没有恢复其臭名昭著的“印巴挂钩(Indo-Pak hyphenation)”政策;第二,美国和印度在阿富汗问题的发展道路上“立场一致”;第三,美印伙伴关系真正的突出之处并不在阿富汗,而在印太地区。
印度既不认可也不质疑舍曼的说法,但沉默不能掩盖美国叙事中的矛盾之处。舍曼说:“美国认为自己不会与巴基斯坦建立广泛的关系,也没有兴趣回到‘印巴挂钩’的时代。”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抚印度。
在访印第二天,舍曼在巴基斯坦与高级官员举行会晤后,就使用了一套截然不同的说辞。美国正在寻找通过巴基斯坦来干涉阿富汗问题的新方式,还着重强调了该地区的“地缘经济和区域连通性”。
总而言之,舍曼对于美印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分歧心知肚明。而她关于中国和印度崛起“不同路径”的论断,以及她对印度采购S-400导弹的指责,源于对印度战略自主的漠不关心。印度将出席(由俄罗斯、阿富汗、中国、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组成的)“莫斯科模式”会议并讨论阿富汗问题,不言而喻地展现了己方印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