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三分之一的领土在极北地区,根据普京总统的说法,在未来几十年里,俄罗斯将更加重视北极地区的发展。
北极地区的发展对俄罗斯尤为重要。数据显示,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已经为俄罗斯提供了至少1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约20%的出口,并且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一地区蕴含了俄罗斯17%的石油,80%的天然气和大约三分之一的鱼类。同时,大陆架也被视为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基地,其中的勘探储量可供全球使用百年。虽然北方海航道在运营中存在困难和争议,但其仍是原材料和货物运输的重要路线。到2021年,这条航线确保了3350万吨货物的供应,其中三分之二是液化天然气。到2024年,预计这条航线的交通量计划增加到8000万吨,到2030年可高达1.1亿吨。
从军事角度来看,俄罗斯对北极地区的重视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对这一地区单独或集体的侵略行为。俄罗斯已将北方舰队的地位提升为军区级别,这一事实表明了北极地区的重要性。北方舰队旨在确保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全面安全,统一指挥从摩尔曼斯克到阿纳德尔的所有部队。根据《俄联邦北极发展战略》,俄罗斯确定的优先事项之一是保证战略原材料的不间断供应以及阿尔汉格尔斯克运输走廊的运作。
同时,在发展经济同时也应保障军事安全。毫无疑问,莫斯科试图通过实施拒绝进入和限制航行的措施来防止来自北方海航道和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威胁。俄罗斯认为关键是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潜艇导弹运载工具和远程航空飞机的战略打击潜力,并在必要时保证使用。在北极地区发展反潜、防空和导弹防御能力也被认为对保持该国的防御能力极为重要。据了解,北方舰队应该能够协助波罗的海舰队,并在亚太地区受到威胁时与太平洋舰队进行联合行动。
俄罗斯在北极方向的威胁和危险可分为当前存在并充分表现出来的威胁和危险,以及未来可能使事态严重恶化的威胁和危险。如果忽视和不解决当前的问题,情况将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复杂,这将大大不利于保护北极国家的利益。例如,令人担忧的是,远北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地区和国家的实际需求,为北极提供民用和军事设施造成了困难,使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确保国家国防能力的持续运作变得困难。
此外,全球变暖和冰川高速融化可能导致这样一个事实,即到2045年,北极地区的航行在没有破冰援助的情况下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科学研究、商业和军事等活动将在该地区急剧增加,这显然是俄罗斯即将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对北极的普遍责任成为全球共识,西方试图挑战俄罗斯在北极的地位并拒绝承认其大陆架的主张似乎是极为不恰当的。
俄罗斯联邦在北极地区的威胁之一是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事实。这些国家或许会成为北约在北极地区部署军事设施的地点。由于北极潜在的冲突风险的增大,俄罗斯需要不断提高部队在该地区的作战能力。但俄罗斯并不准备因此牺牲商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因此,有必要调整北极战略,以制定综合方法在保证北极地区安全的情况下发展北极地区的经济。
俄罗斯制定了一些战略以加强在北极的影响力。例如,就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国际法问题开展持续的工作,虽然在目前与西方集体对抗的条件下,这项工作的开展尤为困难。为了防止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地位的削弱,至关重要的是为俄罗斯武装部队配备适应北极条件的特殊武器和设备,防止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并能监测北极地区的紧急情况。
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北方海航道、巴伦支海、白海和伯朝拉海水域的海港和海上航道基础设施,建立管理航行的海上行动总部,以及维护北极六个地区的军事设施。通过建造救援,水文,飞行员,货船(包括燃气发动机燃料的货船以及核破冰船,可以提高北方海航道的经济使用效率。
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活动的进行充满了一些困难,主要原因是其他国家活动的不确定性。在当前与西方国家投资和技术合作终止的情况下,北极地区的主要交通、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面临调整。俄罗斯开始强调与亚洲伙伴(主要是中国、印度、东盟国家和中东)的合作。然而,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财务、技术和后勤等问题,以确保北方海航道和北极项目的不间断运作。
然而,并非所有举措都能按时实施。不仅在俄罗斯北极地区,而且在国际合作中也是如此。在北极理事会、巴伦支海理事会和“北方维度”伙伴关系不可能全面恢复正常工作的背景下,俄罗斯应该在双边基础上,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推动其战略的实施。
另一个问题是,在国际政治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在北极拥有广泛利益但无法直接进入该地区的国家将处于何种地位。例如,中国表示愿意加入“极地大国”的行列,并重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2018年,中国发表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其中把创建“冰上丝绸之路”置于重要地位。中国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也密切关注北极地区的发展潜力。
毫无疑问,北京并不打算对北极地区的领土提出主张,中国的目标是与俄罗斯在北极发展合作,包括参与重大资源和运输项目,包括煤炭,金属,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加工和运输,以及阿尔汉格尔斯克深水港的建设。中方也有兴趣进入海产品极地贸易。
俄罗斯和中国似乎在北极地区没有竞争和分歧。北京关于北极政策的理论文件中没有任何一点直接与莫斯科的利益相矛盾。但是,两国仍然需要认真协调计划和行动,避免分歧,用实际行动践行互利互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