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赴甘肃新疆调研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1日    作者: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2866

2018年7月15日-24日,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和国际问题研究院(以下简称边海国问院)调研组二十人,奔赴甘肃与新疆,展开对中蒙陆地边界的调研。此次调研形式主要是部门座谈和实地调研,具体调研方向为边界管理、生态保护、边界安全、边界经贸、互联互通、边疆民族宗教。


1.jpg

7月16日调研组与甘肃省外办开展座谈会


 

(7月20日下午调研组与哈密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


7月16日、17日、20日,调研组分别与甘肃省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外办)、酒泉市及哈密市相关部门展开座谈。两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本次调研活动,外事部门、边防部门、交通运输厅、统计局、口岸办、发改委、环保局、商务局、宗教局等部门领导纷纷参会支持。座谈内容主要包括中蒙边界甘肃段和新疆段的管理现状和问题,“一带一路”在两省的落实情况,甘肃马鬃山口岸复开事宜,新疆老爷庙口岸的管理经验,以及两省未来的工作部署。与会期间,调研组师生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互动交流。


2.JPG

红石山边防营合影

3.JPG

中蒙边界甘肃段中国国门处合影

 4.JPG

老爷庙口岸检查站合影

5.JPG

中蒙边界354号界碑前合影


调研期间,调研组参观了马鬃山镇地形地貌沙盘模型、黑戈壁陈列馆,了解了马鬃山的历史文化、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政治战略意义;前往红西路军进疆纪念园,瞻仰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了解了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历史;还勇攀黑戈壁、旧战壕,认识了红柳、沙葱等植物。



 

(干旱的漠北地区)

 

(皲裂的土地,零星的骆驼刺)


暑期调研烈日炎炎,车程漫长,条件艰苦。甘肃、新疆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干燥,风沙和昼夜温差较大,同时调研组乘坐大巴、火车、动车、高铁时间共计近一百个小时,但调研组仍精神饱满,态度乐观,时刻传递出武大学子的正能量。了解到当地水资源缺乏,我院师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监督,节约用水;在连部就餐后,师生亲自动手将用过的餐具洗刷干净。一路上,老师们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同学们分工配合,积极完成任务。


经过此次调研,调研组了解了中蒙陆地边界在甘肃和新疆两段的总体情况,摸清了两地边界管理的最新状况,掌握了当地在边疆治理、边界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跨境经济合作中面临的问题,同时对照学习了两地在边界事务上的经验,为《中国陆地边界形势年度报告》的编纂工作做了充分的前期工作准备,以便日后边界问题研究能够更好地对接国家和地方现实需求,为国家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调研组还带回了充分详实的调研资料,与甘肃、新疆边界各部门搭建了信息沟通渠道。另外,在与甘肃外办、酒泉和哈密相关部门的座谈中,各部门领导均表示希望更多学生投身边界管理事务,这也是边海国问院一直以来的培养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处理好边界关系对国家间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武汉大学边海国问院今后将继续提高研究水平,努力为维护我国边境稳定、携手陆上邻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魏晓雨;摄影:杜莹、魏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