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欧盟内部对‘一带一路’的讨论与意义”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9日    作者: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2129

       6月24日下午,“欧盟内部对‘一带一路’的讨论与意义”座谈会在我院举行,主讲人为葡萄牙前欧洲事务部部长、人大重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布鲁诺•玛萨艾斯(Bruno Macaes)。座谈会由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余敏友教授主持,学院多名老师和研究生参与了座谈会。


1111_副本

(主讲人:布鲁诺•玛萨艾斯博士)


5_副本

(主持人:余敏友教授)


       布鲁诺博士以霍尔果斯中哈边境合作区的成功范式为例,通过展示这一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影响,为我们勾画了 “一带一路”倡议为霍尔果斯地区所带来的综合性、国际性的成果。布鲁诺博士说到,与某些欧洲学者的讨论相异,“一带一路”倡议并不只是与交通设施建设有关,事实上它以交通建设为起点,随后会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合作的开展,他认为,中国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深互相了解。


       布鲁诺博士指出,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必须依靠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业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内部改革之外,中国需要将眼光放眼于世界。中国已将自己开放给了世界,现在是时候让世界对中国开放。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十分必要,有三个主要的因素需要加以考虑:


       第一,为了在国内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中国必须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可靠又稳定的低附加值产业供应链。布鲁诺认为,一国若想要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保证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就必须进行产业转移,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合适的地区。例如,他认为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陆上邻国,有望成为中国的农产品供应国。而为了保证这种供应链的可靠和稳定性,就必须让中国企业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以了解当地的情况。


       第二,为了保证中国高科技产品拥有充足的市场,中国需要在全球寻找可靠的市场。布鲁诺指出,中国本土尽管人口众多,但是基于中国人均GDP不高的考量,中国国内市场仍显不足,发展海外市场十分必要。但是美国发布对华为的禁令表明,海外市场并不稳定。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和存在不仅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也有利于了解并稳定当地的市场。


       第三,为了使中国的高科技标准成为世界通行的标准,中国需要加大在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从而获得相关国家的支持。布鲁诺指出,特定的技术标准成为全球标准不仅有利于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的便利,也有助于研发该标准的企业和国家获利。就当前华为公司开发的5G技术来说,其技术标准若没有各个国家的支持,也很难成为国际通行的标准。为此,中国也需要加大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影响,使各国采纳并接受中国科技标准。


4_副本


       最后,在讨论环节,参与本次内部研讨会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均提出了各自的问题和见解。布鲁诺博士就欧盟内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中美两国分歧对欧盟国家内部的影响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回答。



(图文:赵轩  杨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