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5年推免生预报…
- Wuhan University and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
-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及特刊征稿启事
- 2024年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公…
- 2024年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夏令营营员名单公布…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
- 第七届“边界与海洋研究”博士生论坛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024上半年博士研究…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024上半年博士研究…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024年博士研究生综…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4年上半年博士生延期资助…
-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4年硕士统考拟录取名单公…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 招…
- 边海院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结果
6月7日,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沙龙(第八期)在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顺利召开。此次编辑沙龙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及《边界与海洋研究》编辑部承办。校内外多家学术期刊的代表共聚一堂,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学术期刊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探讨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出版。
此次沙龙由《边界与海洋研究》副主编张琼主持,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余敏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服务处处长陶军分别作开幕致辞。余敏友院长对嘉宾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各位专家在此次编辑沙龙中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使学术期刊更好、更快地适应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陶军副院长表示,武汉大学的学术期刊编辑队伍是一支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队伍,系列编辑沙龙活动的举办“来自大家、依靠大家、服务大家”,增强了编辑部之间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常态化的相互交流和分享提升了整体办刊能力和队伍风貌。陶军副院长还提出,编辑队伍要守情怀、守阵地、守标准、守格局,在新时代推动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边界与海洋研究》副主编张琼主持沙龙
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余敏友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服务处处长陶军分别作开幕致辞
在主旨演讲环节,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副研究员、《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副主任陈晓峰以“生成式AI与学术期刊的融合之路”为题,详细介绍了生成式AI技术发展特点与应用现状,展示了生成式AI在中英文期刊全流程出版中的应用和传播场景。《湖北大学学报》副编审胡小洋以“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工作的实践、问题与未来走向”为题,探讨了如何正确理解并运用期刊评价工具与成果,进一步促进期刊发展、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
《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副主任陈晓峰发言
《湖北大学学报》副编审胡小洋发言
在经验交流环节,武汉大学六家学术期刊的代表围绕“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出版”分享了各自的思考与探索。《新闻与传播评论》副主编刘金波基于传统硬件设备、语音识别、触控、动作识别与眼动追踪五大类型板块,总结探讨了人机交互技术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在数智时代学术期刊需要平衡技术的利弊,维护用户权益和知识产权;《图书情报知识》常务副主编宋恩梅指出,数字化不仅在于技术手段,更需要持续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数字化不是炫技,而是要塑造期刊的风格并获得认同;《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英文版)编辑王晓醉提供了期刊国际化传播的三大思路:内容组织、国际交流和商业合作,强调期刊的国际传播须与学科发展和分布相适应;《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编审李媛通过具体的案例分享了如何运用公益性和专业性的学术公众号资源高效传播学术文章;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期刊社办公室主任彭爽分享了《经济评论》在新媒体建设和数字化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边界与海洋研究》编辑部主任屠酥提出学术期刊在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新闻资讯类平台或内容创作与分发平台,将学术论文转化为社会知识。与会期刊代表们从不同层面和维度对“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出版”这一主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展现了学术期刊紧跟时代步伐、向高质量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
《新闻与传播评论》副主编刘金波发言
《图书情报知识》常务副主编宋恩梅发言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英文版)编辑王晓醉发言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期刊社办公室主任彭爽发言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编审李媛发言
《边界与海洋研究》编辑部主任屠酥发言
最后,《新闻与传播评论》副主编刘金波以“兼”“融”“新”三字总结本次沙龙,对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表示肯定与支持。
沙龙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