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中方回应蓬佩奥涉南海声明:
敦促美方停止在南海问题上制造事端
图片来源:中新网
本文作者
黄惠康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
中国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特聘教授
原中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
原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5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容侵犯 ——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所谓“涉南海声明”
一、蓬佩奥声明的要害是失道失信
对蓬佩奥“涉南海声明”,可以用一句话来评价:失道失信,肆意妄为。完全可以说,美国是国际法治的践踏者。当今世界之道,在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美国特朗普政府及其少数政客极力鼓吹“新冷战”,煽动意识形态对立,奉行单边主义霸凌政策,是开历史的倒车,注定不会成功。
美国的失道,首先在于贪图霸权和危险的“帝国思维”。蓬佩奥“涉南海声明”摘下了美国曾经标榜的“中立不介入”的遮羞布,蓄意挑动领土海洋争端,破坏地区和平稳定,露出了霸凌主义的真面目。该声明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无端指责中国将南海海域“视为其海上帝国”,“用恐吓来削弱”南海东南亚沿岸国的主权权利,为控制资源而展开“霸凌活动”, 用“强权即公理”代替国际法,还将中国军队在自家门口进行的例行演习说成是“导致南海局势不稳定”的缘由,扬言要“拒绝中国‘强权即公理’的做法”,“要在相关区域维护‘航行和飞越自由’”。事实上,固守“强权即公理”外交逻辑、处处诉诸武力和恐吓的恰恰是美国,而非中国;秉持掠夺性世界观、谋求世界霸权的也是美国,而非中国。“航行和飞越自由”只不过是美国推行“航行霸权”的幌子。2020以来,美军舰多次在南海开展“航行霸权”行动,非法冲闯中国南海岛礁领海或临近海空域,挑战中国主权和安全。越多越多的国家已经看清,美国才是南海局势的破坏者和麻烦制造者。
美国的失道,在于对待国际法的“双重标准”。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美国对待国际法,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对人不对己,合则用,不合则弃之如蔽履。即便是美国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际公约,一旦被认为与本国利益冲突或未能满足其全部要价,它就会予以推翻或拒绝承认。美国迄今未批准或签署、批准后又退出的重要多边造法性国际公约数以十计,这充分暴露了美方的虚伪性和霸权逻辑。蓬佩奥在所谓“涉南海声明”中,口口声声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任何使用强力或武力解决争端的图谋,却忘了美国在国际关系中频繁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到处挥舞单边“制裁”大棒;口口声声维护“海洋法治”,却一直游离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外;口口声声要求中国接受所谓南海仲裁裁决,却忘了自己在尼加拉瓜诉美国的诉讼中,不仅在国际法院确立对本案的管辖权后中途撤出庭审,在法院作出有利于原告尼加拉瓜的最终判决后拒绝执行法院判决,而且撤回了美国政府在1946年国际法院成立之初自愿作出的接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声明;口口声声反对南海军事化,自己却频繁派遣大规模先进军舰军机在南海炫耀武力,挑衅滋事。
美国的失道,还在于在国际关系中毫无诚信,惯于挑拨离间。这一所谓“涉南海声明”任意曲解国际法,罗列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恶毒攻击诋毁中国,鼓吹中国“威胁论”,既无事实基础,也无法律依据,甚至连一些基本事实都是错误的。在法律上根本就站不住脚。例如,声明称中国于2009年才正式宣布南海“九段线”(Nine-Dashed Line),并且没有提出“连贯的法律基础”(coherent legal basis)。事实是,早在1948年中国公开发行的行政区域图,就明确标注了南海断续线。南海断续线公布后的很长时间内,南海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或明确支持或默认,没有任何国家表示反对。只是在20世纪70年代南海发现油气资源后,有关国家在对南海岛礁提出领土索求时才开始出现质疑南海断续线的杂音。南海是开放和包容的。中方从来无意将南海打造成自身的势力范围,也从未把南海作为地缘博弈的筹码,更谈不上谋求在南海建立“海上帝国”。中方始终平等对待南海周边国家,在维护南海主权和权益方面始终保持着最大的克制。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直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从未强迫哪一国接受。有关倡议的讨论还在进行。南海的航行自由也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这只是想要介入南海问题的麻烦制造者炮制的借口。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稳定。
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如此失道,岂能指望“一呼百应”。
二、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有充分的依据
蓬佩奥声明罔顾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和客观事实,违背美国政府在南海主权争议问题上不选边站队的公开承诺,违反和歪曲国际法,图谋否定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然而,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岂是蓬佩奥的一纸所谓“声明”可以撼动的。
(一)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航行,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南海诸岛。中国历史古籍记录了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南海的水文和气象特点,以很多生动形象的名称为南海诸岛命名。大量历史文献和文物资料证明,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许多外国文献记录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中国人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事实。中国是最早开始并持续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上活动进行管理的国家。历史上,中国通过行政设治、水师巡视、资源开发、天文测量、地理调查等手段,对南海诸岛和相关海域进行了持续、和平、有效的管辖。
(二)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在20世纪前未遭遇任何挑战。这在国际法上构成了中国在南海拥有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坚实的法理基础。20世纪30—40年代,法国和日本先后以武力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1943年《开罗宣言》郑重宣布,日本必须将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第8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1946年11月至12月,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军政官员分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举行仪式,重立主权碑,派兵驻守。随后,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重申并采取立法、行政设治、外交交涉等措施进一步维护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巡逻执法、资源开发和科学考察等活动从未中断过。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1996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2条所列各群岛及岛屿的主权。”1996年5月,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大陆沿海由山东高角至海南岛峻壁角49个领海基点和由直线相连的领海基线,以及西沙群岛28个领海基点和由直线相连的基线,并宣布将另行公布其余领海基线。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明确规定:“本法的规定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
(三)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例如,1952年,日本政府根据旧金山对日和约的规定,正式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197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本重申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8条规定。1958年9月14日,越南政府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决定的声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项决定”。1974年2月4日,时任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表示,“如果我们看一看现在发行的地图,就可以从图上看到帕拉塞尔群岛(西沙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沙群岛)都是属于中国的”。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实施计划1985-1990》(IOC/INF-663 REV)建议,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纳入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并将这两个群岛明文列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许多国家出版的百科全书、年鉴和地图都将南沙群岛标属中国。可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认识。
(四)菲律宾对南海的有关权利主张毫无历史和法理依据
菲律宾于1946年宣布独立,中菲间本无海洋权益争议。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曾企图染指中国南沙群岛,但在中国坚决反对下收手了。直至70年代,南海发现油气资源,菲律宾开始提出非法的领土要求,并先后以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张,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
第一,南沙群岛从来不是菲律宾领土的组成部分。菲律宾领土组成和范围是由1898年《巴黎条约》、1900年《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等条约确定的,其中无一涉及南沙群岛,也无任何条约将南沙群岛纳入菲领土范围。对此,菲律宾当时的统治者美国是非常清楚的。1935年菲律宾宪法、1947年《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952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1961年菲律宾《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菲律宾《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国际条约和菲律宾国内法律都先后重申了上述《巴黎条约》《华盛顿条约》《英美条约》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确认了菲律宾领土范围,菲领海基点和基线均未包括南沙群岛。1981年、1984年菲律宾出版的地图也都将南沙群岛标绘在菲领土界限之外。上述事实充分证明,南沙群岛处于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外,根本不是菲领土。
第二,“卡拉延岛群”是菲律宾发现的“无主地”或联合国的“托管地”的说法根本不成立。菲律宾以其国民于1956年所谓“发现”为基础,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称为“卡拉延岛群”(Kalayaan),企图制造地理名称和概念上的混乱,并割裂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也不是所谓的“托管地”。二战后的“托管地”,均在有关国际条约或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相关文件中明确开列,南沙群岛从未出现在上述名单上。
第三,“专属经济区说”有违“陆地支配海洋”原则。菲律宾称,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位于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范围内,因此有关岛礁属于菲律宾或构成菲律宾大陆架组成部分。这一主张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赋予的海洋管辖权否定中国领土主权,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专属经济区制度并不涉及岛屿归属,更不能以此否定他国主权,侵犯他国领土。
第四,“地理邻近说”并非取得领土主权的国际法依据。菲律宾宣称黄岩岛离菲律宾最近(东距吕宋岛125海里),因而归属菲律宾。但岛屿的主权归属并非由地理位置决定。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取得领土主权和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
三、“毒树之果”自始没有法律效力
蓬佩奥声称“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组成的仲裁庭作出裁决,驳回了中国的海洋权利主张”。“南海仲裁案裁决对中菲均有法律拘束力”。“美国督促相关国家反对中国的海洋权利主张。”然而,被蓬佩奥捧为“神明”的这一“裁决”,在法律上就是一颗“毒树之果”,自始就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在此基础上炮制的蓬佩奥声明当然也只能由其本人自食了。
(一)仲裁程序的启动违反了“国家同意”原则
中菲双方曾就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妥善管控有关分歧达成重要共识和协议。1975年6月,两国在有关公报中明确指出,两国政府同意不诉诸武力,不以武力相威胁,和平解决所有争端。1995年8月,中菲共同发表《关于南海问题和其他领域合作的磋商联合声明》,此后,中国和菲律宾通过一系列双边文件确认通过双边谈判协商解决南海问题的有关共识。上述共识和承诺构成中菲两国间排除通过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协议。在中国与东盟之间也达成了重要共识。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在金边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约定必须遵守”,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菲律宾单方面启动针对中国的强制仲裁程序,是严重的背信弃义行为,不为菲律宾创设任何权利,也不为中国创设任何义务。
(二)临时仲裁庭的组成纯粹是政治操弄的结果
时任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柳井俊二在其中扮演了“抄盘手”的角色。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临时仲裁庭由5名仲裁员组成,当事双方各自指定一位仲裁员,并协商产生另外3名。如协商不成,则由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代为指定。然而,在柳井的操弄下,仲裁庭的组成可谓“奇葩”。5名仲裁员中除1人由菲律宾指定,剩余4人均由柳井指派,包括仲裁庭主席。而且,所有仲裁员均来自欧洲或长期居住在欧洲,对亚洲文化和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的经纬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无仲裁员在仲裁程序中真正代表中国。一个鲜人为知的内幕更能揭示临时仲裁庭组成的“暗箱操作”。2013年4月组建仲裁庭时,柳井最初任命斯里兰卡籍资深外交官平托出任庭长。平托因夫人系菲律宾籍而特地征询争端双方的意见,并得到菲方的首肯。但稍后当平托在履职时流露出仲裁庭对本案无管辖权的裁决倾向后,引起美日的严重担忧。5月,平托被迫辞职,柳井另行任命了新庭长。
(三)仲裁庭为一己私利而越权管辖、枉法裁断
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依本公约强制仲裁程序建立的仲裁庭,无权调解或仲裁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纠纷,特别是在争端一方以书面声明的形式拒绝接受此类强制程序之后。然而,仲裁庭无视菲律宾提起仲裁事项的实质,无视中国根据《公约》作出的声明,无视双方谈判磋商的共识,错误解读中菲对争端解决方式的共同选择,错误解读《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有关承诺的法律效力,恶意规避中国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的排除性声明,有选择性地把有关岛礁从南海诸岛的宏观地理背景中剥离出来并主观想象地解释和适用公约,在事实认定和法律上存在明显错误,其行为和裁决严重背离国际仲裁一般实践,完全背离公约促进和平解决争端的目的及宗旨,严重损害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严重侵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和公约缔约国的合法权利,是显失公允和不合法的。
(四)仲裁员的职业操守广受诟病
在这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中,仲裁员和专家证人的“变脸”表演实在让人咂舌。以仲裁员阿尔弗雷德·松斯为例,这位荷兰知名海洋法教授至少先后两次公开发表学术意见,认为在两国存在重叠海域主张的情况下,相关岛礁的法律地位和海洋权利问题不能脱离海洋划界争端而独立出现,它们构成海洋划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南海仲裁案关于管辖权的裁决中,包括松斯在内的5名仲裁员不顾中菲南海争端的根源和实质是岛礁主权与海洋划界之争的基本事实,强行以全体一致的方式裁定仲裁庭对菲律宾的诉求享有管辖权,这显然与松斯本人一贯的学术观点相悖。再以专家证人克里夫·斯库菲尔德为例,这位澳大利亚专家应菲律宾方面的请求,为南沙群岛岛屿地位问题出具专家意见,其证词不仅与其学术观点截然相反,而且在重要事实上公然撒谎,面对关键质询时,更是以狡辩的方式来应付。难道有偿服务就可以放弃职业操守吗? 有专家指出,与联合国国际法院诉讼不同,由提起仲裁的菲律宾一方支付仲裁庭的全部费用,包括仲裁员的巨额酬劳,这本身就会引发众多担心和问题。难怪国际社会上不乏菲律宾花大钱雇“裁判”为其张目的质疑。
四、美国搞乱南海从中渔利的图谋
不可能得逞
美国原本期望借南海仲裁案给中国扣上“违反国际法”“改变现状”“以大欺小”等帽子,还扬言要“孤立”中国,然而应者寥寥。中国在南海仲裁案及其所谓裁决上的立场和主张在国际社会得到了愈来愈多的理解,已有100多个国家、230多个政党以及众多知名人士公开表态支持。联合国、国际法院和国际海洋法法庭也纷纷撇清与南海仲裁庭的关系,均称南海仲裁案与其无关。
中国对菲律宾前政府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予以坚决回击,有效揭露了临时仲裁庭越权、扩权甚至滥权的非法行径,推动南海问题重新回到直接当事国对话协商解决的正确轨道,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维护了民族尊严,维护了地区稳定。中国和东盟各国不仅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而且正在加紧商谈更有拘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和航行自由。中国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也在扎实推进。
美国加大力度介入南海事务,目的是绑架地区国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打楔子、搞分裂,逼迫东盟国家选边站队。一个动荡不安的南海只会服务美国的利益和全球野心,而地区国家却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事实证明,美国已成为南海和平的最大威胁者,已成为南海合作发展繁荣的搅局者和绊脚石。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盛行,世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重申,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承诺没有变化。中方将继续坚定依法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安全,坚定维护与地区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坚定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中方愿同东盟国家一道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END
编辑 | 韩茜
排版 | 李阳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