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携手推动金砖合作前行,图片来源:光明网
本文作者
[俄罗斯] 卢贾宁•谢尔盖•根纳季耶维奇
(Лузянин Сергей Геннадьевич)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教授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亦是中俄两国建交70周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其意义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西方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安全和经济发展观点强加于俄罗斯和中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是区域性的,还是全球性的。目前俄罗斯和中国是世界发展的稳定剂,双边议程包括现代世界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反对保护主义、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支持平等关系和不干涉他国内政。
一、 加强在军事战略领域的协作
俄罗斯和中国在军事战略领域相互协作,彼此信任,制定并顺利落实全球和区域安全议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促进全球对和平发展与安全共同负责、建立大欧亚大陆等。双方军事技术合作不断深化,陆军、空军和海军举行联合演习。俄中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的特征是联合生产军事和军民两用产品,在谈判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增强互信。双方定期交换军事代表团并就战略问题举行磋商。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与其他大国都没有建立这种高层次的合作。中俄在军事和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为两国进一步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而这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这不是要建立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军事联盟。从理论上讲,正式联盟可能导致亚太地区和欧洲亲美联盟的扩大和加强,从而使俄罗斯和中国在这些地区受到排挤。这不仅会影响外交政策的实施,带来安全问题,而且会造成负面经济影响。因此,军事联盟只有在美国实际侵略威胁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俄罗斯和中国的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双方均坚持多极化的世界秩序、尊重国际法律框架,这使双方能够建设性地解决全球和地区最复杂的问题。双方构建了一个具有灵活性的战略协作体系,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可自主决定与第三方国家的关系; (2)保持在政治、经济和人道主义方面交流的强度和多样性; (3)作为一个自给自足有影响力的且不针对第三国的地缘政治权力中心,在世界舞台上活动; (4)两国能快速调整伙伴关系以实际解决任何全球或区域任务。
二、 加快市场开放, 加强制度建设
中俄两国在贸易投资方面建立了成熟的政府间合作机制,拥有五个中俄政府间委员会,涵盖了经贸关系全部议程。2019年,举行了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两国经贸合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国有企业参与、大型项目为主,中小企业的巨大潜力还待挖掘。为提高中俄合作质量,还需要中国公司和俄罗斯公司联合进入第三国市场,共同发展工业合作。俄罗斯和中国可以分别利用自己在独联体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市场领域。在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中,两国的咨询公司和分析中心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俄罗斯媒体、中国媒体,以及有前景的联合媒体会使两国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中俄两国应加强市场机制在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和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两国政府应积极推进贸易投资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俄罗斯和中国应保证遵守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以及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有必要加强对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保护,建立公司间信息交流的互联网平台。此外,须探讨建立投资风险防范机制。以下措施也有助于推动投资:出台区域投资指南,促进金融合作创新,利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融资模式,推动各类直接投资,包括跨境兼并和收购。
三、 中俄关系决定未来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形成
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欧亚大国,是欧亚大陆走向“一体化”进程中的天然盟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的“转向东方”战略,增强了地缘经济的利益契合度。中俄双边关系及其战略稳定,对欧亚经济联盟(EAEU)与“一带一路”的对接以及未来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美国并不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但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其试图进入欧亚大陆某些地区,提供所谓的“金融服务”或“安全服务”。正如近年来实践所表明的那样,这些服务的质量和政治取向违背了俄罗斯和中国的利益,导致美国干预地区的不稳定和冲突激化。特朗普上台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和发展美国国内优先事项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欧亚大陆事务的介入,但并没有完全消除美国与俄罗斯及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潜在竞争。
俄罗斯力图通过其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推动欧亚大陆一体化进程。中国完全支持“欧亚经济联盟”倡议,并与该组织在两个方向上推动合作:一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其成员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该协定内容涵盖海关合作和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部门合作以及政府采购等。不过,经贸合作协定是非优惠性质的协定,没有规定取消关税或自动减少非关税壁垒。二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上合组织银行间联合体”等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欧亚经济联盟已与越南达成自由贸易区(FTA)协定,与印度、新加坡、韩国、蒙古、柬埔寨等国启动自由贸易区问题谈判。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深化合作,扩大开放,有助于为构建开放型全球经济提供新的动力,成为推进全球自由贸易的亮点。
四、 扩大两国区域和全球合作领域
中俄合作具有互补性。俄罗斯在军事领域比较强大,中国则在经济和一些技术领域具有优势。两国领导人的个性、他们在国内外的巨大政治资源和影响力,在双方的互补型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当然,已建立的中俄合作模式并不尽如人意,在区域、金融或技术合作领域存在一些“不一致”。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当两个不同的大型国家体系密切协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空白点和关系不顺问题。但是,彼此之间的高度信任和长期战略利益使双方能够减少或平息个别矛盾。众所周知,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在2001年7月16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确立的,该条约使双方在国家发展、实现现代化和安全方面形成长期利益平衡。该条约不是联盟,它保留了各方与第三国的关系自由,但其效果巨大,充当了抑制潜在对手的独立地缘政治力量。到2020年,两国都应该延长2001年条约。与此同时,莫斯科相信,延长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文件期限,不仅将加强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还将扩大俄中两国的区域和全球合作领域。
基于当今的世界形势,俄罗斯和中国有意扩大伙伴关系的功能——引入和实施全球和区域议程(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扩大合作,在叙利亚、朝鲜、伊朗和其他问题上的协调)。中俄长期以来建立的伙伴关系–具有战略可持续性,双方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两国面对的威胁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延长条约时,可能会结合现实和未来挑战,考虑赋予伙伴关系新的特点为以下几点。1. 当代世界是多元且复杂的。全球治理体系,包括联合国机构和国际法体系,已经不再那么有效,有时无法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在美国压力下,经济全球化受到保护主义的冲击,开放遭遇“闭合”的挑战。2. 俄罗斯和中国是当前世界发展的稳定剂。两国合作议程包括当代世界发展涉及的所有关键问题,包括反对保护主义、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坚持平等关系和不干涉内政原则。3. 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努力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和全球治理结构的优化,使其更具可持续性和有效性,以实现全球和区域稳定。4. 对于俄罗斯和中国来说,欧亚议程是核心。5.俄罗斯总统普京2018年6月访问中国,并于2019年4月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高端论坛,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6月访问俄罗斯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彰显了两国领导人之间及两国伟大文明之间的最高战略互信伙伴关系。
END
编辑 | 韩 茜
排版 | 张启薷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