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全面解析中国经贸,图片来源:搜狐网
本文作者
胡江云
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一、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主要历程
1.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初始阶段。第一阶段时间大致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入社会主义阵营,重点是学习与借鉴。中国合作伙伴从建国初期的18个增加到1976年前的107个。至1978年前,除了美国外的西方大国都与中国建交,但是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美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大为改善。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了主要的国际组织。首先,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其次,世界银行恢复了中国的成员国地位, 1960年和1969,中国分别加入世界银行的IDA和IFC。
2.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时间大致是改革开放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阶段主要是部分融入世界,重点是国家间合作。中国建交合作伙伴新增52个,特别是与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建交。另外,中国继续加入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1988年和1993年,中国分别加入世界银行下属的MIGA和ICSID。
3. 对外经济合作的成长阶段。第三阶段时间大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到现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全世界。这一阶段,新增12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2019年9月最新建交的所罗门群岛。从新中国成立到2019年,中国建交国从18个增加到180个,并且建立了110对伙伴关系。其中,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历史性的重大举措。中国不仅参与IMF、WTO等国际组织的改革,而且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外经济合作坚持互联互通、共商共建共享等原则,深刻影响全世界。
二、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主要成就
1. 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大国。2000-2018年期间,中国GDP规模快速增长,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自此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发展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自2014年起超过10万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中国成为全球GDP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的两个大国之一,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态势(除个别年份外),远超过世界平均增长。1970-2018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速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的有31个年份。
2. 发展为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大国。根据WTO的统计数据,1950-2018年期间,中国货物贸易逐步发展,货物进口额从5.5亿美元增加到2.49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89%增加到12.78%;货物进口额从5.8亿美元增加到2.14万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91%增加到10.75%。中国入世后,货物贸易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货物贸易大国。货物出口中,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超过英国、法国、日本,2007年、2009年分别超过美国和德国;货物进口中,2003年超过日本、英国、法国,2009年超过德国。其中,2009年至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持续名列世界第一,进口持续第二;2013年至2015年、2017年至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居全球第一。另一方面,中国也成长为服务贸易大国。根据WTO的统计数据,1982-2018年期间,中国服务出口额从24.76亿美元增加到2650.88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67%增加到4.59%;中国服务出口额从18.65亿美元增加到5205.69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46%增加到9.49%。
3. 崛起为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根据UNCTAD的统计数据,1980-2018年期间,中国吸收FDI从0.57亿美元增加到1390.43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1%增加到10.72%。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吸收FDI存量达到1.63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5位,占世界份额为5.04%,仅次于美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荷兰。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中国开始对外直接投资。根据UNCTAD的统计数据,1982-2018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0.44亿美元增加到1298.3亿美元,占世界份额从0.16%增加到12.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2位。尽管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入世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94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3位,占世界份额为6.26%,仅次于美国、荷兰。
4. 边干边学中掌握并运用国际规则。在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历程中,中国甘当小学生,边干边学,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特别是WTO规则。入世前后,中国学习了WTO的规则,例如,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1998-2018年期间,中国对外发起反倾销立案274起,实施220起反倾销措施。其次,中国还积极学习IMF的规则,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等。再次,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2019年,中国召开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以“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将中国对外经合作推向新高峰。
5.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长和壮大。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最新的2019年《财富》公布,中国企业数量达到129家,比上年增加9家,首次超过美国(121家),成为世界首位。其中,民营企业22家,以华为、恒大、吉利、美的等为代表,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不仅如此,中国基础设施居于世界领军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18年共有69家企业入围工程新闻记录(ENR)的“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例如,中建、中铁、中铁建、中交建、中电建、上海建工、中国冶金科工等成为全球知名企业。
三、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空间
1. 对外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长期以来,中国成为资源型产品、集成电路、农产品的净进口国。除了产品结构外,中国对外贸易贸易伙伴、国内地区结构也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比重高,国内沿海地区要快于中西部地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需要提高,贸易逆差呈现扩大的发展趋势。不仅如此,服务贸易结构也有待优化,传统的运输、旅行、建筑等服务比重较高,2018年出口结构都超过10%,旅行服务进口比重持续提高,2014年以来占服务进口比重持续超过50%。根据以上分析,中国关键零部件技术被发达国家掌控,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资源严重依赖进口,这种对外经济合作方式难以提升经济效率,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2. 吸收外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中国每年吸收FDI超过1300亿美元,利用外资质量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其次,中国吸收FDI对经济作用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在吸收FDI流量与GDP的比值上,也反映在FDI流量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值上。再次,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吸收FDI呈现不平衡性。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吸收FDI的最主要地区。2017年,中国吸收FDI前5位省市分别为江苏、北京、广东、浙江、山东,合计占全国的份额超过80%。
3. 对外投资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地区不平衡性,沿海发达地区居于领先和优势地位。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前三位省市为广东、上海、浙江,合计占全国份额达到44.44%;第4至第6位分别是山东、北京、江苏,前6位合计占比达到64.04%。更主要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收益并不十分理想。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风险大,面临各种挑战,除了经济上的风险外,还有其它障碍和挑战,特别是力量强大的工会组织、专业性较强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当地政局动荡等。此外,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平台数量多,种类繁多,包括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港区等,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四、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格局展望
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在国内形成了多维、多形式、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发展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边经济开放区——内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平台,从而变成点、线、面、带、区域相结合的新格局。从对外经济合作平台来看,除了经济特区之外,中国还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边境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岛等。从对外经济合作内容来看,不仅是货物贸易,而且包括服务贸易,以及投资、合作等。从国际来看,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形成了以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相互竞争合作的格局。广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提出了不同的诉求,中国迫切需要准确定位,做好各种预案,积极参与对外经济合作活动。
END
编辑 | 韩 茜
排版 | 张启薷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