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海研究】朱振:新中国口岸开放发展70年

推文时间:2020-03-05     国别类型:    期数: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从瑞丽国门看新中国沧桑巨变,图片来源:搜狐网

本文作者

朱振

经济学博士,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处长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6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一、新中国70年口岸开放发展的基本历程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借鉴实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遭受战争摧残,面临经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当时中国受内外诸多特殊因素影响,迅速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实行国家统一指令计划、集权式管理的体制。然而,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多种手段,长期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商品和设备禁运、限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等政策,在相当一段时期被迫选择实行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对外开放,实行进口替代,重点引进发展工业所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资料,开展经贸和科技合作。20世纪60年代后,才逐步转向与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为重点发展经贸关系,这为后来改革开放拓展了空间,这一时期对外开放和外贸主要立足于建设独立自主的国内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在较低水平上发展,货物贸易主要以出口大量农副产品、资源型初级产品来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设备、工业原料和制品等。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数量少、规模小,水运口岸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陆路公路、铁路口岸主要集中于沿边边境地区,航空口岸开放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城市。据统计,截至1978年底,全国仅有对外开放的口岸51个;其中,水运口岸18个(海运口岸17个、河运口岸1个),公路口岸16个,铁路口岸9个,航空口岸8个。改革开放前,口岸基础设施和检查检验设施普遍落后,口岸通行能力较差,外贸运输港口装卸效能低下,沿海主要港口吞吐能力明显不足,时有外贸货物压船、压港和口岸服务较差甚至造成不良影响等现象发生,亟需改进改善。


(二)改革开放逐步启动和探索前进时期(1979-199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明确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中国自此开启了决定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改革开放新征程,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间最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这一时期,改革由农村逐步推向城市,对外开放逐步由沿海地区推向内陆沿边地区。1979-1992年间,国家共批准新开口岸121个,年均新开口岸8.64个;其中,“六五”期间(1981-1985年)新开口岸40个,年均新开口岸8个;“七五”期间(1986-1990年)新开口岸42个,年均新开口岸8.4个。全国口岸开放较好地适应了当时国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和加速对外开放的发展需求。


(三)改革开放快速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时期(1993-2012年)

这一时期对外经贸快速发展,国家探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由区域性转向全方位推进,实施全面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继续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截至2012年底国务院共批准设立7个国家级新区和7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后在沿边地区设立东兴、瑞丽、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各类对外开放区域平台进一步拓展。自1999年起,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开放环境逐步优化,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1993-2012年间,国家批准新开口岸83个,年均新开口岸4.15个;其中“八五”期间(1991-1995年)批准新开或扩大开放口岸78个,年均开放新开或扩大开放口岸15.6个;“九五”(1996-2000年)期间新开口岸16个,年均新开放口岸3.2个;“十五”期间(2001-2005年)新开口岸10个,年均开放口岸2个;“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新开口岸25个,年均新开口岸5个。自“九五”起国家对口岸开放实行规划管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期编制口岸发展规划,并有序组织实施,口岸开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相互促进。


(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时期(2013至今)

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2013-2018年,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达7%,高于世界同期2.9%的平均增长率。党的十八大以来,口岸开放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紧紧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国家口岸发展五年规划,深化沿海地区口岸开放,扩大内陆和沿边地区口岸开放,不断优化调整全国口岸开放布局,年均新开放口岸约5个,口岸扩大开放和临时开放有序推进,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新中国70年口岸开放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全方位立体化口岸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间,我国口岸走过了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被动开放到主动谋划、由沿海沿边到内陆地区、由重数量规模到重科学布局规划的渐进发展过程。据统计,我国口岸数量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51个增加到2018年底的306个。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经国务院批准开放的306个口岸;其中,水运口岸138个(海运口岸83个、河运口岸55个),航空口岸73个,铁路口岸20个,公路口岸75个。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水运口岸密集分布,各省份重点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航空口岸基本覆盖,沿边铁路和公路口岸多点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口岸开放格局。


(二)全国外贸进出口和口岸通行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950年仅为11.3亿美元,1978年为206.3亿美元,2018年已提升至46230.3亿美元;1978-2018年40年间,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223倍,年均增速达14.5%,高出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到2018年,货物贸易占全球份额已达11.8%、进出口份额分别占全球12.8%和10.8%。同时,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迅猛,2018年服务进出口达5.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从进出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看,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出入境人员由565.8万人次增加到5.98亿人次,增长了104.7倍;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由32.5万艘(架、列、辆)次增加到3892万艘(架、列、辆)次,增长118.8倍。


(三)各项口岸改革创新富有成效,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全国口岸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口岸机制创新,以推动口岸管理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口岸部门间沟通与协调,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协同提高口岸整体通行效率,积极推动落实进出口企业减负增效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降低进出口环节制度性成本,持续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促进对外经贸稳定发展。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按照先口岸执法、向贸易服务和国际化等拓展的通行路径,循序渐进、大力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积极推进建设智慧口岸、智慧港口、智慧海关,提升口岸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精简口岸通关流程、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优化口岸通关服务。

三、新中国70年口岸开放发展的历史经验

1. 口岸工作应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推进口岸开放与持续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大局、时刻顾全大局,坚持识大局、顾大体,进一步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大局。2. 口岸工作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确保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地方利益并协调部门利益,充分发挥口岸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比较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协同发展,积极协调推动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间的互利协作共赢。3. 口岸工作应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持续发展动力,与时俱进、明确目标、找准问题、研究对策,推动口岸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不懈推进口岸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口岸管理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不断创新口岸查验监管模式,永葆口岸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4. 口岸工作应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并重。既要“顶天”更要“立地”,既要注意口岸需求侧改革实际,又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精心编制实施国家口岸发展五年规划,有序推进口岸开放,合理整合口岸资源,不断优化口岸布局,实现口岸资源的最优配置、优势互补、协同发展。5. 口岸工作应坚持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应当更加重视口岸法治建设,增强口岸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严格口岸执法,进一步提高口岸执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现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END

编辑 | 韩    茜

排版 | 张启薷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