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武大边海”直接订阅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作者
赵卫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法学博士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1期,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下载链接。
一、越南南海政策的调整及其在南海新动向
阮富仲当选总书记后,在对中越关系和南海地缘态势深入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越南海洋法,完善越南海洋战略,对其南海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调整。首先,与美日等域外大国和东盟诸国协调,调整岛礁法理定位,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定位为岩礁,实质上否定中国对上述岛礁拥有专属经济和大陆架的权利。其次,淡化处理扇形线,放弃不切实际的海域管辖主张,改以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来主张越南的海洋权利。通过上述政策调整,越南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成功协调了与美日印澳俄等域外大国和东盟诸国的利益关系。表面上越南对主张管辖的海域进行了大规模收缩,实则通过名义上的让步既换取了实质性核心既得利益的维护,同时又争得了域外大国、东盟诸国和国际舆论的支持。
目前,越南希望在独立100周年之际,使越南完全成为海洋强国,实现以海致富和以海强国的目标。特别是,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发展和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入推行,越南以为有机可乘,企图借机扩大其既得利益范围。2019年5月,越南租用日本公司的设备,与俄罗斯油气公司合作,企图进一步扩大在万安滩中国传统海域的开采范围,造成既成事实,迫使中国吞下有损中国利益的苦果。由此,南海局势波澜再起。越南在要求中国海洋地质8号科考船撤出万安滩中国海域未果后,遂威胁不排除将中国诉至国际法院。2019年10月3日,越南外交部表示:“中国所谓的万安滩实际上是一个暗滩,是《公约》所规定的越南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的一部分,这片海域与中国完全没有任何争议或权利主张的重叠,因此中国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对这片海域提出主权声索。”上述言论表明将万安滩与南沙群岛切割已经成为越南官方的正式立场。同时,越南官方也首次在国内承认南沙群岛属于争议领土,而不再延续以前将其定位为无可争议的越南领土的立场。越南官方的上述表态在某种程度上透露了其在南海问题上的底线,也意味着中越两国围绕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博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近十年来,越南在南海总体上形成了北方力争、南方绥靖、东边维稳和西边死守的战略态势。在南海北部,越南难以染指西沙群岛主权已是其内部共识。而对于西沙群岛与越南大陆之间的海域,越南企图诱迫中国接受其选定的规则来划分北部湾湾口外的海域,即以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为依据来划分两国水域,西沙群岛各岛礁不能享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海域划界中不应具有效力。在南方,则尽力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达成协议,在争端上采取容忍绥靖的态度,以确保在应对主要对手中国时无后顾之忧,同时也争取这两国在东盟内部支持越南的立场。在东边则主要与菲律宾在划分海域的规则上达成一致,两国形成默契,共同防范中国,维护其所占岛礁等既得利益。而在西南部南沙群岛与越南大陆之间的水域,包括越南的近海水域和相当大一部分中国断续线内的传统水域,被越南视为加以死守的核心利益区,以坚决阻止中国占有为底线。
纵观越南南海政策的调整过程及此次在南海的最新动向,越南在南海的利益诉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属于需要尽力争取的,主要系西沙群岛与越南大陆之间的海域。第二层级是尽力维持,但不排除必要的让步。阮富仲所谓的“在主权和民族利益问题上,越南不做任何不合理的让步”,实际上也暗示越南存在让步空间,从其角度而言做必要的让步是维护核心既得利益的最好选择。第三层级,难以让步的核心利益区。即越南东南海岸至南沙群岛间的水域,该部分被越南理所当然视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一旦让步,现有体制可能遭受冲击,因此越南即使诉诸司法也难让步。
二、越南南海新动向的动因和战略目标
越南近期在南海的新举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南海仲裁为其提供了借口,中国在南海战略地位的增强则激发了其危机感,而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入推进则成为推动其将意图转化为行动的决定性外因。简言之,越南希望在中国完全崛起、南海地缘格局根本改变之前,利用中国目前的困境,将其自身认为声索理由相对充分的核心既得利益与部分法理依据存在严重缺陷、即使美日等国都无法给予其公开支持的既得利益分开处理,以便未雨绸缪,为最坏的局面做准备,同时也使越南在COC达成之前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
首先,仲裁庭的裁决为越南此次在南海的行动和新主张提供了借口。仲裁闹剧刚落幕,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海平便表示:“仲裁庭对U形线的裁定,显示越南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与中国的海域没有任何重叠,从而表明越南的主张完全是合法的。”同时,越南顾忌中越关系,也需要借助中国对抗仲裁对其不利的部分,因此对仲裁采取了极为暧昧的态度,一方面通过高层向中国示好,另一方面,却不时企图在万安滩等海域借机扩大油气勘测范围。
其次,中国近期在南海战略地位的增强,动摇了越南维持其南海既得成果的信心,使其危机感急剧上升。许多越南学者担心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可能会以武力夺取越控岛礁。基于安全上的考虑,越南实际上在仲裁结束后就已萌生了将万安滩等海域从南沙剥离出来的想法。这既可将核心既得利益从争端中移除,同时又能避免越南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因外部打击一次性丧失殆尽,但这需要合适的时机,而万安滩事件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时机。
第三,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印太战略推行为越南提供了可乘之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将中国视为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美国不仅推出印太战略,还将在南海实施“三管齐下”的战略,主要包括:继续在南海实施“自由航行”,确保美越等国在南海“合法”油气开采项目的安全;继续为越南提供软性军援,以帮助越南提高海洋执法、增强抵抗侵略和维护本国安全的能力;由美国出面牵头各跨国公司,帮助越南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开发,使其免遭“某个大国”控制和压迫。
三、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选择与中越关系的近期走向
当前,越南对全部西沙、南沙群岛及其与越南大陆之间的大部分海域提出了主权要求或主权管辖要求。虽然越南加快了将万安滩等海域与南沙群岛进行切割的速度,也不时威胁将争端提交国际法庭,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胁迫中国做出让步的策略。综合考虑其高层的各种言论及其当前的内外环境,越南近期诉诸司法的可能基本为零,但未来如何做则很难确定。首先,司法渠道不仅面临重重障碍,越南也会得不偿失。由于越南1974年以前的教科书、政府及军方地图均表明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雍文谦黎禄谈话、范文同公函和«人民报»1965年5月9日社论的内容更是难以抹除的事实。对于本国在国家实现统一之前的上述言行,越南在统一后曾想尽各种理由企图否认或抵赖,但其国内政学两界日益认识到范文同公函的法律效力不容否认,越南难逃“禁止反言”原则的限制,司法渠道对越南并非最佳选择。
其次,维护中越关系稳定,是越南高层当前的主流意见。虽然越南将中国视为领土主权方面的最大挑战,但领土主权问题并不是中越关系的全部。越南能够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拥有历史上最为友好的国际环境,在于同时与两国维持友好;越南一旦与中美任何一国关系恶化,则难以维持目前的国际地位。同理,关系恶化带来的伤害也是加倍的。此次双方领导人在建交70周年之际会晤,再次突显了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无疑将有利于中越关系的稳定。
再次,越共十三大召开在即,权力交接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南海问题难掀大的波浪。十三大是一次越共高层代际更替的大会,各派的角逐非常激烈。而陈大光、丁世兄和丁罗升三位重量级的高层成员的意外出局,完全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安排和默契,使得各方围绕权力分配的斗争重新洗牌。任何制造中越关系紧张,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的行为都可能对越南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从而破坏越南远景计划。越南不可能将内部已经有共识的局部争端扩大为中越之间全局性的对抗,无论是为了确保平稳换届,还是为了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健康稳定的中越关系对越南而言都是必要的。因此,综合各种因素,十三大前越南在南海依然会维持中越和局的框架,不会采取实质性对抗举措。
第四,虽然越南暗示要维持与中国的和局,在维持稳定的发展环境与“维护主权”之间维持平衡,但其维持稳定的发展环境是以其所谓的“维护主权”的行为不破坏中越间的和局为限度的,这就决定了越南很难停止在南海的所谓“维权”行为。种种迹象表明,虽然越南在南海希望与中国维持和局,但其实是希望与中国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关系,在中越关系不破局的前提下尽力推进越南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里,南海的和平稳定局面和中越关系向健康良性轨道的发展都不可能是无条件的,中国仍需做出必要的努力,挫败域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打破越南怀有的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END
编辑 | 韩 茜
排版 | 张启薷


“武大边海”是边界与海洋问题最专业的信息平台
推送最新边海资讯、边海观察,发布边海问题专家观点
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边海知识
微信投稿邮箱:cictsmr@whu.edu.cn
“武大边海”独家授权转载《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论文
期刊投稿邮箱:bjyhyyj@whu.edu.cn
编辑部联系电话:027-68753503
《边界与海洋研究》国内邮发代号:38-455
国际邮发代号:C9291
更多资讯请关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官网:
http://www.cibos.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