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俄罗斯事务项目西蒙·萨拉赞撰文指出,尽管俄罗斯向俄乌边境增派军队加剧了两国冲突,但是短期内俄罗斯并不希望发动对乌战争甚至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东地区纳入俄罗斯的实际管辖中。
首先,不同于其他学者的意见,专家坚持俄罗斯总统普京作出的军事决策是理性的而非情绪化的。专家认为,俄罗斯是否采取军事行动取决于三个要素:俄罗斯的重要国家利益是否受到明确威胁,军事干预是否可以有效阻止威胁,以及俄罗斯是否已经穷尽低成本的非军事措施或非军事措施无法应对过于紧迫的威胁。据此分析,在俄乌冲突中,(1)与西方军事力量联系紧密的乌克兰,即使不考虑加入北约的问题,也已经偏离对俄罗斯的中立立场,构成对俄罗斯周边安全的明确威胁;(2)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虽然可以攻占乌东地区,但是无法在乌克兰及北约军队的压力下向基辅以西推进;(3)俄罗斯仍计划在今年及明年初与美国开展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对话,因此除非两国谈判破裂,否则不能认定俄罗斯已经穷尽非军事手段。
其次,俄罗斯对乌东地区进行实际管辖弊大于利。专家从军事力量、经济支持、社会稳定及对外关系等方面逐一排除俄罗斯在短期内吞并乌克兰东部的可能性:(1)军事层面上,实现对乌东地区的军事占领需要俄罗斯在顿巴斯的基础上调动大量军队,并且长期镇压克里米亚北部地区及顿巴斯西部地区的抗俄起义行动。而在维系统治的过程中产生的人员伤亡可能影响俄罗斯政府的国内外声誉。另外,吞并乌东地区后,俄罗斯将失去战略缓冲区,与敌对的北约势力直接接壤。(2)政治层面上,俄罗斯在吞并乌东地区将失去向基辅施加压力、远离西方国家的筹码,而西方国家对乌西地区的渗透会进一步巩固当地的反俄情绪。(3)经济层面上,俄罗斯难以承受在乌东地区建立有效统治的经济压力,即为保障该地区最低生活水平与维系政府运转的年度财政支付力度,参考俄罗斯经济学家谢尔盖·亚列克萨申科的估算,在除去克里米亚地区后将高达243亿美元。即使俄罗斯可以克服财政压力,也难以承受西方国家必然对其施加的经济与技术制裁。制裁措施将一方面沉重打击俄罗斯急需高新技术改善产业结构的脆弱经济体系,又加深俄罗斯对中国经济力量的依赖性。
最后,专家强调,作为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已经不需要更多领土,且吞并乌克兰东部地区在短期内不能为俄罗斯提供足够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