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哈萨克斯坦不是白俄罗斯

推文时间:2022-03-29     国别类型:    期数:

1月18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发表评论文章,通过对比两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2021年底的哈萨克斯坦动乱与一年前的白俄罗斯抗议运动进行比较,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明斯克和白俄罗斯其他城市持续数月的大规模街头行动总体上保持和平,而哈萨克斯坦城市的示威活动在短短几天内就变成了骚乱和暴力?为什么莫斯科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不愿以军事手段干预白俄罗斯的局势,而迅速决定向哈萨克斯坦派遣多边维和部队?为什么“西方集体”对白俄罗斯事件的反应清晰明确,对哈萨克斯坦事件的反应模糊甚至矛盾?

虽然两国都在上世纪90年代选择了相似的个人主义政治体系,但专家仍然分析了两国的几点不同的因素:

首先是两国的民族构成并不相同,尽管苏联时期各个民族都能在白俄罗斯内找到,但白俄罗斯族人占总人口的85%左右,该国的绝大多数居民都认为自己是东正教基督徒,但宗教因素也并未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相反,广袤的哈萨克斯坦始终是后苏联时期最多样化的国家之一,存在着巨大的民族、教派甚至地区差异,三者的复杂交织使得任何社会事件都容易发酵升级。

其次,在白俄罗斯,三十年来没有能够挑战国家政治领导权的有影响力的寡头集团,至今国家仍能继续完全控制经济的“制高点”;而在哈萨克斯坦,有影响力的资本集团在25年前就出现了,该国仍在为控制资金流动和财产的再分配而展开激烈斗争。

再次,两国地缘政治地位存在着根本差异,白俄罗斯是欧洲的中心,是欧盟最近的东部邻国。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毗邻阿富汗和其他现存或潜在的不稳定地区。相对而言,哈萨克斯坦的区位导致其易受外部势力的侵入,左右社会局势,从而造成社会动荡。

最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现在处于其政治周期的不同阶段。在明斯克,只有2020年夏季和秋季的公众抗议活动才迫使领导人开始思考政治过渡的可能前景。相反,在哈萨克斯坦,早在2019年夏天开始的政治过渡进程,就成为引发2022年1月动乱的因素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哈萨克斯坦的动乱事实上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任总统向第二任总统的权力过渡的结束,而并非是政治转型的开始。

 

然而,尽管两个国家存在诸多差异,但俄罗斯在应对两国风险时通过坚定地站在现任领导人一边,能够更牢固地将两国的统治阶级精英与自身联系的更紧密。但这也可能成为未来政治反对派的把柄。同时,莫斯科应该明确自身定位,避免成为“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要利用其影响力来促进整个后苏联空间的社会政治经济转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