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约翰·米尔斯海默:俄乌冲突恐演变为全球灾难

推文时间:2022-09-05     国别类型:    期数:

多数西方国家已经对俄乌冲突的走向达成共识:发展成长期武装冲突,最终,俄罗斯国力衰弱,被迫接受北约与乌克兰提出的和平停战要求。尽管主流意见认为俄罗斯与美国都有意避免将俄乌冲突进一步恶化,但是双方控制局势的能力实属有限。一方面,从作战动机来看,留给外交途径解决冲突的空间甚小:美国需要避免乌克兰失败,那么可能会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或直接参战;而俄罗斯则会在国家安全受到重大威胁如美国直接参战时,使用核武器。另一方面,从战略来看,双方可能都认为只有在军事上压制对方,才能争取实现和平。

俄乌冲突下,美国等北约国家、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三方作战目标不断升级,使得任意一方妥协的可能性下降,进而增加局势恶化的风险,例如北约直接参战、至少一方使用核武器等。美国早在俄乌冲突爆发时就明确表示,北约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对俄罗斯实施各类制裁的最终目标,是将俄罗斯削弱到无法对邻国产生安全威胁。另外,美国极力渲染俄罗斯“战争罪犯”形象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国际声望捆绑在俄乌冲突上,故难以接受乌克兰失败。乌克兰的战略目标与美国相近,并随着冲突持续从要求俄罗斯归还俄占领土,增加到归还克里米亚地区。俄罗斯多次坚决反对北约东扩,但目前对乌克兰东部及南部领土的占领事实,似乎侧面反映俄罗斯除了“中立化乌克兰”以外,还有强化地缘影响力的战略目标。

目前而言,武器输送、情报交换和军事培训,已经使美国等北约国家深度参与俄乌冲突,如果美国决定冒险直接参与战争,也具备现实动机:第一,美国需要集中精力在印太地区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第二,俄乌冲突陷入僵局,乌克兰方面仍处于劣势,美国需要进一步增加军事帮助(例如直接参战)确保乌克兰不会失败;第三,俄乌冲突以来持续的军事损耗,以及次生的全球性粮食、能源危机,已经造成美国国内及欧洲地区的政治波动,美国自然倾向于尽快结束战争、平息矛盾。当然,俄罗斯也可能以攻击北约国家迫使美国参战,例如:武力切断波兰或罗马尼亚向乌克兰进行武器输送的补给线、直接攻击北约军事设施或军队、对欧盟开展成规模的网络攻击。

俄罗斯在现阶段没有通过使用核武器、扩大增兵等方式恶化局势,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七月称其“尚未采取任何过激手段”暗示了这一可能性。显然,如果北约国家直接参战,则将实质性扭转俄乌双方的力量平衡,还反而使俄罗斯面临被侵略的危险,那么俄罗斯极有可能使用核武器,至少也会以核武器相威胁。除此之外,如果已经无核化的乌克兰已经能够独立打败俄罗斯(至少俄罗斯不再确信能击败乌克兰),或者俄乌冲突已经无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那么俄罗斯也可能进行威慑,以避免被未来可能加入北约的乌克兰威胁。

专家认为,俄乌冲突不大可能通过谈判解决,甚至还存在相当的灾难性后果。即使各国政府能够作出较为理性的决策,战争情况下的局势发展却不能完全通过逻辑进行推测,或通过政治力量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