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学者珞珈论道北极法律与治理问题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3日    作者:    资料来源:综合处    浏览次数:6011

    金秋时节,由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和芬兰拉普兰大学(University of  Lapland)北极中心(Arctic Center)联合主办、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协办的“中芬北极法律与治理比较研究研讨会”在我校圆满举行。

    918日上午会议开幕,由武汉大学副书记骆郁廷教授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全面地介绍了武汉大学在北极海洋问题研究领域的突出地位与贡献,最后对本次研讨会的举行表达了高度的赞扬以及衷心的祝愿。

    研讨会主要分为四个单元 主题。第一个主题涉及北极的利益、对话与观念。丁煌教授介绍“北极治理与中国参与”的一般概况,提出了北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共同参与。拉普兰大学Lassi Heininen 教授讲解了中国与芬兰在北极问题在全球化方面,不同的利益诉求以及可合作共赢的领域,并提出了中芬合作未来走向方案。拉Tapio Nyhanen博士介绍了北极作为人类独特的遗产,中芬在北极政治话语中的地位。第二个主题讨论北极的区域治理的问题。阮建平教授介绍北极地缘政治与治理的未来。他突出介绍了北极理事会的改革问题,引起的中芬学者的广泛而激烈的讨论。秦天宝教授与李苗苗集中论述了中国在北极理事会的当前作用以及未来强化其作用的理由以及途径。最后,Timo Koivurova教授和Waliul Hasanat博士分析了中国参与北极理事会寻求利益的动机,以及中国是如何履行北极理事会观察国的义务。第三个主题讨论北极海洋国际法治理问题。Kamrul Hossain 博士介绍了北极冰川融化在航运问题的突出意义,提出了航运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国际法规制问题。Sebastien Duyck 博士则以中国和欧盟为例,讨论北极海洋保护的问题。何柳博士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学界在研究北极问题方面的突出成果以及先进的机构。第四个单元,由武汉大学客座教授Sergei Vinogradov 讲述北极治理国际法的现在和未来面临的挑战。秦天宝教授与研究生张庆川全面地解读了《斯瓦尔巴德条约》的适用范围,以及对中国有利的解释方案。Adam stepien博士非常有趣地介绍了北极土著人权益保护的问题。最后西南政法大学任世丹副教授,讲解了中国在北极进行科考的法律问题。最后,本次研讨会由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胡德坤教授的闭幕致辞中圆满结束。

    这是一次求同存异,共同磋商,互相学习的国际交流会议。北极的保护、开发等问题,非北极国家的区域内部问题,亦不是芬兰或者中国这样单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应当全人类共同参与的话题。这也正是两天研讨会重要的现实意义所在。在短暂而充实的两天会期里,来自中芬两国的学者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于对话中不断擦出了思想的火花,为解决北极的现有问题以及未来走向以及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深层次参与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理论与方法。本次研讨会的研究成果,在经过同行评议后,将结集在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分别出版中英文版本。部分研究成果,还将提交给中芬两国的北极事务主管部门,供其决策参考。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我校与芬兰拉普兰大学联合承担的芬兰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与欧盟视野中的北极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讨论会。据中方项目负责人秦天宝教授介绍,在北极地区的利益诉求上,中国与芬兰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同时,中国与芬兰在北极法律制度、治理模式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导向和策略。这种联系和差异的共存,构成了中芬两国合作开展北极法律与治理比较研究的基础。

    本次会议也是我校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在北极领域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会议的成功举行,对推动我校与北极国家间的合作、扩大我校在北极事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秦天宝教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