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边海观察 >>

以全球视野重释“二战”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2日作者:资料来源:浏览次数:1753

英国学者安德鲁·N.布坎南的新著《全球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53)》中文版问世了,这是一部颇有特色的专著。

作为一部在标题中嵌入“全球视野”的“二战”史著作,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它超越了“二战”西方中心论观点,真正具备了全球性视野。它整合了那些通常被部分或完全忽略的地区,如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并对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为将广阔的地区囊括进来,该书秉承“长期战争”概念,并对时间框架进行了拓展。布坎南认为长期战争的核心要义在于,一部真正的“二战”全球史不应只关注轴心国在欧洲的失败而将亚洲与太平洋战争视为附庸。他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纳入著作之中,不仅包括英国在非洲和中东的帝国动员、墨索里尼在地中海和非洲的野蛮战役,也包括盟国为提供战争装备而建立的庞大物流网络,这些网络既包括通往英国和苏联的跨大西洋船队,也包括驼峰航线、波斯走廊以及通往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新空中路线等,展现出由世界各国共同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画卷。


该书在战争爆发起点上也有新的突破。受冷战影响,“二战”西方中心论长期主张“二战”是以1939年德波战争爆发为起点的,这就意味着自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开始至1939年9月德波战争爆发前,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中国和欧洲、非洲等地区遭受侵略的国家进行的反法西斯斗争被一笔抹消了。这是极不公平的。该书认为,从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开始,就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而将“二战”局部战争时期的中国和欧洲、非洲等地区遭受侵略的国家进行的反法西斯斗争纳入了“二战”历史中。这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全球视野。

由此可见,该书对中国抗日战争给予了高度肯定。该书认为,就战争本身而言,亚洲是“二战”的主要战场,无论过去西方对于亚洲战争持有怎样的偏见,它在规模上都足以与其他战场相媲美,而且在时间上也比其他战场更持久。从这个意义上说,将1931年作为“二战”的起点是合适的。这就客观地证明了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并足以与其他战场相比肩的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的历史地位。


该书对美国霸权给出了独到的判断,认为美国自“二战”中获得的世界霸权既有限又短暂,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中国革命力量在长期抗日战争中成长为影响战后东亚的核心力量。在“二战”中,虽然美国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但它在东亚和东南亚许多地区的军事力量却很薄弱。战后美国政府积极寻求与中国的蒋介石政权合作,希望通过支持国民党政府的作战,在避免大量部署美国地面部队的情况下确保它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从而维护其霸权。然而战后中国爆发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美国在中国依赖蒋介石政权维护其霸权的计划破产。随后,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美国妄图凭借其海空优势入朝作战,以确立在朝鲜半岛的霸权地位,但在中朝军队的共同抗击下,美国最终没有赢得朝鲜战争的胜利,凸显了美国将军事力量投射到亚洲的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该书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破了雅尔塔协定关于东亚地区秩序的安排,使该地区许多国家摆脱了美国的掌控,可见美国全球霸权的有限性。


该书还从非殖民化的角度论证了“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在“二战”时期,殖民地人民以各种形式参加到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之中,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战争也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战后殖民地兴起了非殖民化斗争,汇聚成民族解放运动洪流,并得到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于是,战后美国面对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以及民族独立和非殖民化斗争的蓬勃兴起,左支右绌,无法掌控世界变革,导致世界的许多重要地区摆脱了美国的势力范围,尤其是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显著缩小了美国的势力范围。随后,在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竞争为新独立的国家提供了周旋的空间,终于在1956年促成了不结盟运动的形成,使得诸如埃及、黄金海岸、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前殖民地及南斯拉夫等国家、地区与美国的构想愈发渐行渐远,这同样显著削弱了美国的霸权。


上述可见,该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二战”全球史。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书的参考资料仍然主要来自欧美地区。但瑕不掩瑜,作为西方学术界“二战”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该书认为“二战”是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开端的长期战争的新观点、从全球视野叙述各国反法西斯战争、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国际地位的肯定、对于美国霸权的重新评价,以及对民族独立运动和不结盟运动兴起作用的探讨,无疑是国际“二战”史研究的新进展,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作者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