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0日晚,外交部周健参赞做客武大,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中国北部湾划界实践”的精彩讲座。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关于中越北部湾地区的划界实践工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越就北部湾问题的两次谈判――论战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越南首先就“引入第三方勘探”而提出北部湾划界问题后,中越曾在1974年以及1977年-1978年进行过两次谈判。越南提出了其以所谓的“历史基础”对北部湾享有2/3的有效管辖,中方则对此持否定态度。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中越关系的恶化,谈判最终演变成两国之间的论战。双方争议的焦点也从海域划界发展至海洋渔业分配。双方的对抗并没有使北部湾划界争端得到有效解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越谈判――成功的海洋划界实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越再次回到谈判桌上。两国于1991年签署了《关于处理两国边境事务的临时协定》,确立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为接下来的中越谈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测绘专家、渔业专家、综合专家,以及各级政府代表、高级领导人的共同参与与关注下,经过多轮谈判,中越最终签署了《北部湾划界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北部湾海域划界问题这一中越关系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

        关于海洋划界实践的启示
        通过北部湾划界实践,周健参赞总结道:“在边界谈判中,实力较量和谈判是同时进行的。划界谈判既是政治谈判,又是实践法律规则的过程。”“一个国家政府对内的稳定性以及对外的权威性是国际谈判中有效的政治保障,将这一点与有效的谈判机制相联系,才能对国内外都有一个交代。”“从历史上看,边界问题影响着战争与和平,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我们需要以国际法为基础,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正确的对待和加以解决。”

边海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