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日三国26日在济州道东南方向的公海实施海上联合演习。
据韩国海军介绍,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卡尔·文森”号以及宙斯盾驱逐舰“斯特雷特”号和“基德”号、韩国海军宙斯盾驱逐舰“世宗大王”号、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雾雨”号参演。
据介绍,韩美日三方模拟朝鲜发起导弹、无人机挑衅的情况实施防空、海上机动训练。此次演习借日前来韩停靠的“卡尔·文森”号离韩返回之机实施。
2日,针对前海洋警察厅厅长金锡均因业务过失致乘客遇难一案,韩国大法院二部(主审法官李东源)维持原判,宣布被告无罪。以同样的嫌疑被起诉的前西海海警厅长金守炫、前海警次长崔相焕、前木浦海洋警察署署长金纹弘等9人也都维持原判,被宣告无罪。
大法院2日对“世越号“事故涉事海警指挥部做出“无罪判决”的根据有二。法院认为,由于“世越号”船长在没有向海警告知“没有下达下船命令”的情况下逃离,海警指挥部很难知道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同时,出动到现场的警备艇“123艇”等救援力量没有报告具体的现场情况,凭当时救援队提供的信息,会误认为“人员正在获救”。
前海洋警察厅厅长金锡均等人因涉嫌在2014年4月16日“世越号”惨案发生时,未尽到必要的救助义务,造成303人遇难、142人受伤,于2020年2月被起诉,但韩国法院在三次判决中均宣告其无罪。在惨案发生9年后的今天,因“世越号”救援失败而被起诉的海警共有12人,但被宣判“有罪”的海警仅有2015年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时任123艇长金京日。即,决定安全管理和救助方向的指挥官全部避开处罚,只有现场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此次判决,“世越号”惨案相关遗属们难掩失望之情。此外,律师团体“为了民主社会”组织的“世越号惨案国民起诉代理人团”团长李正一律师(音)指出,大法院将“收到的信息很少”这一借口作为指挥部面对大型灾难时的免责依据,在梨泰院惨案等事件中,“世越号”这一判决也可能被作为一种依据,从而使指挥部逃避处罚。
24日,4名身份不明的朝鲜居民乘坐小型木船越过东海北方界线(NLL),在江原束草海域被韩国渔民林载吉发现,并向水协中央会束草渔船安全作业局报案。海警当天发布报道资料称,上午7点10分左右,在束草以东约11公里的海上作业的韩国渔船发现了朝鲜小型木船。接到渔民的报警后,束草海警巡逻艇立即出动,在现场确认船上有4名朝鲜居民,之后将他们移交给了政府联合情报调查组。据悉,4名朝鲜居民分别是1名男性和3名女性,他们向韩方表明了投诚之意。
在忠南鸡龙台举行的国会国防委员会海军本部国政监查会议上,共同民主党议员奇东旻指出,国民担心的是没有发现朝鲜木船是不是意味着警戒存在漏洞。韩海警接到渔民报警出动后才发现朝鲜木船,这引发了军队的海上、海岸警戒系统是否正常运转的争议。对此,军方相关人士表示,从凌晨4点之前开始NLL以北海域就出现了异常征兆,军方事先捕捉到了朝鲜方面的动向,为了应对朝方船只南下的可能性,海军舰艇和海上巡逻机(P-3C)在NLL附近展开追踪任务。联合参谋本部相关人士表示,陆军海岸警戒雷达于上午5点30分左右在束草东北方向10英里(16.1公里)以上的海上探测到了目标,随后追踪以一定速度移动的该目标,并实时与海军共享情报。此后,上午6时30分左右,目标进一步接近内海,陆军海岸哨所的热成像监视设备(TOD)追踪了该目标,并于上午6时59分判断其为可疑船舶。军队一直在监视着目标,如果朝鲜木船进一步靠近海岸,即使没有居民报警,海军高速艇也会出动,采取确认是否存在异常的后续措施。
特别地,军方相关人士解释称,2019年6月,军方在朝鲜木船进入三陟港之前完全不知情,但这次军方通过探测和追踪已经判断朝鲜木船为可疑船舶,正在按照程序采取措施。
这可能是考虑到2019年6月朝鲜木船“三陟港归顺”时发生的警戒失败争议而做出的解释。当年6月15日,朝鲜小型木船越过NLL,在东海停留了三天。在木船进入三陟港后、居民报警之前,军方完全未察觉这一事实。当时军警的海上、海岸警戒网完全没有启动,国务总理李洛渊和国防部长官郑景斗为此曾向国民道歉。联合参谋本部强调,尽管此次越界的小型木船长7.5米,比三陟港当时的木船(10米)还小,但韩军方还是发现了。
韩国、美国空军和日本航空自卫队22日下午在朝鲜半岛南部韩日防空识别区(ADIZ)重叠区域首次实施联合空中演习。此次韩美日联合空演采用韩美日战斗机护卫可携带核武器的美国B-52战略轰炸机的编队飞行方式进行。B-52于17日现身2023年首尔国际航空航天暨军工展览会(ADEX 2023),为开幕式助兴,并与韩国空军举行联演后,同一天前往清州空军基地着陆。
韩美空军、美日空军此前在朝鲜半岛附近上空多次实施联演,但韩美日三国联演尚属首次。去年5月尹锡悦政府上台后,韩美日接连进行了反潜演习等海上联合演习,此次又进行了空中联合演习。此次演习是三国首脑今年8月在美国戴维营决定针对朝鲜“核导威胁”加强安全合作后采取的最新动作。韩美日首脑在戴维营会议上,除了就实际上的三国集体防卫(同盟)达成协议,还表示,三国空中联合演习及三国军演范围的扩大和制度化将进一步加快韩日同盟的构建。
有担心称,此次演习将成为日本介入和干涉朝鲜半岛问题的契机。市民团体“开启和平与统一的人”当天在总统室附近进行一人示威,抗议韩美日联合军演。该团体表示,此次三国空中联合演习是在为日本自卫队参与在朝鲜半岛领域内进行的军演做铺垫,是在允许日本介入和干涉朝鲜半岛问题,并可能会导致日本自卫队再次侵占朝鲜半岛。
据悉,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存在海上主权纠纷的中国在中国东海建造了百米高的海上观测平台。近日,据中国《科技日报》报道称,史上最高的海洋观测塔“同济•海一号”将于本月中旬在中国东海建设完成。这里的“同济”是指负责观测塔开发的上海同济大学,“海”则是指海洋。有舆论担忧,这座塔可能会成为中国在海上监视他国动向的岗楼。
同济•海一号从4月开始在青岛进行制造,高103米,重4500吨。搭载有195台(66种)观测装备,可以实时收集大气、海洋等的立体信息。据悉,同济•海一号将协助研究气候变化,收集海洋大数据和进行灾难预警。
这是中国于2017年3月立项的“海底科学观测网”的一环。海底科学观测网属于中国海洋领域的国家技术基建项目,由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主导推进。目标是投资21亿元人民币(约合3800亿韩元),在东海和南海建立观测网。
据香港《南华早报》(SCMP)称:“同济•海一号是中国海上构筑物中观测传感器最多的一个,而且比现有的海洋监视设施要大”,“可能成为中国争夺海洋权利的工具。”7月,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宏曾表示:“提升海洋监测和提前预警能力是实现海洋强国的方法”,“目前正在全力构建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韩国有舆论担忧,这样的观测塔可能会成为中国在海上监视与之存在主权纠纷的其他国家动向的岗楼。
韩国政府22日表示,将在综合分析各界意见后于近期决定是否将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改称为“处理水”。
国务调整室国务第一次长朴购然当天在中央政府首尔办公楼出席例行记者会并答问如上。他表示,目前正在多个部门进行直接或间接确认。不少意见认为应改成“处理水”,也有部分人对此表示担忧。目前很难提出大方向,需作进一步分析。
朴购然说,对于渔民而言,核污染水排放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计,因此迫切呼吁政府为核污排海更名。但考虑到全体国民的情绪和情感因素,政府需作综合考量并在近期内确定方向。
海洋水产部次官(副部长)朴成训本月19日曾表示,改称为“污染处理水”的意见渐占上风。就朴购然的上述发言,朴成训表示,对日本第一批核污染水排放情况进行确认的结果显示,东京电力公司正在按照既定的计划,在正常范围内进行处理和排放。这也为改称“处理水”的意见提供了支撑。他还表示,政府已就此听取了水产协会中央会、韩国水产业经营人中央联合会、鹭梁津水产市场商人联合会等水产行业方面的意见。
韩国政府8日部分公开了国策研究机构就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联合编制的研究报告内容。在野党此前曾指责政府不对外公布报告。
国务调整室国务第一次长朴购然当天在中央政府首尔办公楼举行例行记者会时表示,这些研究报告旨在将核污染水排海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制定能够确保国民健康和安全的应对策略。他表示,报告并未从自然科学角度对排海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朴购然表示,报告提出的三项策略分别是构筑国民经济影响应对体系、加强科学应对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和夯实政策基础。在降低对国民经济影响方面,报告提出了构筑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信赖、扩大核辐射调查、应对短期水产品价格下降等对策。报告还提出了加强辐射监测基建、国际合作研究、体系化科学调查、国际合作多边化、活跃民官产学协商机制、探索国际司法层面的解决方案等。
朴购然表示,报告涵盖了应对核污染水排海的方方面面,但没有面面俱到地考虑到具体的外交、政策事项等不对外公开事项。他表示,这是在日本排放以前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与韩国政府讨论结果出炉之前进行的研究,因此政府在大致方向上参考了研究报告的建议。
朴购然介绍说,政府采纳报告建议的具体事例有促进水产品消费活动、增设海洋核辐射监测点位、开展海洋扩散模型预测、构建韩国-IAEA信息共享机制(IKFIM)等。朴购然说,部分媒体认为报告中的一部分提议未能反映到政策当中,就此,希望各方能将其视作政府在决策时的众多参考资料之一。
该报告还分析称,若日本政府再次就韩国禁止进口福岛水产品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韩方有可能败诉。
7月7日,在发现韩国军队进行针对“竹岛”(韩国称“独岛”)的军事训练后,立即由亚洲大洋州局局长船越健裕向韩国驻日大使馆次席公使金壮炫提出强烈抗议,同时,由驻韩日本大使馆次席公使熊谷直树向韩国外交部亚太局局长徐旻廷提出强烈抗议。抗议提到,鉴于“竹岛”在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上都明显属于日本固有领土,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此次韩国军队的训练行动,日本对此深感遗憾。
日本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于23日表示,计划7月初访问中国。他向媒体表示“希望与中国增进互信,维持互惠关系”,阐述了访华的意义。他将作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的一员进行本次访问,预计在北京与经济领域相关人士进行会谈并寻求共识。其后玉城丹尼计划前往福建省,与当地有关人士就经济及人员交流交换意见。
冲绳县于今年4月设立“区域外交办公室”,表示将着手开展冲绳县独自的外交活动,以缓解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访华就是其中一环。
考虑到对美中对立、台湾突发事态等不稳定因素的忧虑,玉城强调“与其过分担忧这些因素可能引发的紧张局势,我更倾向于积极地与各国保持联系、开展合作。”他还提及邀请中国的民间团体和有识之士前往冲绳参加研讨会,热情表示“能策划很多以冲绳为桥梁的项目”。
日本对台窗口机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14日在台北市,举行了帮助扩大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出口的“出口支援平台”成立仪式。力争面向日本出口商发布信息以及针对台湾消费者促进销售。
农林水产省将与驻外使领馆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等加强合作。目前已在美国、中国、泰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该平台,台湾是第8个。
台湾去年的日本农林水产品和食品进口额为148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为全球第四。交流协会副代表服部崇在成立仪式上强调称:“考虑到经济发展和对日本食品的高度信赖,是有望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具吸引力的市场。”
另一方面,因对台湾方面的交易习惯和喜好缺乏理解,或对不同于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定应对不足,也存在错失商机的情况。该平台将为日企提供支持,比如发布台湾信息和实施针对台湾消费者的促销活动等。
14日在台北市举行了国际食品展览会,福冈银行聚集16家客户设有介绍九州食品的展区。该行驻台湾事务所所长大山一平表示:“随着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TSMC)进驻九州,九州对台湾的兴趣也在提升。希望台湾民众也能了解九州的魅力。”
美国总统拜登在官方活动中,善意介绍盟友日本的外交的情况增多。日本主办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的、受到全球关注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广岛峰会),彰显了存在感,拜登似乎是对此给予了好评。
“我在日本度过了较多时间。日本增加了(防卫)预算和对乌支援”。拜登8日在与英国首相苏纳克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这样强调。在欧美双边会谈中称赞作为第三方的日本比较少见。
拜登13日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会谈时,也表示“已把与日韩和太平洋各国的磋商内容全部告诉了你”,不忘提及日本。此举似乎是为了对抗中俄等,期待日本发挥联通欧洲与亚洲的作用。
日本在日美澳印“四边机制”(Quad)中也与美国的立场相近。拜登计划邀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韩国总统尹锡悦访美,力争加强日美韩三国合作。
6月4日,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与韩国国防部长李钟燮在出席第20届香格里拉会议期间举行会谈。会谈概要如下:
首先,双方强烈谴责5月31日朝鲜发射弹道导弹的行为,认为该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同时,基于朝鲜核导威胁等地区严峻的安保局势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必要性,双方就推进日韩、美日韩防卫合作达成一致。此外,日韩两国首脑确认日韩关系改善已步入正轨,并就进一步发展日韩关系达成一致。鉴于此,日韩防务部门也确认将进一步密切沟通,并一致同意就以下项目开展合作。
在地区安全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为坚持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开放国际秩序,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日韩将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共享基本价值和战略利益,积极开展合作,在保障地区安全中发挥负责任的作用,并共同应对印太地区和全球性挑战。
在推进日韩、美日韩合作方面,为应对包括朝鲜问题在内的地区安保挑战方面,推动提高日韩防务部门间的相互信任,谋求在各层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双方在上述共识的基础上,为推动日韩防务部门间的合作,一致同意就双方之间尚存的问题加快进行磋商。
当地时间6月3日17时许,正在新加坡出席第20届IISS亚洲安全保障会议(香格里拉会议)的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举行了约40分钟的会谈。会谈概要如下:
滨田靖一表示,正因为中日之间在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中日两国防务部门之间坦率地交流非常重要,李尚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针对地区局势,滨田再次对东海、南海局势等表达了严重担忧。他还表达了对于中俄继续在日本周边进行联合军事行动的严重关切,并再次强调了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此外,滨田还强烈谴责了日前朝鲜发射弹道导弹的行为。
针对中日防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双方确认将继续妥善可靠地运行今年5月份开始运行的“中日防务部门直通热线”,并就今后继续推进对话交流达成一致。
当地时间29日,日韩第16回裁军与不扩散磋商在韩国济州举行。此次磋商是自2018年以来时隔5年再次召开。日方由外务省裁军、防扩散与科学部部长海部笃担任代表,韩方由外交部原子能不扩散外交企划官担任代表。
在本次磋商中,双方结合G7广岛峰会成果,就军控、裁军和不扩散领域当前主要的国际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并就今后两国间继续就该领域进行磋商达成了一致。双方再次确认,将在朝核问题等地区安全问题上进一步紧密合作应对。
5月31日,在朝鲜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后,日美韩就朝鲜局势进行了电话会谈。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船越健裕、美国朝鲜事务特别代表金星容、韩国外交部朝鲜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金健参加了电话会议。
三方对31日朝鲜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表示强烈谴责,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评估。三方一致认为朝鲜当前的导弹发射形势对地区安保构成重大且紧迫的威胁,也是对国际社会显著且深刻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三方一致同意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局势变化,并重申日美、日韩、日美韩将继续强化包括日美韩安保合作在内的地区威慑力和应对力,同时与安理会和其他同志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保持紧密合作。
担任日本跨党派“日韩议员联盟”会长的前首相菅义伟(自民党)31日访问韩国,与总统尹锡悦在首尔的总统府举行了会谈。两人就朝鲜发射“军事侦察卫星”,一致认为需要日韩、日美韩密切合作应对。菅义伟要求韩方为立即解决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提供合作,并再次获得了尹锡悦的支持。
这是菅义伟3月就任议联会长后首次访韩。他在会谈中强调:“作为议联会长,我将为日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两人对扩大包括议员之间在内的人员交流表示了欢迎。
据相关人士介绍,有关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的应对未成为话题。
会谈后,菅义伟向媒体透露称:“例如朝鲜问题、强化日美韩战略合作等,我与尹总统坦率交换了意见。”他还表示,议联有意为日韩两国政府强化关系的举措提供助力。
在日韩关系方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尹锡悦的首脑间互访“穿梭外交”已经全面重启,关系改善取得进展。
日韩防长拟配合2~4日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安全会议举行会谈,届时韩国尹锡悦政府打算就韩国舰船对日本自卫队飞机照射火控雷达的问题摸索平息途径。在应对朝鲜威胁方面,雷达照射问题成为日美韩合作的障碍。为克服这一障碍,力争恢复日韩防务部门间的信赖。
日本防卫相滨田靖一与韩国国防部长官李钟燮的会谈将是2019年11月以来时隔约3年半的日韩防长会谈。双方预计将以防止2018年12月发生的照射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为核心议题进行商讨。韩国国内有通过修改军方应对指针来消除相互不信任的方案。
尹锡悦政府为了深化日美韩合作,力争实现日韩防卫合作正常化,实际上进展动向也凸显。今年4月17日双方时隔约5年恢复安保对话。5月29日海上自卫队护卫舰悬挂自卫舰旗(旭日旗)驶入釜山港。旭日旗在韩国被称为“侵略的象征”,抗拒情绪根深蒂固,而尹锡悦政府允许悬挂该旗。日本海上自卫队给予肯定称“这是极大的一步”。
此前火控雷达照射问题造成巨大隔阂,因此日本防卫相关人士称:“不会在搁置的状态下构建合作关系。”李钟燮也在6月1日的国会国防委员会会议上积极地表示:“为了发展面向未来的两国关系,双方将努力以明智的方法解决。”
在新加坡还将举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加入的日美韩防长会谈。在朝鲜发射“军事侦察卫星”使得紧张局势升温的情况下,将为即时共享导弹信息而推进协调。韩国总统府高官介绍称:“打算在韩日之间也增加直接的信息传达。”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7日表示,他十分清楚并注意到韩方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日本政府称之为“处理水”)排海的关切。
正在日本访问的格罗西将从当天起对韩国进行访问,启程前他出席在东京举行的记者会,并作出上述表述。他说,在韩行程仍在协调中,我愿意会见(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在野党人士,还愿意与有意见的人进行交流。他强调,互信极其重要,IAEA遵循科学和中立立场。
格罗西指出,日方核污染水对邻国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强调,IAEA对日方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结论充满信心。
就“虽然IAEA主张安全,但仍有意见反对日方排放核污染水”的说法,格罗西称,人的想法都各有迥异,应该也会有绝对不接受IAEA结论的人。重要的是,需要以严肃端正的态度、简单易懂的方式作解释,并诚实回答相关问题。
格罗西将从7日起对韩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之后转赴反对日本核污排海的太平洋岛国进行访问。
4日下午,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抵达东京首相官邸,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递交了对福岛核污水排海安全性等进行审查的最终报告——《国际原子能委员会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水的安全审查综合报告》。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这份共129页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向海洋排放处理水的处置方法和活动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处理水受控地分阶段排放入海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忽略不计。
日本政府将以此为依据,在今夏正式向大海排放133万吨核污染水,为期30至40年。目前,只要岸田文雄发话,就可以随时排放核污水。
当天,虽然阻止核污水排海的“最后一道障碍”被清除,但韩国政府并未单独表态。中国外交部则明确表示反对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证明不了日方排海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韩国政府福岛核污水处理考察团31日举行记者会,说明5月21日至26日在日本进行现场考察的内容,并表示在考察过程中获取东京电力公司提供的“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出入口核污水浓度的原始数据。
考察团团长、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委员长刘国熙当天在政府首尔办公大楼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考察团确认了主要设备按设计图纸安装在污水处理现场的情况,以及发生异常时可供叫停排放的手段:在福岛核电站确认了ALPS、排放前测量核污水中核素浓度的“K4储罐”、输送设备、稀释设施、运行控制室、紧急停止装置等设施。刘国熙介绍,考察团此行重点检查了ALPS的除核性能,以及能否长期稳定运行。
日方每年对64种核素进行1次浓度分析,韩国考察团此次得以获取日方在2019年至2022年四年里积累的测量设备运行数据。日方还提供了检出次数较多的10多种核素每周1测的出入口浓度数据。刘国熙表示,考察团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确认核污水的状态和ALPS的性能,但考察团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确认,才能精准研判主要设备长期稳定运转的能力。考察团将通过同日方进行的问答互动,对各设备、各领域进行分析和确认工作,基于此对福岛核污水处理相关作出综合评价。此外,在对已掌握资料进行缜密分析的同时,考察团计划获取定期检查项目和维护管理计划,还将参考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确证监测项目的原子能安全技术院的分析结果,综合确认ALPS除核性能。
当晚,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官网上发表了以经ALPS处理后日本认为可以排放的核污水水样为对象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福岛污水排放计划安全性审查过程中发表的第6份报告。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该报告中表示,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污水测量和技术力量方面证明了其高水平的准确性,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参与验证的第三方实验室都没有检测出有意义的额外放射性核素。国际原子能机构一直通过下属的3个研究所和包括韩国原子能安全技术院在内的美国、法国、瑞士等4个国家的实验室交叉验证福岛核污水水样。该机构将综合到目前为止的审查结果,并于6月公布最终报告。
有质疑声称,韩国考察团选取并进行分析的数据无法确保其可靠性。专家和环境团体指出,韩国考察团没有直接采集水样和进行分析,而是仅凭日本方面提供的数据判断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样的做法存在局限。环境运动联合活动处长安在勋表示,东京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该公司曾进行过虚假宣传称核污水经ALPS处理后只剩下氚,在日本国内也失去了信誉。首尔大学原子核工程系名誉教授徐均烈(音)也批评称,(考察团)把原子能机构当作挡风玻璃,试图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