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讯社”】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因应特朗普新政 台湾应加快行动

推文时间:2025-03-08     期数:191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近期以扩大对美投资与采购等方案,因应美国总统特朗普新政。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今天说,这是明智之举,呼吁台湾应加快行动,尽速推动相关措施;若想改变特朗普对半导体的看法,这不务实。

美台商业协会(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在20日接受中央社访问,分析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拟对芯片等产品课征关税、并对贸易伙伴课征“对等关税”的立场。

特朗普一再提到,台湾“偷”走美国的芯片生意,加征关税能让产业再回到美国。

韩儒伯指出,关税是特朗普政府整体贸易政策的关键核心,特朗普希望借由关税,加速推动外资在美国的投资,并改善双边及多边贸易关系。

一般认为,关税会增加企业负担,并转嫁给消费者,韩儒伯也持同样看法。他更特别提到,供应链的成本增加,可能会影响企业用于研发新产品的资金,“这将是一个更难回答、但至关重要的问题”。

若进口芯片到美国需课征关税,也将影响美国的国防工业。韩儒伯说,复杂且先进的武器平台与系统,需用使用高端芯片。而全球超过90%的高阶芯片由台积电生产,“没有其他供货商”。相关的企业界也关切这项政策。

韩儒伯认为,特朗普拟对芯片课征关税,是为让更多半导体产业以美国为生产基地。而鉴于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复杂性、涉及多个市场,生产成本昂贵等特性。从长期来看,特朗普着眼的是“提升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利益”。

对于关税是否真能达成这个效果,韩儒伯说,如果关税的税率“够高,且持续一段时间”,在美国制造芯片终究会比在台湾便宜。根据报导,目前在美国生产芯片的成本比在台湾高出30%50%,“这无疑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他也强调,美台避免双重税收法案能否通过,也攸关厂商在美国投资的意愿。

韩儒伯表示,半导体是台湾经济奇迹的核心,台湾任何政府的首要任务都会是确保其优势,因此在表达支持与美国合作的同时,要也正视台湾民众对于半导体是否“过度投资”美国的忧心。中国也会利用这种恐惧心理,宣传美国不可信赖。

他说,美台各方在讨论扩大合作时,必须很小心,“确保美、台民众都了解,这对美台是双赢”。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须与台湾合作才能赢得与中国的竞争,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关键基础设施都将来自台湾。

韩儒伯从特朗普把关税视为谈判策略的角度出发,建议台湾因应特朗普政府的方式,应“更有急迫感”。若想说服特朗普政府以其他方式看待半导体,并非务实做法。

他说:“台湾现在应集中精力宣布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实际举措”。

韩儒伯也提到,过去几年,美国与台湾的贸易不平衡急遽扩大,这也让台湾成为特朗普政府主要关注的对象之一。而这对台湾来说,是一个“政治问题”。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Statista的统计,台湾过去7年对美贸易顺差持续稳健扩大,2018年为63.9亿美元,2023年增至353.5亿美元,去年创下648.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美国商务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台湾成为美国第5大贸易逆差地区。

韩儒伯说,关于贸易平衡与否的效益,经济学家有许多辩论。但当前重要的是,特朗普和他的官员认为,这是衡量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公平性的极重要指标。他说,关税是“粗糙但是有效”的工具,能吸引外资到美国,减少贸易不平衡。

赖清德在14日召开国安高层会议,应对特朗普可能祭出的关税措施等议题,会后提出多项方案,包括扩大对美投资与采购、以特别预算让地区防务预算达到地区内生产毛额(GDP)的3%等。

韩儒伯说,赖清德提出的方案是“明智之举”。地方防务预算方面,一年要提高约GDP0.5个百分点,即约45亿美元,这向特朗普政府传达,台湾希望解决贸易不平衡议题,也要向美方购买能遏制中国的重要军备。

特朗普曾表示,台湾应把防务预算提高到GDP10%,官员则提过5%这个数字。

韩儒伯指出,台湾无法立即将防务支出提升至5%,但赖清德已展现诚意,对台湾这样规模的经济体而言,这已是相当显著的增长。随着时间推移,未来仍有谈判空间,数字可能再提高,“最重要的是传达台湾的决心、严肃以对的态度”。

他说,特朗普政府的讯息很直接,就是“要立即行动,不要再等”。不论台湾要提高防务预算、或增加对美投资与采购,应尽早发出积极的信号。他也提到,台湾的政治环境并不利迅速推动这些决策,可能会出现一些拖延。

对于特朗普多次表示,他希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可能谈贸易协议。韩儒伯说,他不担心两人见面会伤害台湾,最近美国国务院网站修改对美台关系的措辞,“这是很好的指针,显示台湾会继续是美国重要且正面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