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演频繁引国际关注。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外交部领导人副手吴志中20日向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表示,台湾地区对北京采遏制政策,首先强化地区防务与“自卫”决心,并透过经济、涉外事务强化与盟友合作;国际挺台声量增加,因台海稳定也是国际安全。
中国军演日益频繁,不断升高台海紧张,在如今动荡的地缘政治局势下,更加引起世界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20日专访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外交部领导人副手吴志中,向法语听众分析台海情势与台湾立场。
就在16日,台湾地区军队侦获59架中国军机与9艘军舰在台湾附近绕行,规模创近期新高。对此吴志中表示,中国正为“入侵”台湾做准备,台湾人并不天真,了解这是几年来的事实—中国正准备“侵台”,其“入侵野心”已昭然若揭。
然而,中国做准备并不意味就能遂其所愿,吴志中说,台湾正尽最大努力阻止中国“侵略”,最重要的是,台湾的稳定符合各方利益,特别是台湾半导体与世界未来息息相关。
吴志中强调,台湾现在采取“非今日政策”(Not Today Policy),就是“今天不是侵台的时候”,目的是要劝阻中共领导人习近平,让习慎思今天是否适合对台发动“攻击”。
吴志中说,劝阻中国“侵台”策略奠基于三大支柱。首先,台湾正大幅增强地区防务能力,同时增加防务预算,使其占地区人民生产毛额的3%,“我们必须先明确地表明台湾有自我保卫的强大意志”。
其次,是主要军事强国对台海稳定的支持。“美国人在,一艘日本军舰日前穿越台湾海峡...去年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日本、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主要军事强国都在该地区巡航,都向中国传递维持现状符合所有人最佳利益,中国不应试图改变”。
最后,是国际社会为台发声的能量,如七大工业国集团(G7)、20国集团(G20)都发表声明,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换言之,尽管中国的“威胁”更加明显,但国际社会对台湾的支持也更加显著。
记者询问,当看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弃乌克兰时,是否担心同样状况发生在台湾。
吴志中回复,“台湾不是乌克兰,因为台美的共同国家利益比美、乌的共同国家利益大得多”,他不认为台湾处境有所恶化。
他说,尽管台湾非乌克兰,但俄乌战争也影响台湾,让人民清楚看见一个大国可以突然为了自身利益侵略一个小国,这种情况不应发生,台湾坚决反对这种模式。
他指出,美国对于台海也采取模糊政策,“不为台湾提供防御作出明确保证,以避免过度刺激中国,因中国对台湾问题往往缺乏理性态度”。
但他分析,若从美国表态来看,对台提供防御的保证比过去强烈,且从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所宣布的政策来看,美国对台支持比以往更为显著。他强调,台湾高层与美国政府都有直接联系。
鲁比奥19日才表示,美国政策向来是不应以武力或任何方式强迫改变台湾的地位,这也是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并认为可以“透过让夺取台湾的代价高于习近平所认为的益处来拖延及遏制攻台”。
记者询问,台湾半导体制造业领导者的地位是否足以确保其安全。吴志中指出,“半导体只是其中一个元素,也是台湾与世界共享的重要元素”,此外,台湾有自我捍卫的意愿,也持续在地区防务上努力。
他说,因此为确保台湾安全的三大元素,首先是地区防务,其次是经济与工业,及台湾半导体为世界共同利益,第三则是涉外事务努力,以及近年来良好的 “外交”成果。
在回复国际社会是否提供台湾足够支持时,吴志中说:“国际支持永远不够,历史告诉我们,永远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百分之百保证通常意味签署条约,而条约并不总是被遵守。”
吴志中指出,台湾所要做的是继续努力,如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讨论及合作,以此作为构成台湾乃至整个世界未来所需的保证或国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