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发表评论指出,随着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公共问题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化毫无疑问将持续深入推进。全球化1.0开始之初,“全球化浪潮”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将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向外围发展中国家传播,其中“半外围国家”(如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是传播中枢。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外围国家对全球化的抵抗性将增强,从而引发贸易战,单边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兴起。而全球化2.0下,“全球化浪潮”的方向是相反的——是由外围向中心传播,位居中心的西方国家将越来越多地采取限制移民,恢复贸易保护主义等措施。专家认为,2.0版本的全球化将呈现网络状发展格局,没有明确限定的地理边界,以往“核心”和“外围”的概念可能会失去意义。全球化2.0的基本目标也将不是把落后的“南方国家”经济水平拉到与北方国家持平。单个国家成功的主要标准将不再只是确保高经济增长,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加关注社会平等、生活质量、环境议题、人身和公共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专家认为,在全球化2.0时代,发展驱动力将由经济因素过渡到社会因素,多元主义将会迎来巨大发展,国际舞台将会吸引更多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和大批非国家主体参与者。专家指出,虽然东西方之间的界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存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与西方模式有很大不同,但在更远的将来,南北问题可能会对全球化进程造成愈发重要的影响。
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analytics/kakoy-budet-globalizatsiya-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