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一体化前景研究中心专家弗拉基米尔·涅日丹诺夫发表文章,分析中俄之间持续性的密切关系对两国的意义。在二十一世纪,中俄关系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向发挥了特殊作用,不联盟、不对抗和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形成了中俄关系的基础。2004年,中俄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两国关系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中俄对21世纪的国际秩序提出了统一的立场,不仅展示了中俄两国的全球地位,而且强调了两国对现有世界秩序的承诺和捍卫的决心;2010年,中俄宣布全面深化伙伴关系和战略互动,表明两国之间的对话不仅限于政治议程;2014年,中俄发表了关于“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互动关系进入新阶段”的声明;2019年,两国宣布过渡到“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互动进入新时代”;2021年,中俄领导人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长五年,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为未来发展对话提出了进一步的方向。
文章对过去二十年中俄关系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首先,中俄政治对话是一个自然过程,不依赖于与第三国(包括西方)的关系;其次,各方政治对话仍然是整个中俄关系体系的主要引擎;第三,中俄伙伴关系从区域性伙伴关系发展为全球性伙伴关系,将自己定位为现有世界秩序、联合国体系、国际法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保障者;第四,俄罗斯倾向采用中国的政治立场和词汇;第五,将中俄关系定性为“在水平上优于联盟”是双方之间的政治妥协。
专家指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延期意味着双方在2026年将再次做出决定:续签条约或通过一个全新的文件。目前中俄关系显示出双方在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展望到2026年的中俄关系:在政治领域,俄中美矛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立场的通报和联系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表明中俄在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问题上进行了高层和最高级别的积极互动;在军事领域,中俄使用相同的技术手段为国家导弹预警系统的整合开辟了机会,可能会促使军事政治合作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化;在经贸领域,2021年上半年中俄经贸关系在新冠病毒危机后也呈现上升趋势和复苏态势;在科学领域,研究表明当今中国外来科学思想的主要来源是俄罗斯,俄罗斯成为中国技术发展的保证者。最后,专家总结认为,《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二十周年展示了中俄政治关系的真正进步。
与此同时,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关键任务仍然是将政治合作成功转移到所有关系领域,以便未来中俄之间的对话不会被历届政治精英及其中俄双边关系的愿景所束缚。
https://eurasia.expert/kak-menyaetsya-strategicheskiy-alyans-rossii-i-kit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