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早些时候在武汉举办的非正式峰会一样,马哈巴利普兰峰会更多是为了在中印发生严重分歧且可能导致两国关系破裂的情况下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武汉峰会打破了两国在洞朗对峙之后形成的僵局,而马哈巴利普兰峰会则阻止了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和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的军事演习升级为“争端”。这两次峰会都并未处理或者解决中印间任何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这两次峰会传达出一个讯息:两国领导人希望保持高层接触和对话,并向世界表明两国能够成熟地管控分歧。
此类峰会释放出的友好信息和热烈氛围使印度停止寻求与其他大国达成更有力制衡中国的协议。但从巴基斯坦总理在习近平主席访印前出访中国,以及习主席在随后不久访问尼泊尔来看,中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克制。从中期到长期来看,印度只能通过恢复持续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来消除中印关系之间的失衡,而经济增长本身也可以为印度带来与中国相当的资源优势。印度是唯一有潜力在综合国力上与中国相匹敌的国家,而激发这一潜力则可能需要作出艰难的抉择。
【作者:Shyam Saran,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兼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10月21日报道
https://www.thehindu.com/opinion/lead/after-mamallapuram-the-reality-of-asymmetry/article29752756.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