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种媒体报道中的印度国家形象一直不佳,不仅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经济学人》等媒体,还包括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和印度周边国家的媒体。在政府层面上,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在最近的德里骚乱之后。印度总理莫迪一直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国际政治家形象,但该形象已经开始受损。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印度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印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型新兴经济体,并且成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年轻人口带来的红利也将保证印度在未来几十年里都具有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此外,印度多元化民主国家的建设进程也取得了成功,这一进程与全球化的趋势紧密相关。印度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世界级的核工业、航天产业以及IT行业方面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就,这也巩固了印度的优势。如果未来的全球发展由科技所驱动,那么印度将成为领跑者之一。
但在以下方面,印度的国际形象都在受到挑战。首先,印度4.7%的经济增长率不会再像8-9%那样具有吸引力,银行业危机持续恶化、国内私人投资匮乏以及出口停滞将使印度的经济前景更加令人担忧。其次是政府选择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公开表示要审查自由贸易协定以及采取事实上倒退回1991年以前的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这些举措都将打击印度在区域和全球经济领域中的形象。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放大这些负面的经济因素。最后是政府机构过去所遵守的高标准和严格规范都已经受到了侵蚀。印度过去曾经历过数次政治和经济危机,但作为一个正常运作的多元化民主国家,它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从未受到质疑。印度也因其政府机构的可信度而受到赞誉,例如独立的司法机构、专业的选举委员会和主计审计长公署(the Comptroller and Audit Ceneral of India,简称CAG,印度最高审计机关)等监督机构。鉴于《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所产生的争议以及政府对待不同政见者时公开表现出来的集权主义态度,民众对政府遵守宪法原则的承诺表示怀疑。在近期的德里立法会选举(2月8日)中,民众的政治话语权被压制到了最低点,这也为之后的骚乱爆发提供了诱因。
与过去不同的是,各种不幸的事件都可以通过电视机荧幕进行传播,民众也通过社交媒体记录此类可怖的景象。印度的太空计划、核工业以及IT产业反映出国家现代化和高科技化的发展愿景。但是,当印度政治领导人、甚至是科学家开始滔滔不绝地宣传牛尿和牛粪的医疗效果或声称古代印度就开发出核武器和导弹时,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努力引导民众培养出的“科学态度”就开始动摇了。即使印度的太空计划受到赞赏,但印度也避免不了成为世界人民所嘲笑的对象。
【作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曾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印度驻缅甸大使,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3月12日报道
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the-fall-into-infamy-5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