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了访问,这标志着缅甸与其强大的北方邻国之间关系的升温。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缅甸在国际社会中受到孤立,在国内则饱受种族冲突的困扰,中国在此时逐步成为对缅甸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需要各种自然资源和出口市场,而缅甸可以为其提供矿产、木材和农产品。同时,中国也是缅甸主要的军事武器供应国。中国通过修建连接本国南部和缅甸的多条高速公路进入缅甸境内,两国间若干边境贸易点加速了中缅边境贸易的发展。在与中国毗邻的缅甸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政府通过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国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和经济联系,而缅甸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管控力度非常有限。中国在这些缅甸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额投资,所以这些地区与中国南部的融合程度远高于其与缅甸其他地区的融合度。
当我在1997年担任印度驻缅甸大使时,我发现中国对缅甸拥有压倒性的影响力,而缅甸军政府对这种情形深感担忧。为了在中国以外发展多元化外交,缅甸政府选择了加入东盟。然而,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爆发后,西方世界对缅甸政府和昂山素季本人的态度逐渐恶化,缅甸还遭受了西方的制裁。这种国内外环境使中缅关系重新升温,中国成为了缅甸不可或缺的伙伴。
缅甸对印度而言至关重要。印度四个最敏感的“边境邦”——“阿鲁纳恰尔邦”、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和米佐拉姆邦都与缅甸相接壤。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印度需要与缅甸进行合作,防止其他国家利用缅甸领土对印度开展敌对活动。缅甸和印度同为孟加拉湾沿岸国家,任何在缅甸海岸线上部署军事力量的第三国都有可能威胁印度的安全。作为东盟国家,缅甸还是印度向东南亚扩大影响力的门户,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必须依靠缅甸的支持。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中国与缅甸双边关系的发展对印度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作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曾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印度驻缅甸大使,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1月24日报道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view-ominous-signs-for-india-as-china-regains-pole-position-in-myanmar/articleshow/73570492.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