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内持续蔓延的灾难性火灾,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不得不推迟原定的访印行程。但是,如果下一次两国领导人会晤能够正常举行,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将有机会进一步巩固与发展。自1947年以来,这是印度与澳大利亚首次在没有外界重大刺激的情况下主动发展双边关系。
在历史上,印澳两国关系的发展至少遇到了四种深层次的结构性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冷战思维。在冷战期间,澳大利亚决定成为英国和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而印度在此时选择了不结盟的立场,这导致印澳两国之间存在诸多分歧与误解。其次,印度的核政策也是一个复杂的诱因——印度并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NPT),在1998年印度政府进行核试验之后,澳大利亚对印度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态度。第三,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一度缺乏经济基础。当然,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改变,印度目前是澳大利亚的第五大出口国,而澳大利亚也成为了印度排名前二十的贸易伙伴。最后,印度与澳大利亚此前的关系也缺少民间交流作为支撑。但是近年来,印度移民一直是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的最主要贡献者,除了大量的印度学生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外,许多印度游客也将澳大利亚作为旅游目的地。
随着冷战结束、印度核政策正常化、澳大利亚人口多样化以及两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已经有所改变。虽然曾经的障碍目前仍然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但两国间新的合作驱动因素已经成为主流。就战略层面而言,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点在两国越来越多的联合军事演习中表现得很明显。在经济层面上,虽然两国政府对双边经济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乐观态度,但期望值也不能太高。对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资源丰富且高度发达的经济体来说,其外交事务常常与经济交往相挂钩。印度难以取代中国在澳大利亚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印度与中国在经济性质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任何将印度塑造为“下一个中国”的尝试都是徒劳无获的。
【作者:Dhruva Jaishankar 德鲁瓦·伊尚卡尔,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美国项目负责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印度中心外交事务研究员。】
1月1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india-australia-ties-have-evolved-build-on-them-now-60302/